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技藝
客家民俗&禮俗

在以前的客家的社會裡,應該是沒有所謂民俗技藝或工藝這項行業的,這是因為以前的客家人在食、衣、住、行和日常用品各方面 , 幾乎都是自己動手做的,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傳統社會結構被打破、重建 ; 有些人開始重事有關工藝的製作,漸漸的,一些客家人的生活用品、器具,開始變成了工藝品 , 甚至有些變成了客家文化的某種象徵 , 例如美濃的油紙傘、藍衫、三義的木雕、大湖汶水的稻草保溫籠,和其他地方的斗笠、竹椅製作等都是為人所熟知的客家工藝,現在一一為大家介紹…。
以下所介紹的,均是常見的客家民俗技藝,我們也作了一份簡報,以供您多樣式的閱讀。[請按此閱讀簡報]


紙傘:
在客家先民的觀念中,它可代表分散(傘),亦可因圓而代表團圓,而送給出嫁的女兒則寓含著「早生貴子」,但更重要的是,它一直都是人們遮陽避雨的工具。
根據美濃地方人士的說法,美濃傘傳到台灣,應該是日治以後的事了,而且有許多截然不同的說法。
  有一種說法是:約在1922年,原在台灣的經營酒行的吳振興,因為日實施專賣制度,無法維生,只好跑到廈門謀生,但一直沒找到好的工作,最後在汕頭習得製傘的手藝,兩年後回到台灣,請了范秋生、范阿益、郭玉廷、陳阿成、汪玉堂等幾位師父,在美濃設廠製傘,而另一種說法是:林享麟在十三歲那年,跑到汕頭跟伯父學習製傘的手藝,太平洋戰爭後回到台灣,開啟了紙傘的輝煌時期,另有人說:大約在清代同治、光緒年間,有一位原籍廣東梅縣的名師郭玉琴渡海來台,在美濃定居後,以製傘為業,因為成品精美、堅固耐用,獲得人們的喜愛,因此有人拜他為師,學習這項技藝,此後紙傘業在美濃落地生根。
  在老一輩師父的傳說中,油紙傘的製作過程中,原有51個繁雜的手續,但老師傅們也沒辦法清楚的說明到底有那51道手續?而現在油祇傘的手續祇剩七道或十二道而已,大致的情形是:支架、扶架、木殼、支架串接、油紙裁減、彩繪、油紙糊貼、刷桐油、晾乾,完成整修等步驟。
  製作一把好的油紙傘,首先要選好材,油紙傘的傘骨都是來自竹山的孟宗竹,孟宗竹具有壓硬而彈性佳的優點,但糖分高容易遭蟲蛀,所以作傘骨前必須先用水浸泡一個月,糖分除去後曬乾才能製成傘骨、傘頭或裁成傘柄,而長短兩種傘骨還必須在一定的地方鑽好幾個小孔,再穿上棉線,接上傘頭,組合成圓形的傘架,之後糊紙,所用的紙是棉紙(大多是來自埔里專業的棉紙),棉紙首先裁成一片片的扇形,再泡在青柿熬成的柿子油裡,讓紙質變的堅韌不易破裂,再一片片地貼在仵架上,之後曬稍乾,刷上幾次桐油,經整修後,一把油紙傘就完成了。但這樣的古製法,一個熟練的師傅,一天頂多作一兩把,生產量有限,對於龐大的市場需求無法供應,雖然有一些工廠利用機器代工,但有些步驟沒法用機器替代,所以也沒辦法大量生產了。由於紙傘生產受制於手工,數量有限,加上傘面精美的圖畫吸引了許多人購買,而這種風氣也擴散到日本及歐美各地,經常自動湧來的國外訂單,就是最好的證明。

藍衫:
藍衫是客家人最傳統的衣服,全國各地的客家人都喜愛這種是禮服,又是工作服,既吸汗,又不怕熱的粗布衫﹔因為美濃保留的傳統較久,所以到了90年代,在街上仍可看到穿著藍衫的婦女﹔在二十世紀末年,在美濃有以裁縫為業的謝景元老先生,為有需要的人縫製藍衫,因此藍衫竟也成了美濃的一種民間工藝了。
  在客家歷史中,藍衫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象徵,在客家人開荒拓地的年歲中,吸汗、不怕髒,正是客家人堅毅勇敢、奮發以及吃苦精神的代表。



