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請問開發三條水圳的過程中,是否有聽過前人遇到一些困難的事情?當時是如何解決的呢? |
訪問稿
整理者
林芯貝 |
林哥哥告訴我們,古早時期不像現在的科技這麼發達,沒有像現在這麼豐富的機器和工具,開發圳道是非常辛苦的,以前的前人無論什麼狀況都必須用人工的方式來處理,像:大石頭如果擋住了圳路,就必須用鋤頭敲碎大石頭,在移置到其他地方、還有如果隧道裡有石頭,就必須人跑進隧道裡去搬動,再將大石頭交給隧道外的人,並合力把石頭搬到單輪車上……等。所以前人為了避開這些石頭,會刻意將圳路挖成彎彎曲曲的。 |
2.請問你們如何預防颱風?還有颱風過後會汙染水質該如何處理? |
訪問稿
整理者
周坤譓
許華臻 |
林哥哥說如果有颱風要來,會先觀察氣象預報,如果北部發佈陸上颱風警報,他們就會到山上,把重要的水門、插版放掉,把水排掉,還有把入水口的門關掉。在颱風過後,他們會到現場巡視,假設發現有有路崩塌或是什麼災情的話,就會打到我們的防颱中心,告訴我們說當地有哪一段圳路崩塌了,需要馬上協助的時候,我們便會再往上級像是臺北市政府或是農委會呈報,讓他們可以很容易掌握和了解我們當地颱風來襲時的實際狀況。假設災情蠻慘重的就需要調一些機具進來或是加派比較多的人力進來,因為像水圳山區是靠人力去操控沒辦法用機械去操控。
另外鄒組長哥哥也告訴我們,這些水圳其實是沒有重金屬汙染的,水圳主要是給居民灌溉用的,因為不是飲用水,所以颱風過後即使有些砂土或葉子掉落在裡面也沒關係,所以並沒有污染的問題。 |
3.請問如果發生崩塌時,事後有哪些單位進行協助?又如何搶修? |
訪問稿
整理者
陳芷柔 |
鄒組長哥哥告訴我們,圳路是分區域管理,目前水利會有十七位小組長,例如坪頂圳是由阿將阿伯所管理,平地部分則是依每個區域的屬性來分,大約分成十七個區域。所以每一區都會有巡水員、水門固守工,以及圳路巡視工,都會依區域的特性來請當地人士協助。協助單位會視當時的災情來進行搶救,一般而言圳路都是由水利會維護管理,就道路而言就是由大力工程處來負責協助。如果圳路本身發身崩塌,就是以小組長為準,小組長會先簡易的清除,如果災情較嚴重,小組長則請當地居民協助,先把水搶通,之後如有需要改善的地方水利會會請外面的廠商進去施工。 |
4.如果知道豪大雨或颱風要來時,水門的控制時間點為何? |
訪問稿
整理者
陳芷柔 |
林哥哥說如果北部發佈陸上颱風警報,他們就會趕緊到山上,和水圳巡守員一起把重要的水門、插版放掉,把水排掉,還有把入水口的門關掉。所以水門的控制時間點是根據中央氣象局颱風預報來行動。 |
5.水道上的那個量水裝置,是利用什麼原理去測量流速? |
訪問稿
整理者
周坤譓 |
林哥哥說那個量水裝置叫做『不收縮矩形堰』,首先要量它的水呎、寬度、高度,再帶入一個公式,就可以測量流速了。接著林哥哥就拿出一張測量流速的公式表給我們,並且以很幽默玩笑的口吻跟我們說:「各位同學,現在你們知道學好數學是很重要的!」逗得我們哈哈大笑。 |
6.請問如果想成為水圳解說員需要什麼經歷背景或訓練? |
訪問稿
整理者
林芯貝 |
林哥哥告訴我們,如果想成為水圳解說員,必須先參加招考。招考的內容則是考工程科及管理科,若招考通過、又有些相關背景和興趣,則會由水利會隨機分配置到其中的一個轄區,在那個轄區跟著小組長學習一段時間後,就會逐漸了解水圳的生態,解說員不必進行研習,但會由前輩帶領、教導,學習方式是採師徒制,而大多的解說員都是工程或水利科系出身。像坪頂古圳基金會裡的成員,如果對水圳的生態及植物了解,便也有機會成為解說員。目前的在水利會裡的解說員大多為男性,而女性解說員只有一位。 |
