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戲曲
首頁客家來源遷徙細說客家山歌認識客家小調情繫客家童謠度子歌賞析剖析客家戲劇淺談客家樂器音樂工作者客家社團活動工作日誌

 

 

[客家戲曲][三腳採茶][客家八音]

 

演 變 與 產 生

客家戲曲原本由民謠基礎搭配腳色扮演,漸漸形成有情節的「三腳採茶戲」,是一種二至三人扮演的小戲,內容簡易以一析戲為腳本,根據以往小時候(四十年多前)晚上看到在走江湖賣膏藥的戲班,常有三腳採茶演出,但時間均在十五分鐘內。內容多以張三郎採茶賣茶的故事,兄妹及姑嫂間逗趣溫馨的場景。

後來以一樣的情節角色發展出所謂的「相褒戲」,也是屬於小戲的一種形式。但題材不限張三郎的故事內容,情節更具發展性,演員具有較大的揮灑空間。除了逗趣幽默更加上兩角色之間互相嘲弄,數落和褒獎對方的對白,誇張的劇本和動作也較生動活潑!

當相褒戲發展到觀眾群越來越多時,台下常常是座無虛席,也為演員賺進不少錢。當時為了競爭及爭取觀眾,於是想出新點子,剛開始演員端茶給觀眾喝,收取紅包。後來變成不下台了,而是在台上拋出菜籃,菜籃用繩子繫住,觀眾則在籃內放置物品,如手帕、扇子、筆等生活用品,然後演員以此物品為題唱山歌,故這題目可稱做「彩題」,又稱為「彩題戲」。 

(資料參考:「試探台灣客家大戲的形成」,謝一如著,復興劇藝學刊第20期,p115-125)

 

在「試探台灣客家台灣的形式」一文中提及,客家地區在採茶戲出現之前,已有當時流行的戲曲,如亂彈戲、四平戲,京劇官話演出。當時亂彈班為主的「新福陞」班主鍾海明是桃園客家人,出生於1874年,殁於1931年。在「新福陞」班解散後,有演員參加其他「四平班」演出。

在各種戲種交流衝擊下,四平戲加入京戲得身段及各種新技巧,甚至加入京戲的曲目。四平戲是以鑼鼓和嗩吶為主,不用絃索樂器,節奏緊湊,較受觀眾歡迎,於是漸漸取代了在唱工及身段節奏較慢的亂彈戲。 

四平戲在客家地區甚或歡迎,於是漸漸地也加入客家人常唱的山歌、小調及京戲等。結果,很快的客家戲團不再以演唱四平戲為主,反而唱起平時就在客家人郎朗上口的老山歌、山歌子、平板及大量的小調曲目。

內  容

在曲目內容上,在這演變中,老山歌、山歌子漸漸不能滿足觀眾味口,於是劇團求新求變又發展出平板的曲調,所以這些在戲風及音樂是在短短的一百年獨自在台灣發展出自己特有的文化藝術。

客家戲團的生存均以各廟口的節慶酬神演出為主,如神明生日,重要節日,如中元節、清明節節慶或義名或打醮演出,再有是配合文化中心,社教站為推廣傳統文化所做的公演。

劇  團

現在有客家劇團大致分布在桃園、新竹、苗栗等地區,目前台灣其他縣市並沒有客家劇團。這幾個劇團分別是:中壢的金興社歌劇團、德泰歌劇團、黃秀滿歌劇團、新月娥歌劇團、勝拱樂歌劇團、平鎮的正新與歌劇團、竹北的新永光一團、新永光二團、新竹的居順歌劇團、秀美樂歌劇團、龍鳳園歌劇團、苗栗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新美蓮歌劇團。

 

本網站為育林國中樹育天才所製作,非經同意禁止轉載
E-Mail:yljhnew@mail.yljh.tpc.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