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戲由來
一、起源傳說 布袋戲因為身形如同布袋,又以手掌操弄,因此又名為掌中戲。 布袋戲自從清朝普遍流行之後,以福建漳州、泉州及潮州一帶的發展最為興盛,堪稱布袋戲的最早創始地。而台灣的布袋戲,主要是傳承自閩南(漳州和泉州)以及粵東的潮州地區,大致在清朝道光、咸豐年間(約十九世紀中期)傳入台灣。自日據時期以後,逐漸形成自屬的表演風格,產生台灣布袋戲的獨特味道。 早期台灣的布袋戲,依其所使用的音樂唱腔,大致分為「南管」、「北管」和「潮調」三大系統,但目前的傳統戲團,一般多採用「北管」做為後場音樂為主。布袋戲起源由於歷時已久,因此不易得到明確的答案,若欲追本溯源,也僅能從相關的民間傳說中抽絲剝繭,找出較可能的出處。依據考據,大部份都認為明末清初一位名叫梁炳麟(或孫巧仁)的窮書生,由於屢次進京參加科舉,總是名落孫山,在考場失志,滿腹經綸卻懷才不遇,鬱鬱寡歡之際,卻因夜裡夢見一位老仙翁在其掌中題了『功名歸掌上』五個字,因此信心滿滿再次赴京應試,原以為此次必中無疑,豈料又是榜上無名。
在失望灰心之餘,於返鄉之後突發奇想,將較適合於文戲的懸絲傀儡,改為以手掌撐偶操演的布袋戲。並為布袋戲添加耍刀弄劍的武打戲,又將詩詞注入傳統對白中,演出之後大為轟動並廣受歡迎。
梁炳麟(或孫巧仁)
因參加科考屢試未中,因此借著操弄布袋戲偶編演戲劇抒發己志,並暗諷朝廷時政,未料卻廣受喜愛,逐漸流傳開來揚名各地,此時也真正的清楚了解夢中老翁所言的「功名歸掌上」的真意。
|
二、名稱由來 「布袋戲」的稱呼說法不一,經許多專家學者對民間藝人流傳的說法,加以歸納整理研究後,大部分都認為是從戲偶的形狀、戲台造型、裝戲偶的工具和演戲時盛裝戲偶的袋子而來的。其說法分別為: 1.布袋戲的戲偶,除了頭部、手掌及腳是木雕外,身體軀幹和四肢都是由布縫製的,
形狀四四方方,很像一個方形布袋,故稱之。 2.早期演出時,所使用的戲台較簡易,形狀像一個大型布袋,因而稱之為「布袋戲」。 4.演戲時,為方便整理、使用,演師隨手將使用過的戲偶投進掛在表演戲台下一個用布縫製的袋子裡 ,所以稱它「布袋戲」。 |
以上四種說法,到底何者為真,不得而知,但「布袋戲」這個名稱的由來,最普通的說法就是:它有布袋身子,所以叫布袋戲。但是文人雅士卻比較喜歡把它叫做掌中戲,表示它是套在人們指掌之中搬演的戲劇。有一段時期,布袋戲和由人扮演的歌仔戲地位相當,並稱為台灣戲劇雙壁。
|
三、發展分期
清末布袋戲由於移民之故而流傳至台灣,更因廣受民間歡迎,因此發展蓬勃迅速、內容更加豐富,儼然成為台灣地區最受歡迎的偶戲。台灣的布袋戲依彰師大國文系林明德教授的分期,其發展階段分別為.:
|
1、傳入階段: 這時期傳入台灣的布袋戲,為「傳統布袋戲」,又稱「籠底戲」或「古輩戲」,是屬於內地(中國大陸)風格。
|
2、發達階段:
中日甲午之戰,清廷戰敗,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澎湖割讓給日本,從此進入五十年的日治時期。
|
3、金光戲階段:
1945年, 台灣光復,各地寺廟忙於重建、維修、酬神與普渡等慶典,日治之後長期受壓抑、禁演的戲劇紛紛復業,布袋戲班戲路滿檔,應接不暇。六0年代,台灣社會轉型,經濟發達,歌仔戲、布袋戲、平劇蓬勃發展,是戲劇的黃金時代。各戲團為增加競爭力,改良木偶應運而生,各種科技音響效果、乾冰、七彩霞光燈,加上雜耍、特技等等,全部搬上舞臺,形成「金光布袋戲」的時代。
|
4、電視布袋戲階段:
1970年「真五洲」黃俊雄以「改良的金光布袋戲」配合音效、特技以及中西流行歌曲,在台視編演《雲洲大儒俠》,當時的觀眾無不被那曲折離奇的故事內容,目眩的燈光,優美的音樂歌曲所吸引,進而如痴如醉,造成全省幾近瘋狂的收視現象,此時的布袋戲一時成為電視寵兒。
|
5、布袋戲的反思階段:
1982年《文化資產保存法》公佈,使官方與民間學者有了共識,認為傳統藝術是國家的文化資產,並開始對布袋戲進行反 思,於是田調、研究兼重,維護、薪傳並行,而且頒發薪傳獎或民族藝師以資鼓勵。目前的傳統布袋戲雖然盛況不再,但卻成為國家所重視維護的文化資產,電視布袋戲則更上層樓躍上大螢幕,成為受人歡迎的電影題材,布袋戲的生命力在有心人士的保存維護與發揚創新中,繼續開花結果,進而成為代表台灣的獨特藝術文化內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