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的土風舞演變至今,一部份藝術化之後搬上舞台,但仍保留各民族舞蹈的特色,一部份則因近世交通發達各民族交往頻繁或隨著各民族的遷移而傳開來,至今有些舞己無法分辨是屬於那一民族所特有的了,例如撲克舞 ( Polka )本為波希米亞的土風舞但早己流行各地,今日世界各國都有此種舞法了,方塊舞 ( Qardrille ) 本起源於歐洲後隨歐洲人移民新大陸後,美國人又加以改編,目前很多國家都喜歡跳,這類舞蹈己不屬於那個民族所特有而變成國際性舞蹈(International Dance )。

         土風舞亦稱民族舞,但現在我們所跳的土風舞與我們的民族舞相去甚遠,故有人誤以為目前的土風舞變質了,有人甚至不相信外國的土風舞是這個樣子,但從幾方面去觀察:第一在電影上我們可看到許多熟識的土風舞,例如「太陽浴血記」的空軍舞,西班牙華士舞,美國方舞「查氏三傑」的墨西哥帽子舞,「血肉長城」的南斯拉夫 Kolo,「公主的秘密」中的波蘭舞及宮廷舞,「真善美」中的奧國 Lander,「逃亡廿五小時」的羅馬尼亞舞,其舞蹈形式與我們所跳的一樣。第二從外國書籍、雜誌中可看到我們所跳的舞雖然簡單但都有他們的來源及產生背景。第三外國專家來臺時對各國舞蹈的介紹。於是我們可得一個結論:「歐美的舞蹈注重腳的動作富社交意味,東方的舞蹈注重身體臉部的表情,手頭的動作多。」故我們不能以我們的民族舞與外國的土風舞相提併論,因我們的歷史文化,人情風俗與他們不同。

        在我們所跳的土風舞都是傳自美國,因為美國為人種雜居的合眾國,各民族移居美國後尚保留其固有的風俗習慣,每遇慶典或節日都會有人表演該地的民俗舞蹈,故有人稱美國為各國舞蹈的展覽會場,其後經觀光客,舞蹈家觀賞之餘模仿改編而傳出來。據美國土風舞專家 Mr. Michael Herman 說:「很早以前的土風舞只是在民間慶典時才有,許多人穿著當地服裝表演當地的舞蹈,自1930年以後紐約慶典委員會努力使土風舞成為更富娛樂性的活動,到了1940年紐約世界博覽會時有幾千觀眾被吸引去學土風舞,於是會跳的人越來越多,終於要求組織土風舞俱樂部,幾年之後整個國家很少有不會跳瑞典的 Hambo及俄國的troika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人被派到各地去作戰,於是把國內所跳的舞介紹到外地去。」目前美國的土風舞社團非常普遍,有的專門研究以色列舞,有的研究英國舞,有的研究瑞典舞......等,他們研究,發掘各國土風舞並根據各地的風俗習慣,傳統舞法,配以當地民謠改編成適合於大眾跳的土風舞。

本文內容整理自北一女呼和浩特B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