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戲曲原本由民謠基礎搭配腳色扮演,漸漸形成有情節的「三腳採茶戲」,是一種二至三人扮演的小戲,內容簡易以一析戲為腳本,根據以往小時候(四十年多前)晚上看到在走江湖賣膏藥的戲班,常有三腳採茶演出,但時間均在十五分鐘內。內容多以張三郎採茶、賣茶的故事,兄妹及姑嫂間逗趣、溫馨的場景。
後來以一樣的情節角色發展出所謂的「相褒戲」,也是屬於小戲的一種形式。但題材不限張三郎的故事內容,情節更具發展性,演員具有較大的揮灑空間。除了逗趣幽默更加上兩角色之間互相嘲弄,數落和褒獎對方的對白,誇張的劇本和動作也較生動活潑!
當相褒戲發展到觀眾群越來越多時,台下常常是座無虛席,也為演員賺進不少錢。當時為了競爭及爭取觀眾,於是想出新點子,剛開始演員端茶給觀眾喝,收取紅包。後來變成不下台了,而是在台上拋出菜籃,菜籃用繩子繫住,觀眾則在籃內放置物品,如手帕、扇子、筆等生活用品,然後演員以此物品為題唱山歌,故這題目可稱做「彩題」,又稱為「彩題戲」。
(資料參考:「試探台灣客家大戲的形成」,謝一如著,復興劇藝學刊第20期,p115-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