民 

[建築規模與形式] [正身與橫屋]  [堂屋]  [廳下]  [門樓]  [間仔]  [廊間]  [燕尾與馬背

 [檐頭]  [牌頭]  [轉溝]  [天井]  [牆面建材]  [禾坪]  [風水]  [附屬空間]

     「伙房」最能代表客家建築的特色,走進萬巒、美濃、麟洛、內埔、竹田等客家鄉鎮,不難發現它的存在。顧名思義,「伙房」即是大伙一大家族的人住在一起之意。客家人常會同姓而居,所以在一個伙房中,彼此之間大都有血緣關係,而家族結構和親屬尊長間的長幼觀念,也往往反映在客家伙房建築中。
       客家人居住的場所為「屋」,常在「屋」前加稱姓氏,以表示是某姓家族居住的場所,如宋屋、鍾屋……等;而一座「屋」的空間除了居住的主體空間如正身、橫屋外,尚包括了周邊的戶外空間,如禾坪、化胎等。
       此外,宗祠雖是同姓客家人祭祀的空間,但營造的方式與伙房大同小異,所以要了解客家建築,必須先從伙房談起…

                                                          建築規模與形式

             客家民居的建築規模與形式,依當地地形、家族背景,可大致區分為「一條龍」、「單伸手」、「三合院」、「四合院」、「圍屋」等五種。

 

一條龍一條龍:通常是人口較少或貧苦的家庭所採用,包括正中央的廳下及二側房間,及邊間的灶下;屋頂高度以中央廳下最高。依規模可分為「三開間」與「五開間」。以三開間為例,中央為廳下,左邊是主人的起居間右房則供子女居住,灶下則位於右後方或左前方。

                                                             

 

單伸手單伸手:單伸手式民居發展的背景,是六堆墾民在生活安定後為了生活需求往往需要擴建房屋,然而為了留下最好的地以務生產,房屋原本的建地常常是零碎地或高低不平的地,改建時無法由原本一條龍式的正屋兩側發展橫屋,只好遷就於現狀只築左側或右側的橫屋,酷似只伸出一隻手的樣子,故得名。橫屋完全以地勢為依歸,而有間數上的不同。通常單側橫屋,以建在廳下左  側為多,此乃因為中國人風水觀,左青龍右白虎,左尊右卑使然。

 

三合院三合院:由一條龍式建築,左右各設垂直的橫屋,成為一堂雙橫的三合院格局。正身以三開間為主(即廳下及兩側各一個間仔)。「間」是衡量面寬的單位,每二根柱子之間為一間。中間為明間,通常當作「廳下」使用。古時以奇數為陽,偶數為陰,所以開間均為奇數。客家人計量房屋的單位,也會用「間」,如「一間屋」。

 

四合院四合院:有前後兩座正身及垂直正身兩側的橫屋,為雙堂二橫屋,前方正身為前堂,後方正身為後堂,故又稱雙堂屋、二字祖堂屋。另外有三座正身的日字型四合院、四座正身的目字型四合院及五座正身的四合院,以及特殊的回字型四合院,但四、五座正身和特殊形式的四合院,在六堆地區較不常見。
    以雙堂屋來說,兩座正身分別為前堂、後堂。前堂通常為三間,中央為門廳,平時是人行的空間,有時做為開會場所,二側則為間仔。後堂為「祖堂屋」,中央即是「廳下」所在。
         一般說來,客家人蓋的夥房大多是三合院,但有些權貴人家會在三合院的出入口蓋起門廳,一則顯示其身份,二則有防衛的功能,於是三合院自然就變成了四合院;代代相傳後,因人丁的增加,就在正身之後再起造另一座正身和兩旁的橫屋,就形成了日字型甚至它種形式的四合院
不過曾喜城教授認為,六堆地區並無四合院,一般所謂的「四合院」,其實較接近「五鳳樓」。                                 

                                                                                                                

