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后宮  昌黎祠  延平郡王祠  三山國王廟  十三庄伯公


天后宮

        自康熙中葉以來,粵東客家人移民至屏東平原,乾隆、嘉慶年間,已有百餘年。根據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盧德嘉編篆「鳳山縣采訪冊」,丁部寺廟記載:「天后宮,在內埔莊街(港西),縣東四十里,屋五間,嘉慶八年鍾麟江倡建,道光二十九年舉人鍾桂 齡重修,廟租三十六石。」

        台灣府鳳山縣下淡水年、大小莊近百,每渡海來台,備極辛苦,翻山越嶺至閩、粵海唇,感念聖母慈航普渡,而虔誠恭敬信徒者眾,然廟宇缺如也,故六堆各莊民眾認為有建天后宮必要,嘉慶八年鍾麟江至媽祖聖地莆田縣湄州島割香歸來,隨即向各莊父老募款,六十莊民共襄盛舉,募得四千四百十一兩銀,乃擇地於今廣濟路與光明路交叉口邊,前為廣場,後臨龍頸溪,八年秋興工建天后宮。

------引據於內埔天后宮沿革誌   劉政一主編

<TOP>

 


昌黎祠

昌黎祠

內埔昌黎祠之創建有「嘉慶八年鍾麟江」與「道光七年武生李孟樹」兩說,以後說為佳。其中,何元濂創設「文宣王祀典會」有直接推動之功。它顯示了族群來源、文化道統、廟祀功效的三個意涵。韓愈一生正道直行,宦海浮沉,屢蹶屢起;而他因刺潮七月,得以流芳百世;而當年富貴者,許多聲名湮滅。從此處看,忠臣賢良,澤遠流長,善惡有報,天理昭昭:屏東內埔昌黎祠所奉祀者為趙德、韓湘,通過為韓文公的祭祀,使後人瞻仰與效法,使學子明理之義,形成一個「海濱雛魯」的人文社會,這是崇德報功的傳統思想。

引據於昌黎祠沿革誌---柯萬成博士主編

<TOP>

 


延平郡王祠

延平郡王祠        位於新北勢北門郊外,每年廟祭訂於原興議建廟之日──農曆十一月十四日,與其它奉祀鄭成功的廟不同。
         在百餘年前,新北勢北方的麟洛溪,每逢雨季,動輒氾濫成災,造成當地居民身家性命極大的威脅;於是村民商議建廟,並已籌得建廟基金五千元,但那時(民前九年,光緒廿九年)台灣已割讓給日本,建廟需經日本官憲許可,由於日本總督感於鄭氏忠烈,同時祭祀鄭王可以安撫台灣島民,特奏請日本府,准予台灣建造鄭成功廟,並與延平郡王祠改稱開山神社;所以新北勢先民以奉祀鄭成功為主神建廟,立刻得到許可。而後推選前清茂才曾寶琛為總理,耆紳黃鼎良為副總理,鍾鳳泉、鍾榮華、鍾鳳鵬、江福霖、陳承昌、曾鼎郎為協理,起工 興建,於民前五年完工,其後於民國三十七年重修,三十八年竣工。

<TOP>

 


三山國王廟

  內埔的三山國王廟己有一百年以上的歷史,廟內主祀的是三山國王,三山指的是巾山、明山、獨山這三座山,位於廣州潮州附近。相傳在韓愈被貶為潮州刺史時,正逢潮州洪水泛濫成災,當地居民便向這三座山祈求止雨,果然雨霽天晴,靈驗萬分,韓愈便尊奉這三座為三山神。至於「三山國王」之稱又是如何得來的呢?相傳在南宋時,由於內亂頻仍,當時的皇帝宋昺宗便御駕親征,不幸途中遇伏兵,以致全軍覆沒。昺帝狼狽而逃,來到一條大河旁,前有溪水擋路,後有追兵緊跟,帝自忖求生無望,天數已盡之時,忽自附追山中殺出三路人馬。帶頭三員猛將各率精兵把賊兵打得四處逃竄。帝得生還後,論功封賞,卻獨不見此三人。乃派人細訪,方知是「三山神」顯靈救駕,便敕封三山神為「三山國王」。

<TOP>

 


十三庄伯公

沿革:大正二年內埔天后宮重修落成誌慶,全鄉十三莊村民共襄盛舉,舉辦建醮活動,在該處搭蓬祈福點天燈等儀式,特立下石碑膜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