7.以前這裡曾是種植國蘭的重要區域,現在還有在種植嗎?或者是做其他的土地利用? |
訪問稿
整理者
李昀蓁
曾資婷 |
鄒委員告訴我們,平等里的土地面積大約有六點七平方公里,這裡全都是住家,大概有四百八十戶,人口數大約一千八百多人,投票數約一千兩百多票。平等里的居民大多以務農為生,民國七十三年到八十五年,是平等地區種植國蘭的最高峰時期,也是當時居民們的副業,幾乎全部的住家都有在種。發展至現今依然還有人繼續在種植,不過數量減少很多,因為經濟不景氣加上蘭花的盛期也過了。平等里國蘭的品種很多,大多種植在住家屋頂,不但因為種在屋頂上比較好照顧、能照到陽光,還有就是這裡的居民們較保守,比較不會被偷。如果換個場景,在都市自家內種的話,就可能會面臨被偷、搶走的風險。
鄒委員又說:平等里這個區域是全台灣最適合種植國蘭的地方,因為這裡不論是氣候還是空氣品質,都是最適合蘭花的。唯一的缺點就是冬天時濕濕涼涼的,必須開暖氣給國蘭吹,不過,最近這十年來,居民們慢慢的把屋頂租給一些需要資金的人來種來使用。鄒委員又繼續補充:國蘭之所以會叫國蘭,是因為是在台灣地區購買的,但是到了中國就不叫國蘭了,而是直接叫品種名稱。
除此之外,平等地區也有很豐富的農作物,其中以又以蔬菜類最為適合種植。適合在夏天種植的蔬菜:綠竹筍、竹筍、桂竹筍…;適合在冬天種植的蔬菜:白菜、高麗菜、芹菜、蔥、蘿蔔…,其中又以蘿蔔是最甜最好吃的。
這裡的生活單純、農民很辛苦,可是大家都很勤勞,所以有時也會到山下打零工賺錢貼補家用。其中農作物有很多:冬天是大蘿蔔、夏天是綠竹筍、蔬菜、三到四月是貴族筍、75天才能收成,家家戶戶都會種菜,自給自足所以不必到山下去買
。 |
8.平等里共有鵝尾山步道、狗殷勤步道、大嶺路步道、水圳步道、牛埔步道、內寮步道。請問我們探訪坪頂古圳時有經過哪些步道? 這些步道是否都開放給一般民眾行走?哪個步道最受民眾喜愛? |
訪問稿
整理者
潘玟瑄 |
鄒委員跟我們說水圳步道是以前給巡水員走的,是用來維護圳路,然而現在的人重視休閒,才改為休閒用的水圳步道。以前牛埔、內寮步道是從擎天崗沿申出來的,為了躲日本警察,所以有許多步道都可以進行交易,現在都變成休閒用的水圳步道,而探訪坪頂古圳時的舊圳、新圳、登峰圳都是在水圳步道。
另外,鄒組長說只要是喜歡登山的民眾都可以隨時來這些步道,因為水圳沒有分限制區,像有些高山需要甲種或是乙種的路山證,坪頂古圳是屬於比較親民的,只要一般名眾願意來走都可以來走。而且坪頂古圳不用特別申請、不用路山證,因為它不是高山,大多民眾比較喜歡水圳步道,因為水圳步道靠水。 |
9.平等里的居民主要信仰為何?有類似山神或水神之類的自然神嗎?祭祀的儀式有哪些? |
訪問稿
整理者
陳鼎翰 |
鄒委員告訴我們,平等里的居民有95%以上都是信仰佛教的,最重要的祭祀神明就是媽祖,每年迎媽祖的日期是農曆2月14日,跟其他臺北市的居民在農曆3月23日媽祖生日當天慶祝是不一樣的。理由是因為農業時代,大家都會在媽祖生日那天請客,有越多客人來,就表示今年運氣越好,農作物會豐收;相反的如果請不到客人會倒楣,農作物會欠收,但大家都在農曆3月23日請客,容易請不到客人,所以平等里的居民就改成農曆2月14日來迎媽祖、請客。同時如果跟其他人不同天拜媽祖,那也許媽祖會比較聽得到這裡祈求保佑的心聲,也會特別庇佑這裡農作豐收、大家平安吧!至於水神和山神,鄒委員說水神是沒有在拜的,因為一般水神是海邊的居民才在拜的,山神則是看個人在拜的,我們這裡的山神指的是像好兄弟、地基主之類的,燒的金紙也跟拜媽祖是不同的。