曾家圍龍屋老照片(翻攝自「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變遷之研究)圍龍屋:它的特點在於橫向的三開間正屋與橫屋是分離的,故正屋的兩側都是透空的空間。而橫向的正屋則向後延伸成凹字型圍著正屋。圍屋兼具了三合院及四合院的特性;後堂有像四合院般的私密空間,又有三合院可供處理農作物的大禾坪,是客家墾民揉合母文化及生活需求所創造的特色建築,由於處在臺灣亞熱帶氣候中,封閉的空間會造成對流不良而使屋內悶熱,因此正屋兩側的開放空間配合大禾坪的蒸散能力,可使圍屋保持涼爽的氣候。正因兼具三、四合院的構造,因此在分類上,有人將之歸為三合院或四合院建築,如萬巒五溝水的劉氏宗祠。
     此外,也有圓弧狀圍屋,圍繞在正身開口處尚有其它房屋遮蔽,有如迷宮般層層將正身圍繞,是一個十分隱密的居住空間,如內埔曾屋即是六堆地區著名的圍屋建築。

 <top>

正身與橫屋

正身正身:正身猶如主體,而橫屋則是手足,故客家地區的橫屋,又名「伸手」。正身通常包含了廳下與兩側的間房(正間),左側正間是家族中最長者的房間。也有人用「進」來形容正身的數量。例如口字型四合院是二進一院,日字型四合院是三進二院。

 

橫屋橫屋:橫屋通常會有「落鵝間」,即在每三間後屋頂落下一尺(或一尺二),故橫屋離正身愈遠,高度就越低;但在落鵝二次(即二尺)之後,會因橫屋內部高度已太低而不再落鵝。橫屋的最後一間稱為「尾間」。正身與橫屋的屋頂高低顯示居住者在家族中之地位,通常在正廳左右的間仔為最長者所住,而橫屋則是左尊右卑。

 

 <top>

堂屋

    堂屋是指祖堂屋,即「廳下」所在,並包含兩側之間房。

內凹型堂屋

 

內凹型正廳內縮而間房外伸的形式。

一字挑檐走廊型堂屋

 

一字挑檐走廊型:祖堂屋外設立無柱走廊,因無柱而出檐較淺,稱為「小步檐」

一字含柱走廊型堂屋

 

一字含柱走廊型:因出檐較深,故需廊柱支撐,稱為「大步檐」。

具牌頭的祖堂屋

 

具牌頭的祖堂屋:屬於後期的建築形式,牌頭位於屋簷前沿,有擋水功能;有時會在牌頭正中央書寫姓氏。

  <top>

廳下

    「廳」在辭典上的解釋為大屋的正堂。「廳下」位於正屋中央屬於家族共同使用的公共空間,通常單純用來祭祀祖先,鮮少供奉其他神明神位。由於六堆居民進行營造修建時,相當注重風水理念及格局採光,正廳便是取決位置座向的重要關鍵,因此也是相當講究的空間,也是建築中最重要的精華。走進客家合院,位居正中央的「廳下」是最容易看出客家建築特色的地方。

(一)以祭祀祖先為主
         閩南正廳中央多供奉神明;客家的廳下(正廳)則是祭祀祖先的祖堂,即使奉祀神明,也會將祖先牌位擺在正中。堂中央牆上貼著大大的福或壽字,象徵祖先福、祿、壽同廳下只奉祀祖先牌位享的意思。所以客家人要拜神佛到廟裡去拜,廳下是拜祖宗的。廳下是個很嚴肅的地方,特別是南客家,廳下除了祭祀祖先外,舉凡吃飯、待客、聊天、嬉戲……啥事也不能做。而每天傍晚,客家人在洗過澡後,都會到廳下上香。客家話裡有一句話說:「祖在家,神在廟,人在屋,畜在欄。」由此可以知道,對客家人來說,所有的成員都隸屬於不同的空間。祖先牌位上的女性稱為「孺人」
        客家人的祖牌,均書明郡望堂號,歷代祖先都清楚明白,至於還在陽世之子孫,有時也會將自己的姓名先鐫刻其上,並塗上紅色或用紅紙遮住;牌位上女性均稱為「孺人」,此源起於南宋末年,廣東梅州客家婦女奮勇助文天祥抵抗蒙古人,故文天祥稟奏朝廷,封天下客家婦女為孺人;由祖牌便可看出此地是否為客家人所居住或曾為客家地區。

