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軍功
 
首頁 
關於我自己 
研究概述 
王得祿傳奇 
田野史蹟 
校園展覽 
王者之風 
相片 
與我連絡 
[生平軼事][重要軍功][相關人物][大事年表]

 

助平林爽文之亂

 

爽文,漳之平和人。來台居彰化大里莊。墾田置產,家頗饒。乾隆四十八年有禁菸者自平和來,傳天地會,爽文客之。天地會為延平郡王所創,以光復明室者也。於是彰化之劉升、陳泮、王芬、諸羅之楊光勳、黃鍾、張烈、淡水之王作、林小文,遠至鳳山,多入會,立盟約,有事相救。群不逞之徒,亦出入其間,眾至萬人。

五十一年秋七月,台灣道永福、知府孫景燧(註解:浙江海鹽人,進士。乾隆四十九年任台灣知府。聞之,密飭所屬會營緝捕。石榴班汛把總陳和獲黃鍾,解諸羅。而楊光勳與其弟媽世不睦,媽世亦設雷光會,結黨以抗;父文麟不能止。攝縣事董啟埏逮文麟,索其子。陳和又獲張烈,夜宿斗六門,為黨人所殺。總兵柴大紀接報,偕永福赴諸羅,縱兵捕數十人。欲小其事,改「天地會」為「添弟會」,以光勳兄弟不睦,故為此會以相勝,歸罪於文麟一家,擬置諸法,財產入官。按察使李永祺來台勘審,亦以此入奏。獄定。黨人分入大里牫,謀起事。莊人林石謂不可;爽文欲止,而勢莫可遏。十一月初旬,大紀北巡,至彰化。理番同知長庚請駐壓,不從,倉皇歸郡。遣游擊耿世文率兵三百,偕知府孫景燧赴彰化。而進山一帶已前後起矣。二十五日,知縣俞峻(註解:浙江臨安人,舉人;乾隆五十一年任彰化知縣。與北路營副將赫生額、游擊耿世文至大墩,嚴飭莊人禽捕,先焚數小村以怵之。大墩距大理僅七里,無辜婦孺,號泣於道。爽文因民之怨,二十七夜襲大墩。軍覆,文武俱歿。進攻彰化。城兵才八十,不足守。二十九日陷之,殺知府孫景燧、里番同知長庚、攝縣事劉亨基(註解:湖南湘潭人。乾隆四十九年任北路里番同知。、都司王宗武、署典史馮啟宗。護淡水同知程峻偕守備董得魁巡防至中港,聞警,趣回竹塹。王作、李同等要之,峻自殺。十二月朔,縣聽治,殺竹塹巡檢張芝馨(註解:直隸南皮人。乾隆五十一年任竹塹巡檢。。眾擁爽文為盟主,尊明故,建元順天,駐彰化縣署。

圖一:林爽文亂事,清軍攻克斗六門圖

資料來源:http://www.npm.gov.tw/eng91/exh/e_war9104/04.htm

 

    乾隆五十一年冬,林爽文起事,縣諸羅,得祿走府城乞師,遂募義勇五百以待於柴大紀(註解:柴大紀,浙江江山人。自武進士,授福建守備;累曜至海壇鎮總兵,移臺灣鎮。麾下。五十二年十一月,大將軍福安康(註解:福康安,字瑤林,號敬齋,滿州鑲黃旗。乾隆五十二年率參贊大臣海蘭察入台坪林爽文之亂。復諸羅,從戰有攻。隨攻大里戈,躍馬先渡;後軍繼之,遂破堅壘,爽文竄內山。康安率軍進,命隸汀州鎮總兵普克保麾下。及平,賞戴花翎,以千總實缺用。六十年,補督標右營。陳周全(註解:台邑人,天地會餘黨。林爽文敗後,南北小康。守土官不以吏治為意,孳孳為利。與鳳山陳光愛謀起事。之變,隨閩浙總督伍拉納入臺,事畢而去。

  王得祿在此次助平林爽文之亂有功後,於乾隆五十三年,賞花翎(註解:清代官帽與前朝絕然不同﹐凡軍士﹑差役以上軍政人員都戴似斗笠而小的緯帽﹐按冬夏季節有暖帽﹑涼帽之分﹐還視品級高低安上不同顏色﹑質料的“頂子”﹐帽後拖一束孔雀翎。翎稱花翎﹐高級的翎上有“眼”(羽毛上的圓斑)﹐並有單眼﹑雙眼﹑三眼之別﹐眼多者為貴﹐只有親王或功勛卓著的大臣才被賞戴……」五品頂戴,實升千總(註解:明清武官名,明初京軍三大營設把總,嘉靖中增置千總,位在把總之上,常以勛臣任之,後權任日□。而至清代綠營兵制,守番的下級有營千總,為正六品武官。清京城內九門、外七門設千總把手城門稱門千總。

平海寇蔡牽、朱濆

 

