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戲的由來]                 [布袋戲的歷史發展]                     [布袋戲的活力]               [布袋戲的文化內涵]

 

布袋戲的歷史發展: 

       早期台灣閩南泉州、漳州的移民,從原鄉帶來各自的鄉土神祇信仰,並在拓墾成功後,開始建立寺廟奉祠,每年的神祇誕生日,往往成為地方最熱鬧的大拜拜,不但有迎神賽會的大遊行,廟前的大埕更是重金禮聘原鄉的劇團上演耳熟能詳的家鄉戲。這些唐山過海來台的劇團中,布袋戲是變化最大的一種。  

       布袋戲傳入台灣確實的年代,並不可考。布袋戲在台灣的發展正式有文字記載約在一百多年前,才開始有家族表演殊台灣文化色彩的「台灣布袋戲」!並成為台灣最受歡迎的民間戲曲,並且盛行不衰,目前更是政府積極維護的文化資產。  

       連橫在台灣通史序曾言:「台灣人不可不知台灣史」。若您除了瞭解台灣史之外,也想了解台灣的布袋戲史,就一定得看看布袋戲的歷史發展變遷!以下將就台灣的布袋戲變遷發展作概略性介紹。

 

古典籠底戲

         布袋戲最早是由文人才子所創,不論是演技、道白、唱調、文詞均能自然不拘泥,並引發同場共賞的人共鳴同響。  台灣最早期的布袋戲被稱為「籠底戲」,所謂「籠底戲」是指最早由唐山師父所傳授表演,或是家傳戲班從大陸帶來台灣時所演出的布袋戲。

         這些唐山師傅所傳的古典籠底戲,依他們所學的來源和配合的音樂可分為三種︰泉州南管布袋戲、漳州潮調布袋戲、白字布袋戲。

       在固有的戲劇傳統表現中,以典雅的南管為主要依歸,且能給人高尚的文學感,雖然布袋戲文武戲並立,但此時期偏重於文戲,因愛好南管布袋戲均以讀書人居多,所以戲曲演出中文詞皆為句句優雅的文戲,大受群眾歡迎,而文戲之功更是真正扣人心弦的連場好戲,除能表現的淋漓盡致,場場皆顯真功夫,因此此時亦稱南管演藝時期。  

       至於「籠底戲」的三種不同音樂戲種所表現的特色為何?將概略敘述如下:

1﹒南管布袋戲:

         是以泉州南管音樂當作背景音樂,多半是表演文戲,角色的動作和談吐都很文雅,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南管布袋戲最常日本政府採取了非常嚴厲的管制方法,只准七支劇團表演聚集在台北萬華一帶。  

2﹒潮調布袋戲:

        潮調是指廣東潮州地區的音樂,多用地方方言母語來演唱,表演內容多以文戲為主,但其流行的地區並不廣泛多在潮州地區。

3﹒白字布袋戲:

         白字指的意思就是地方母語,非官方語言,所以「白字布袋戲」就是用地方母語來表演的布袋戲,用詞較淺顯易懂

二、北管布袋戲

        北管布袋戲大約形成於清光緒年間,是布袋戲本地化的開始,因為北管音樂是當時台灣最普遍流行的音樂,所以布袋戲紛紛改用北管。北管音樂高亢明快,使得布袋戲在表演技巧上做了許多創新,最明顯的是武戲部份,增加了跳窗、擺陣及對打等特技,有時還以奇怪的動物吸引觀眾。

、古冊戲時期

    民國初年,布袋戲觀眾最喜歡章回演義小說的情節,如封神榜、三國演義,另外有些戲演述歷史上清官斷案的事蹟如彭公案、施公案等,是為了「公案戲」。

、劍俠戲時期

         1920年代,江湖奇俠懲奸除惡的俠義故事成為布袋戲的一大特色。主要角色多是入世的佛道人物,尤其道教往往代表正義的一方,幫助清官賢良打擊邪魔和江湖敗類。

五、皇民化布袋戲

         日治時期,日本政府實施皇民化的目的,就是要打壓台灣的民族意識,將台灣文化同化成日本文化,所以布袋戲的表演也要以日本文化為主,戲偶的服飾、伴奏的音樂、劇本和語言都以日本文化為主,日本政府採取非常嚴厲的管制,只准七支劇團表演,七個布袋戲團被組為演劇挺身隊,完全演出日本武士道的情節。 布袋戲原為大眾娛樂,此時則淪為皇民化運動的宣傳物品,戲團為求營生也只能配合殖民政府的指示進行演出,以致原有的鄉土藝術,特有的格調,皆為之盡失。但在台灣光復後,皇民化的布袋戲很快的便消聲匿跡了。   

六、反共抗俄布袋戲

        1951年初,中國國民黨為使台灣地方戲曲具有反共抗俄的意識,於是布袋戲也成了”愛國劇團”,但整體來看,這時期的布袋戲,對光復後布袋戲的發展影響不,大劇團也不過是應付政策,多加上幾句宣傳口號。  

七、歌仔調布袋戲

        在民國四十、五十年代,中南部的布袋戲流行用歌仔戲的調當作布袋戲的後場音樂,這種用大量歌仔戲的調來表演的方式就稱歌仔調布袋戲

、外江布袋戲

        是指由一個地方以外地方傳入不同的戲劇,雖然是外地的戲種,卻能在當地發展,並進而影響到本地的布袋戲,這種擁有外來風格的戲劇便稱為「外江戲」。而大量取用京劇後場的音樂的布袋戲就稱為「外江布袋戲」。

九、金光布袋戲

         隨著時代的推移,台灣的布袋戲也免不了受到科技進步所帶來的衝擊,開始有人創新布袋戲的表演方式,運用燦爛的七彩煙火或是炫麗的燈光製造出華麗神秘的效果,後場鑼鼓以現代流行樂取代傳統文館吹吶,而華麗的螢光布景取替代古老的柴製戲棚,戲劇內容著重節奏熱鬧的武打戲,其劇情最大的特色,是它的“永無終止的打鬥內容”,此種布袋戲的轉變吸引了大批好奇與求新的觀眾,此時金光布袋戲漸漸發出光芒。  

電視(影)布袋戲

       電視布袋戲乃屬於金光布袋戲之變化延伸。因早期金光布袋戲,一開始是沿襲野台戲在戶外演出,所能應用的現代設備相當有限,可是在搬入電視錄影棚裡的表演,可就不同凡響了。不但可以把所有現代科技發揮到淋漓盡致,還加上媒體廣告、包裝、行銷手法,所以吸引了成千上萬的男女老少觀眾。而電影布袋戲除了強調劇情緊湊、特技表演、聲光變化之外,還配合攝影技巧、剪接技術,雖與傳統布袋戲的優雅細膩大異其趣,但其劇情的熱鬧、緊湊、刺激又有趣,常令人大開眼界。尤其民國89年推出極具票房的「電影布袋戲」─聖石傳說,更造成轟動。  

        以上就是台灣整個布袋戲變遷發展的梗概,它發展歷程整體上是受著大環境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變遷做調整變化,其中有歷史的無奈,也有環境的政策影響下的興衰起伏,但不變的它躍動不絕的民間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