 

 (二)土地龍神客家的「註冊商標」─土地龍神
         廳下還有一個客家的「註冊商標」──土地龍神。在廳下看到土地龍神,九成以上是客家,龍神是風水中地氣龍脈的神祇,供奉的位置在祖宗牌位的桌案下方,兩旁對聯寫著:「福與土並厚」、「德配地無疆」,或是「土中生白玉」、「地內出黃金」;正中央是「土地龍神香座位」。閩南人在房子落成後會舉行祭土地龍神的儀式,但之後,只有客家立香案繼續祭拜,因而,土地龍神便成為客家建築的一大特色。

 

(三)楊公柱楊公柱
         在六堆地區的少數宗祠裡,在廳下左後方或後方角落處都有祭拜楊公柱或稱楊公先師的神位(楊公柱是以一根木棍為象徵,在木棍上方綁紅布),其來源可能是:在營建夥房屋或祠堂之初,須先立「楊公墩」,上畫有楊公符,此後要每日早晚上香,直到工程結束,再用儀式將祂請走,也就是說,楊公是施工期間的保護神(楊公是指風水祖師楊松筠),至於有些宗祠完工後仍有楊公柱神位,可能是希望楊公能繼續保佑家宅平安。

 

客家的天公爐必需見天(四)天公爐
         在六堆地區
不同於閩南人將天公爐設於正廳的燈樑上,客家的天公爐必需見天,因此一定設在戶外,只是有的設在正廳門外、有的在圍牆上、有的在禾埕中央另立香爐,沒有一定。

 

(五)燈樑燈樑與姓氏燈、子孫燈
         在廳下屋頂前方,上掛有姓氏燈、子孫燈,有些地方則會掛上香爐;香爐掛於中央,二端外側是一對姓氏燈,而子孫燈則掛於以上二者之間,夥房內每有男性娶妻時,便會掛上新的一對子孫燈,象徵後代子孫「出丁」、「添丁」之意。此外,燈樑必須突出於二側正間六寸到八寸,暗示著子孫出頭天之意。

 

(六)雙主樑廳下的雙主樑
         在廳下主樑的下方,多了一根沒有結構作用的假主樑,而成了雙主樑。其原因在於客家人的「廳下」主樑、燈樑、與門楣要連成直線,直線以上視為神鬼界,以下視為人界,開門的幅度不可以打到燈樑的投影線,因此在高度和禁忌難兩全的情形下,以雙主樑的方式調整。

 

(七)鳳眼扇形的鳳眼
         在廳下大門兩側窗上方的一對對稱開孔,意思為「祖先看顧之眼」;以現今科學角度來看,鳳眼有幫助空氣對流的效果,但無法防蚊蟲及風雨是其缺點,故後期建築大都以方形窗取代;總括來說,有鳳眼裝飾必為客家建築,但客家建築未必有鳳眼。早期鳳眼有防禦的功能,後來多做為裝飾,所以除了圓形孔之外,亦有扇形、書卷形等樣式。

 
棟對二:卜居來赤崁永錫爾類當無忘祖德宗功棟對一:衍詠在黃田長發其禪應共願子賢孫傑

(八)棟對
         在廳下的主樑下方二側壁上,會有一對棟對,通常都是揭示祖籍源流或教化門風

 

 

 

進士匾

(九)牌匾
         過去客家人會將宗族內獲頒的牌匾懸於廳下,以光耀門楣。


(十)化胎
         「化胎」又稱「花台」,通常指正身屋後隆起的土丘,在其上種植花木,在風水上有「靠背」的意味。化胎與正廳間會以排水溝隔開,靠近化胎部份以60公分的護牆區隔;
徐氏宗祠的化胎「化胎」亦是化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氣給住屋每一成員之意,故部份民居會在護牆中央置放五星石或七星石。在六堆地區的中大型夥房、宗祠或伯公祠,都會有化胎的設計。
        綜上所述,「化胎」的作用有二:一為「分水」,從正身屋檐流下來的水不可滴到化胎,而會順著排水溝流向兩邊;二為「風水考量」,認為化胎即等同於「靠山」。