嘉慶五(1800)年,浙江福建東南沿海海寇為烈,時洋面大盜蔡牽為福同安人,素為盜犯法,後亡命於海上,嘯聚黨徒,放肆劫殺。清廷以李長庚註解:李長庚,字西巖;福建同安人。乾隆三十六年武進士。任福建水師提督,任王得祿與邱良功(註解:邱良功,福建同安人。起行伍;屢以獲盜功,洊曜閩安協副將。為副將平勦海盜。嘉慶五年(1800)王得祿受命護送冊封琉球使船前往琉球。王得祿領水師精兵護送冊封團至琉球,回程並殲滅巧遇的海盜。回省後,旋率兵艦出洋,時有殺獲,以功晉級。嘉慶九(1804)年十一月,護澎湖水師副將。那時蔡牽有窺臺的意旨,而澎湖為臺灣之門戶,孤懸海上,王得祿便籌守備、討軍實、築礮臺,以防侵擾。嘉慶十年(1805)一月,蔡牽進犯澎湖虎井嶼。欲登岸,被王得祿所拒退。八月時,王得祿任署澎湖副將。十一月,蔡牽進犯鹿耳門,勾結陸盜,攻圍台灣府(今台南市)。王得祿隨李長庚赴勦。嘉慶十一年(1806),王得祿在鹿耳門大敗蔡牽海寇,但仍為蔡牽所遁,王得祿被革去頂戴,戴罪立功;後蔡牽回竄被王得祿擊斃海盜近二千人,獲「正大光明」偽印,加總兵銜。後追勦蔡牽又勝,補授福建福寧總兵。嘉慶十二年(1807),王得祿調南澳鎮(今蘇澳)總兵,在雞籠(今基隆)與海寇朱濆會戰,自此破臺灣北部海盜,朱濆亦離去未敢再犯臺灣。嘉慶十二年(1807)李長庚戰殉,王得祿授任為浙江提督。嘉慶十三年(1808),又追勦蔡牽於安南(越南)交界。同年七月調福建水師提督。嘉慶十四年(1809),與邱良功勦蔡牽於舟山;王得祿在此役中遭盜礮傷右額、左手,但仍奮力擊賊。蔡牽終至投海自斃。王得祿因授封二等子爵,賞戴二眼花翎。

  總計十四年(嘉慶元年至十四年)間,王得祿從李長庚的部屬跟隨勦海盜,至升至閩浙兩省得水師提督,在其督軍嚴明領導統御下,以其勇氣與謀略履敗海寇,而使東南沿海獲得平定。

參與平張丙之亂

 

丙,嘉義人。其先組自大陸漳州南靖來台,居店仔口莊,世業農。能以信義庇鄉鄰,眾倚之。道光二十二年夏大旱,粒米不藝,各莊皆禁糴。丙與莊人約,莫趕違。而陳壬癸潛購數百旦,為約故,不能出,賂生員吳贊護之。贊族吳房,逸盜也,與詹通劫諸途。店仔口之禁米,丙董其事。贊縣,謂丙通盜。嘉義知縣邵用之獲房,誅之,並捕丙。丙怨令不治米出境反治禁者,要贊之妻孥於途,又為縣役護去,益恨之。

   陳辨者,巨盜也,居北崙仔莊。其族為粵人張凜所辱。阿凜居雙溪,粵莊之強者。閏九月初十,焚辨室。辨邀丙與,率眾三百人攻之,不勝。台灣鎮總兵劉廷斌適北巡,丙聞而歸。辨遂掠粵莊。二十五日,劫大普林汛兵君器。廷斌追至東勢湖,戮二人。北路協副將葉長春與用之亦至,合擊辨於紅山仔。辨走攻蒲姜崙莊。官兵至,斬其黨王興、王泉,辨竄至丙。丙觸前忿,謂官兵之專殺閩人也,與詹通謀起事。

     張丙之亂起,王得祿聞訊乃曰:「吾年十七從戎,殲滅巨寇,身經百戰,吆麼賊乃敢猖獗至此耶!」、「某雖老,尚能為國家縛賊。」王得祿當時即自內地雇募義勇五百人,同清水師官兵經渡嘉義猴樹港登陸,在樸仔腳(今朴子市)擒獲盜匪張紅頭。道光十三年(1833),經欽差大臣、將軍瑚松額與總督程凱旋會奏,奉上諭:「…..該提督始終勤勉,為國宣勞,洵堪嘉獎。王得祿著加恩賞加太子少保銜,以示朕眷念勛勤之意,欽此!」

        光十六年(1836),嘉義沈知起事,藉歉米糧、戕殺官兵,攻下加冬、大埔村等汛地。王得祿又督率兵丁義勇,捐給糧,協助清廷官兵圍捕剿寇。擒獲盜首黃天水、賴煥、張水等多名。地方安謐,經閩浙總督鍾祥奏後,道光十八年(1838)奉上諭:「……前任水師提督,督率兵丁義勇,捐糧補匪,守城策應,洵為知義急公!著晉加太子太保銜,仍交部從優議敘,欽此!」

王得祿自十五歲入武庠,從十七歲自募義勇參與平林爽文亂事起跡後,到道光二十二年的張丙之亂與沈知亂事。王得祿從陸路轉戰海路,立下為數不少的軍功,也從一介平民輾轉晉陞至閩浙水師提督與官封二等子爵及太子太保。

    觀之中外古今歷史,古羅馬帝國的亞歷山大大帝、法國的拿玻崙、英國的特拉法加、中國明鄭時期的鄭和下西洋,從這些歷史人物來歸納分析王得祿之所以如此戰功彪炳,大抵不出其個人的勇氣與謀略再加上其督軍嚴明與強烈好勝的企圖心,能讓其在戰場上有所立功。因為清代中期過後,由盛轉衰,吏治與官兵皆逐漸放蕩腐敗無法作戰。諸多亂事起因民怨與盜寇為亂,亂事初起之時,清兵多半無法抵禦,必須由大陸派兵入臺平亂。王得祿自幼好武與打抱不平的個性,在本身性格與戰場的不斷磨練下,其本身勇氣及領兵練兵與戰場作戰,能讓其表現凸出,成為戰場的常勝軍。除為本身帶來功名利祿外,也讓社會再戰亂中能稍獲平靜。

著作權(c) 2003 嘉義縣太保國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