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技藝
客家民俗&禮俗

(一) 壽禮做生日 (做壽):
1. 新生日:婚後第一次生日,由娘家備禮品 (通常為布料、金飾、麵線、蛋) 兩份前往祝壽,做壽者備宴宴請,並須以超過禮品價格的紅包回贈娘家,俗稱壓外家。

2. 六十一:行年六十一歲時,由子女為父母祝壽,除送禮金、壽幛、壽酒、麵線、蛋、金炮燭外,女兒須為父母做壽衣、壽帽、壽鞋。外家準備麵線、蛋、壽酒、賀儀。做壽者仍須以紅包壓外家。

3. 七十一:七十一歲以後為一般之做壽、娘家、女兒、孫女等仍以禮金、壽幛、麵線、蛋、壽酒、金炮燭往賀,仍須壓外家,而後八十一、九十一同。


(二) 歲時祭儀之除夕:
1. 敬天公:選清早吉時祭拜 (前日須齋戒沐浴,祭桌須分上下界) 。

2. 清爐:清除神案香爐。

3. 掛立市錢、貼春聯,另風車、礱、磨米倉貼「川流不息」,牛欄貼「水草長春」,豬欄貼「六畜興旺」,雞舍貼「雞鴨成群」紅紙條。

4. 敬神祭祖:以香燈、茶、酒、果品、發粿、三牲等。

5. 團圓飯:全家到齊共進晚餐。

6. 分壓歲錢:由家長分發紅包。

7. 守歲:全家圍爐聚談或打牌至午夜。

(三) 歲時祭儀之新正:
1. 年初一:
(1) 開門焚香燒金 (必須選吉時) 燃炮竹。

(2) 祭祖:必須選吉時全家到齊,通常以香、燈、茶酒、果品、甜粄、三牲祭拜,燒香,海陸豐、饒平以齋菜祭祖。(不得燒銀紙)

(3) 出行燒金:擇吉時向吉方出行並到寺廟焚香燒金祈願。

(4) 拜年:後輩向長輩拜年,長者給紅包。

(5) 拜水頭:到水源頭焚香燒金,並將神茶注入水源。

(6) 開牛欄:開雞舍 (由家長送紅包)

(7) 焚香、關門、燒金、燃炮竹 (選吉時)

(8) 各廳間點燈、並忌講不吉利言語。不得開箱櫃、米缸、煮飯、掃地、洗晒衣服、看書。


2. 年初二:
(1) 外嫁女兒與女婿等轉外家。

(2) 海陸豐、饒平祖籍者正式以三牲等祭祖過年。

(3) 本日仍應點燈,除不得講不吉利話及到垃圾外,其他禁忌解除。
 

3. 年初三:送窮鬼、清掃房屋庭院,焚香放銀紙、燃炮竹將垃圾送遠處倒掉,日夜不再點燈,蓋老鼠出嫁也。


4. 年初五:開張大吉,客家人稱做「出年架」,意思表示年節到這一天結束。為了表示年節結束,馬上要邁入正常生活,神桌上供的春飯、年粿、甜點、柑塔等祭品也必須撤除。舊時俗信,撤走的春飯,碗底下若有水分,表示這一年多雨水;有些人也用春飯炒油保存,相傳可治兒童痢疾或氣喘病。客家人也則於這天舞龍舞獅送年。年謠說:「正月是新年,燒香奉祖先,紙爆響連天;家家貼紅聯,人人滿好言,村村舞獅龍,鑼鼓鬧錚錚。」


5. 年初七:傳統年俗中的爭月初七,俗稱「人日」或「七元日」,中國古代漢朝東方朔(占書)謂「歲正月一日占雞,二日占狗,三日占豬,四日占羊,五日占牛,六日占馬,七日占人。」它的意思是「由雞、狗、豬、羊、牛、馬而至於人,這是說明動物演化的過程,亦可知一千六百餘年前,我國對於人類進化以有科學思想的啟發。歲首取一日為雞,得吉者,因星占家取懺於吉祥,為卜年年美滿的佳兆。」傳統的七元日,客家古老的習俗是:「稱人日為眾人生日,家家做湯圓,製煎餅。」另外是有七種菜的習俗,七種菜是芹菜、波菜、蔥、蒜、韭菜、芥菜以及茴香,其中芹菜含有勤奮,蔥為聰明、蒜代表精於計算的涵義,此習一直維持到太平洋戰役後,才漸為客家人忽略。



(四) 歲時祭儀之元宵:
1. 敬神祭祖:祭品仍以三牲為主。

2. 伯公廟燒金:婦女於元宵夜往福德祠焚香燒金祈禱。

3. 捉閹雞、捉大豬:婦女折福德祠旁樹枝回家掛雞舍稱捉閹雞,捉泥土一團回家擲入豬欄稱捉大豬。


(五) 掃墓:
1. 元宵次日至清明節為客家人掃墓期。

2. 各房子孫約集清楚墳墓並將黃股紙壓墓碑,銀紙撒幕上,以金炮,發粄,紅蛋,三牲等祭拜。祭拜後將發粄分送給同來之人稱打照墓。

3. 天穿日:正月二十五日為天穿日,當天擺香案,以齋果茶酒甜點敬天公,稱補天穿。


(六) 清明節:
1. 客家人掃墓的最後一天。

2. 以艾粄三牲 (不得開鴨) 禮物祭祖。


(七) 接媽祖:
1. 以村莊為單位,接媽祖聖駕至本地廟前膜拜。

2. 演神戲 (野台戲) 宴請親友。


(八) 入年假:(十二月廿五日)
1. 以齋私恭送眾神 (送灶神為十二月廿四日)。

2. 不得講不吉利話。

Copyright (C) 2003 By [ Touch The Future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