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水鋪面
什麼是透水鋪面?
這就要從鋪路工程說起,原來道路的路面是路基夯實後,再鋪上不透水的水泥或柏油,而都市內的內水就藉由水溝排到河川。夯實和不透水的理由一方面是考量道路的耐用性,一方便是確保內水能透過水溝排到外水。但是當治水思維需要讓都市增加雨水的入滲面積時,當然就得將路面的「不透水」改為「透水」,目前的透水鋪面大致可分為三種:
第一類「材料性透水舖面」
此類透水舖面材料主要分為:「多孔性瀝青」和「多孔性水泥混凝土」,其中以多孔性瀝青運用歷史最久、最為普遍。他是利用級配粒料的調整提高孔隙率,使雨水可透過鋪面材料孔隙滲透入泥土中。
第二類「拼接性透水舖面」
利用塊狀鋪面拼接的間隙滲透雨水,材料選擇性甚為多樣化,石塊、混凝土板、連鎖磚、透水磚、植草磚等,均屬於拼接性透水舖面。
第三類「結構性透水舖面」
也就是陳瑞文先生研發的「JW生態工法」,它是運用「空調導水管架構」結合一般不透水混凝土,形成的「結構性透水舖面」。他既不屬於材料性透水,亦不屬於拼接性透水。
訪問時,我們問了陳瑞文先生,為什麼他的透水方式跟別人有這麼大的差異,他笑笑說:「因為我沒讀什麼書,不會看原文資料,不知道整個世界的潮流趨勢,所以想法沒有被知識、潮流框住了。」
我們覺得應該與「沒讀什麼書」無關吧!在「鋪路」的領域,陳瑞文先生可說是專家,他的知識是從實作中學來,難得的是,他能跳脫師傅交給他的制式方法,跳脫框架式的思維模式,展現對環境萬物的關懷,所以才能研發出能對抗地球暖化、異常氣候與汙染危機的JW生態工法。
參考資料:
1、陳瑞文,結構性空調導水鋪面對陸生圈生態環境之貢獻。
2、中華民國內政部營建署網站
撰稿:黃信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