(十一)堂號堂號─東海堂(徐氏宗祠)
         六堆客家建築的廳下門楣上皆有揭示主人血脈源流或祖先事蹟的堂號,就像家族的身分證一般,據韋煙灶、張智欽(2002)研究結果,在客家人南遷當時,大多以其北方原居地的郡望為堂號,幾經開枝散葉及世代交替之後,以地望為堂號的成規已無法滿足某些家族,所以出現以個別事例,自立堂號的情況,作為突顯其特殊出身及誇耀光榮事蹟的表徵。此外,也有使用南遷後的郡望名或融合二姓的堂號者,但數量較少。

客家民居的堂號習慣將堂字擺中間,如「東海堂」為「海堂東」,且由堂號即可辨識出該屋的姓氏源流,如東寧村彭城堂,是由劉姓子孫所創立;彭城即今江蘇省銅山縣,為劉氏祖先的遷徙地,故劉姓以彭城堂為多,注重堂號是客家人的特色,只要看到祖廳前寫著大大的堂號,而「堂」字位於堂號中央,幾乎可確定是客家聚落。

 <top>

 門樓

 東寧村彭城堂的門樓        門樓通常出現在客家祠堂建築中,是宅第出入的要道,具有區分內外的功能與精神涵義。在門樓的大門上方會有堂號,而兩側則有對聯,用以表示主人身份、地位或祖先功蹟、源流;如內埔東寧村的劉姓彭城堂,左聯為「彭城世第」、右聯「薇閣家聲」。
        早期在門樓上方會設置鳳眼或槍孔,作用在於早期移民社會治安不穩,故以此構造達到高處防禦的功效,如今已變為建築物中的裝飾。
                        

                                                                                                                   <top>

間仔

間仔與竹簾        所謂的間仔指的便是正廳兩旁的房間,以及橫屋(護龍)上的所有房間,正廳兩側的間仔稱為正間。由於家族分居的原因,使橫屋建成三開間為一組時,中間的成為閒廳,兩旁的才稱間仔。其居住的原則仍舊遵循所謂左尊右卑的觀念以及倫理序位關係,不論是那一方的間仔,都遵循著左尊右卑的原則,即左側間仔為較高輩分的長輩所居,而正廳兩側的間仔則住著家族中的最長者。間仔的正面全都直接開向外,使其利於通風採光,但為求其空間隱密性,通常都會在門上掛上竹簾。


<top>

廊間(廊仔下)

直廊是六堆傳統建築中最特殊的空間,一般推測與南部氣候炎熱有關。位於正屋與橫屋的交界處;廊間有許多門通往檐頭、橫屋廚房及後院,前後各開一扇大窗,增加內部空氣流通與採光,平時亦是居民生活起居的核心空間。因為正廳純粹作為祭祀用,並不用來當作客廳使用,因此廊間的功能便成為客廳,由於接近廚房位置,也被用來當作飯廳使用,是一個多功能及用途的空間。廊間又因基地因素可分為三種形式:當橫正屋的基地足夠時,就會建成橫向的「橫廊」;當縱向橫屋空間足夠時便會建成「直廊」;當縱橫兩向均受限時則在正屋與橫屋交會處立柱,兩邊設門不設窗建成「方廊」,因此六堆客家的廊間有三種形式。 
                 

                                                                                                                      <top>

 燕尾與馬背

 

 燕尾

「燕尾」即是屋頂兩端往上起翹,形同燕子尾巴一般;一般客家祖堂屋頂有小型燕尾收尾,早期移民社會,官府力量薄弱,於是原屬官員與中科舉人家才有的燕尾,才會出現在一般民宅。
        在橫屋的屋頂山牆處大部份使用馬背收尾,形式小巧而簡樸。馬背依形狀可分為金、木、水、火、土五
木形馬背行,須配合主人的本命,才可得到相生的效果。如果為雙堂屋,則前後堂的棟頭的五行須相生而設,如前堂之棟頭若為火形,則後堂的棟頭必須為土形才能相生。五行所代表的形狀及色彩如下:
 