三義木雕:
三義木雕是日本時代後才興起的民間工藝﹔清乾隆年間,客家人隨平埔族人入墾三義,起初只是零星地在雙連湖、拐子湖、魚藤坪等地採樟伐木,而較大規模的拓墾,是再道光二十二年﹙西元1842年﹚,銅鑼地區的墾首李騰華招募了十五人,組成股東共三十二股,稱為「金華生」的墾號招募墾佃百戶,向麻薯舊社約墾三叉河﹙今廣盛、雙湖村﹚一帶,經營製腦製材的事業,此後客家拓墾者逐漸增加,奠定了日後設庄設鄉的基礎。
  屬於丘陵地形的三義,地表層大部分覆蓋遮著赭色砂土,土地貧瘠,耕地嚴重不足,先民一向以生產山林產物為主。在山林地遍布樟樹,早期樟木本是蒸腦煉油的原料,日本時代以後,日本人帶來了木雕業的觀念,而樟木就成了最佳的木刻材料。
  始於日本時代的三義木雕,雕刻的東西有佛像、藝品及大型浮雕等,早期以佛像雕刻居多﹔一個好的師傅,必然是個選材高手,他們能在一大堆木材中,憑經驗去判斷那一塊是好材料,而他們不但能選材,更能依照木材的形狀、條件,雕刻出不同的作品來。
  選材後,要把木材做乾燥處理,因為木材不夠乾燥的話,成品容易出現裂痕﹔一般的工廠都把木材蜜蜂在一個大房子裡,讓乾燥劑吸乾木材的水分,有有用鎔爐的水器來蒸乾木材,不過有許多家庭雕刻社只是把木材放到室外,任風吹日曬的自然乾燥法。
  雕刻木佛有一種特殊的儀式較「開斧」,開斧必須選一各良辰即時,把畫好的符咒貼在準備雕刻的木佛上,上香祭拜後,再用斧頭在木頭上劈上兩刀,儀式就完成了,以前還包含了祭典,但現在一切從簡,只剩上香膜拜和簡單的開斧儀式而已了。
  一尊小型的佛像,需花兩、三天的時間才能完成,近年來有人利用機器先刻出雛形後,再用手工精雕細節,雖然省時,但不易表現它的精緻,要有好的作品,就必須完全以手工雕刻,尤其是眼神、眉毛、舉止這些細微的地方最難處理,刻得好壞的關鍵也全在這裡。刻成之後,必須磨光,大件的作品可用機器代勞,但小的只能靠師傅手上的砂紙了,磨光後,開始上漆,從上底漆到漆成「金光閃閃」的神像,要反覆的漆上五、六次才行。
  除了佛像外,另一大類產品就是日本人喜好的藝品,種類有鷹、鶴、三國人物、福祿壽三仙.…等,這些大都用來作為辦公室或家庭擺飾的木雕品,由於需求量大,師傅又能完全按照客戶的要求去製作,所以從日本時代到6、70年代,一直都是三義木雕主要的外銷品﹔近年來木材取得的成本大增,從中國大陸進口的木雕成品,不僅數量多而且價格便宜,使得原本每天輝和工作的木雕師傅,大多改行成為販賣木雕的老闆,這樣的轉變,最能說明三義木雕業的沒落與變質。


稻草保溫籠:
苗栗大湖汶水的稻草保溫籠,是一種用稻草編製,用來替茶水保溫的器具,因為可以增長熱茶的時間,也稱為茶壽,在早期的客家家庭中,家家戶戶都會有一兩個茶壽,製作方法相當簡單,先以稻草桿編成外殼,內裡舖上厚厚的粗布,整個造型渾圓,上有斗笠型蓋子的保溫籠﹔然而在時代的變遷下,原本平凡而不起眼的生活工藝品,竟也成了大湖汶水一帶商店中販賣的商品…。


斗笠:
斗笠在客家社會中,是在普通不過的日常用品了。製作斗笠,先要取得竹筍的外殼﹙稱為竹衣或竹﹚做為斗笠主要遮涼的葉片,竹子新長之際,是撿竹衣最主要的季節,撿回家後,要放入大甕中,燻烤硫磺,經四、五個小時後取出,這樣才會使整體的顏色更好看。
  斗笠的骨架,需用黑葉竹削成竹篾,整理成大小粗細、韌度都相當的篾材,之後就可用斗裡的模型做胎,笠胎做好後,再將筍殼按顏色大小排列整齊,以竹片緊壓,縫在斗笠邊緣,然後筍殼收集於斗笠頂端,以小竹圈固定,接著在斗笠頂和斗笠邊間縫上兩道線,固定竹衣,如此一頂斗笠就完成了。
  除了斗笠外,傳統社會中,農人們另外還有兩項常用的器具-簑衣和龜殼披,簑衣是早期農人的雨衣,替農人抵擋了許多風風雨雨,龜殼披因外型似龜形而得名,早期農人插秧除草時,披在背上以遮掩毒熱的陽光,適用竹削竹品篾與竹葉編製而成。斗笠和龜殼披,都是竹細工製成的生活器物,在客家傳統的社會中,竹細邊根本是家家戶戶重要的生活藝品。


竹椅:
傳統的竹椅大概分為三種,一是有靠背,仿太師椅形狀的大竹椅;二是沒有靠背的,椅面面積大,椅幹上還有兩個竹環的多功能竹椅;最後一種是小板凳。製造竹椅,也需要相當的技巧,而選材是一張竹椅壽命長短的關鍵,一般都以莿竹為材,不能太嫩也不能太老,太嫩易腐爛,太老易破裂,選定竹材後,先裁成小段在陽光下曝曬,全乾後在裁剪成需要的長度;為了使竹椅耐用,椅面旁邊及椅腳的部分用整根竹桿,兩頭都需要竹節,大都以竹頭為主。
  所有的材料加工後,須先固定椅面四周的竹桿及竹片,在編上椅面及製作腳座,之後在街上支撐桿,整張椅子就完成了。其他客家地區常見的竹製器物,還有米籮、籮篙、火沖、魚籠、插箕、畚箕……等。米籮因早年用來裝米挑運而得迷,底方內圓,直徑有1公尺寬;籮篙又稱為茶籮,或稱為謝籃,是傳統社會用來裝盛祭物謝神還願最重要的東西;而客家人說的火沖,也稱為火籠,是一種用竹子編成,裡面包著一個陶缽,缽中放燃燒的火炭,做為冬天取暖的器具。


資料均參考自<台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

Copyright (C) 2003 By [ Touch The Future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