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世紀時,他們居住於中央山脈的西側區域,經一世紀後,擴展範圍北至台中縣,南至屏東,以玉山為中心,分為南北部族群,大致共可分為巒社群、卡社群、卓社群、丹社群、郡社群等五個社群,為台灣各族中擴張力最強者,其分布地域之廣僅次於泰雅族。但習慣、儀式等各社群仍都大同小異。以下是各社群的分布地區簡介:

卓社群(take todo):
分布於南投縣仁愛鄉濁水溪上游沿岸山地,自稱siabakan,和人稱之為干卓萬社,居布農族群最北部。

卡社群(take bakha):
分布於南投縣信義鄉卡社溪沿岸及仁愛鄉濁水溪流域之山地。

丹社群(take vatan):
分布於濁水溪支流丹大溪沿岸之山地及花蓮縣境內之拔仔庄溪流域。

巒社群(take banua):
居住於南投縣信義鄉濁水溪支流巒大溪沿岸及花蓮瑞穗、玉里、卓溪各鄉境內之太平溪、拉庫拉溪、清水溪流域之山地 ,其分布跨越了中央山脈兩側。

郡社群(bubukun):
分布於南投縣信義鄉郡大溪、陳有蘭溪沿岸,新武路溪及荖濃 溪沿岸,我們這次實地去採訪的,就是荖濃溪沿岸的郡社群布農族。
  以上五個布農社群,以巒社群、郡社群建立最早,丹社群和卡社群幾乎同時從巒社群分出來,而卡社群又在分出卓社群。也因此「祈禱小米豐收歌」(pasi but but,也就是有名的八 部合音)只在巒社群和郡社群廣為流傳,其他社群有的甚至連pasi but but都未有所聞。

  布農族以父系社會為主,也有和其他族相同的部落長老組織,就是以老人統治為原則,頭目即由氏族長老選任,而家族 仍是最基層單位,布農族曾施行過父系大家族制,和漢人的制度十分相似。
 

部落組織

專題計劃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