顏色 綠 

形狀 波浪

各種形狀的馬背

 

 

 

 

<top>

檐頭

   檐頭

     「檐頭」是指屋頂伸出牆壁部份的下方,即正身、橫屋與禾埕之間過渡的小走廊,作為室內室外的緩衝空間,可遮蔽烈日以及雨水,並減少陽光的照射角,避免陽光直射屋內,也是一個過路和家人休憩、聊天的空間。


                                                                                                                      <top>

牌頭

有牌頭的祖堂屋

祖堂屋正面檐口上加做類似女兒牆的牌坊,客家人稱為「牌頭」,其主要功能為檐口截水,解決了傳統民居正面入口檐口滴水問題;一般檐口為鋼筋混凝土構造,以洗石子做為表面材質,牌頭的出現大約在日治時期,可看出本土與外來文化的融合。

 

<top>

轉溝

屋頂排水用的「轉溝」轉溝」位於橫向正屋和縱向橫屋交會處,即廊間正上方的屋頂,是一斜向的接合處,直通入禾坪。它的功能在於屋頂的排水,尤其是南臺灣夏季時有突如其來的西北雨,為了使屋內保持乾燥涼爽,轉溝的存在便相形重要了。

<top>

天井

天井     位於每一棟橫向正屋和前一棟正屋之間,天井可直接接受天上的氣流和雨水,所以建造時各方面均有其風水的考量。另外在炎熱的地區中,天井也可和禾坪一樣,有調節屋內氣候的功能,所以天井事實上是一種很實際的生活設計,橫向正屋越多,天井也越多。一般由於風水上的考量,鮮少種植植物及堆放雜物,通常保持乾淨的狀態。如今因老屋較無人居住,因此天井多栽種植物。

<top>

牆面建材

客家地區牆面建材大致分為:(1)竹土牆 (2)土磚牆 (3)斗子砌牆 (4)磚牆、石牆。
竹土牆

(一)竹土牆:
以竹子穿鑿組成柱樑,另以竹片編織牆面,再以黏土、稻草、稻榖等材料混合的混合土塗佈於竹壁上 ,最外層再以燒石灰敷成白粉牆面即成為竹土牆,於屋頂蓋以茅草或曬乾的甘蔗葉,稱為「竹土屋」;由於全屋為竹子鑿洞穿織編立而成,又稱為「穿鑿屋」,這是早期開墾時的主要建屋形式。


土磚牆

(二)土磚牆:
土磚是以預鑄陰乾的土磚作為主要建材,疊砌土磚而成牆面或以板築方式構築的板築牆。為了防止土磚牆、板築等牆面受到風化或雨水侵蝕,表面會以白粉牆面作防潮的處理,所以白粉牆亦成為客家建築極常見的外觀。但日據時期之後的建築外牆是用洗石子取代白粉牆為裝飾,傳統建築因時代轉變而改變。

 

斗子砌牆(三)斗子砌牆:
以土磚構築牆身(因散熱快且可以防熱),外皮再貼以磚面。在客家地區亦常見。有人戲稱其為「金包銀」,意謂其表裡不一。

 


石牆

 

四)磚牆、石牆:
以紅磚或卵石疊砌成牆面,在客家傳統建築中較不常見。

 

 

<top>

禾坪

      即由正屋與橫屋圍出的廣場,作為處理農作物、休閒、婚喪喜慶、舉行儀式的多功能公共空間。 這是客家建築中一個多用途的空間,它被橫向正屋和縱向橫屋所囿。早期的農業多用途的禾坪社會,在農忙時禾坪可供晒穀、堆放農作物,晚上還可在此乘涼聊天、聯絡感情,遇有婚喪喜慶及祭祖時,禾坪亦為請客、舉行儀式的場地。由此可見,禾坪有農務上的功用、有聯絡族人情感的好處,再加上前述通風的功效,禾坪的確是個多用途的空間。
        古代禾坪的做法為「算步尺」,就是以步寬做為度量單位,但每人的步寬不同,所以步數在計量時其實只是一個基本單位,一步的尺寸等於,且步數的運用尚須與吉凶配合;一般來說,步數以單為吉,雙為凶(民間以單數為陽,雙數為陰),而營建的匠師多採用「打五步」及「打七步」的尺寸,步數吉凶『一步青龍多吉慶、二步朱雀起官防、三步玉堂多貴福、四步大禍及瘟疫、五步金櫃貪狼吉、六步五鬼下相當、七步金堂多癸福、八步破軍長病床、九步大旺多富貴、十步工事少年亡、十一步人丁田庄旺、十二步正及主長裘』。此外,在禾坪的形狀上,劉秀美(2003)認為,「通常深度大於寬度,呈現長方形」;但據調查發現,後堆地區的禾坪,寬度也有大於深度者,,一般都呈現長方形。

<top>

風水

五行石      據曾喜城老師所述,從客家傳統建築,可以清楚得知客家人陽宅的風水觀。中國古代的風水觀講求氣的靈動,「化胎」及「五行石」已將龍脈之氣蘊蓄其中,透過廳下之「土地龍神」福佑子孫,經由「祖先牌位」最高點,到「禾廳」而達出入之門。其中五行石的設計,更是配合伙房內每位居民所需,而有木形、火形、土形、金形、水形等五種造形。
         

窗戶上的木柱一定為單數(單數為陽)      另外像禾坪、馬背、燈樑乃至於窗戶上的圓木柱,也都在起造時,會考量到風水。而「水」在風水理念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無論流進或流出的水都需謹守「不直出、不橫出、不端出、不穿廳堂」……等原則,講求以水帶財的意義。特別是屋前「玉帶水」以及「東流水」的觀念。多為大型夥房或宗祠才會有。有些伙房屋或祠堂前會設置水池,形狀有半月形、圓形或不規則形,興建水池的用意,除考量風水外,亦有美觀、日常洗滌、調溫溼度等效用。如鍾氏宗祠及李氏宗祠,都同時選擇了龍頸溪畔為興築的地點。

<top>

附屬空間

廢棄的豬欄     洗澡的空間,稱為「浴堂」,早期的浴堂和灶下有密切的關係,為了取用熱水方便,洗身間通常位於灶房下的一角。
         廁所的客家話稱為「便所」,基於方便收集人、豬的排泄物當肥料,多將它設置在豬欄旁,而非在夥房內;由於其與房間有段距離,所以早期多在房間中置放尿桶或糞桶。
         飼養家畜的地方,通常稱為欄,如豬欄、牛欄等,位於橫屋外圍或離夥房較遠的地方。而飼養家禽的地方,養雞處稱為「雞棲」或「雞寮」,一般來說,飼養地方較小者稱為「棲」,規模較大者稱為「寮」;此外,家中若有坡塘,則會在坡塘邊養鴨,亦稱為鴨寮。

    
灶下的灶台早期客家居民以農墾為主,大家族的民生問題便愈形重要,故幾乎所有的客家傳統建築的廚房都相當大。一般而言,廚房多設在廊間隔壁,即縱向橫屋中緊鄰廊間的第一間,因為此處和客家人用來作餐廳的廊間相近,另外橫屋第一間的高度也夠﹙客家民居的屋頂高度有嚴格的規定,各間高度不一定相同﹚,可加大廚房的內部空間,增加採光、通風及堆放物品的空間;廚房內都設置有大型灶台,平日用來燒洗澡水以及過年過節時蒸年糕與粿,緊鄰大灶台側有小灶台,通常有兩個孔,用來煮菜及燒湯,主要以燒柴火為主。由於居民會在灶下祭拜灶君爺(通常是以一張灶君爺的畫像貼在緊靠灶的牆上),具有某種程度的神聖性,所以一旦決定為灶下之後,一般都不會變更其用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