鄒委員也告訴我們,在登峰圳的水源頭山上有一些廟,其實都是當時大家樂及六合彩盛行時,一些投機的民眾自行請來的神明,專明用來問明牌的,並不是當地居民侍奉的神明,神明原本是幫忙保佑居民的,卻被一些投機的人當做問牌的,其實是很不禮貌的,也跟水神、山神、土神、土地公或是好兄弟都完全不一樣。另外,在特別祭典方面,除了2月14日拜媽祖之外,在農曆的七月十五日中元節有普渡,在士林區有分四個角頭,北山區十二個里,街仔角,圓山角通天母十二個里和石牌這四個地方,每年輪流普渡四年一輪,平等里屬於北山區,中元普渡的拜拜在當地稱為”輪角頭”是當地盛大隆重的祭典。 |
10.目前農田利用情況如何?以何種型態為主?平等里居民務農比例如何? |
訪問稿
整理者
曾資婷 |
鄒委員說平等里的農業利用十分充足,田地大部分不會空著,
只有大約1/20少部分租出去當作市民農園給市民當假日農夫種植。在這裡大家都會種菜,像是我前面所說的,會種綠竹筍、桂竹筍、白菜、高麗菜、芹菜、蔥、蘿蔔等,所以
這裡算是百分之百務農的地方,也有一些則是老一輩在種田,年輕人則是去都市上班。 |
11.當初七星農田水利會為何會承擔起坪頂古圳的維護及管理? |
訪問稿
整理者
許桐瑀 |
鄒委員告訴我們,古圳先有建造才有管理的問題。在光緒17年,至今已約180多年,人們從大陸過來種地瓜、水稻,當時有7~10個人
用人力挖水圳路,把長3公里的水圳給完成了,就在舊圳在上面那一帶,灌溉面積有20公頃,大約花費了550元的龍銀開發了第一條圳道。隔了5年,光緒20幾年時,至今已約175年,
又開發了新圳,大約花費1500元的龍銀,新圳可以灌溉面積約50~60公頃。第三條圳道就是「登峰圳」,共64人一起開發完成了7公里的登峰圳,登峰圳至今共105年,三條圳開發完成後居民便自行管理水圳。後來因為水圳維護費用太高了
居民無法負擔,所以到了日治時期,才交給剛發起的七星水利會統籌管理和維護。當時所收水費就是稻穀,一塊地要1000斤的稻穀,面積多大,就要繳多少用水費給七星水利會,但是有些居民就算有用水可是卻不繳,因為繳了就沒錢過生活了。但是如果沒有繳用水費,就無法加入成為水利會的會員。 |
12.坪頂古圳已經被列為文化景觀區,請問假日有許多民眾會到坪頂古圳的步道登山,是否有對古圳及當地居民造成那些影響?有做相關規範嗎? |
訪問稿
整理者
許華臻
|
鄒委員跟我們說,坪頂古圳被列為文化景觀區是一件很好的事。至於古圳步道則是以前古圳的圳路,當地居民也希望有人能夠多多宣傳這個地方,或到這裡登山,
順便買些小東西,像是蔬菜、礦泉水,讓這裡的居民賺點錢。但是也希望遊客能多配合,來登山的遊客能把自己吃喝的或雜物順便帶下山,不要遺留在山上,水利會最怕有人把垃圾丟到古圳裡頭,因為垃圾掉
進去會使水圳氧化、塞住,對自然造成破壞,也會影響清潔和衛生,所以這裡的居民一方面歡迎,一方面也呼籲大家共同維護清潔。
鄒委員特別給我們一個例子,在民國81年的時候,他正在當里長,那時遊客很多,但管理水圳的巡水員很少,所以山上有很多垃圾,他為了環境維護就把舊圳的門鎖起來,不讓遊客進入
。 |
13.請問水圳步道為什麼很窄小? |
訪問稿
整理者
陳芷柔
|
鄒組長也告訴我們,其實以前並沒有所謂的水圳步道,以前水圳的步道是為了讓像阿將叔這類的巡守員在颱風過前後巡視,方便幫忙暢通水圳而建設的。但因歷史演變,現代人也很重視休閒,有人去走過步道後,覺得還不錯,就將資料放在網路上,因此陸陸續續開始出現人潮,也就成為現代人所謂的「秘境」了。鄒委員
補充說以後有可能慢慢會改善,因為以前步道大概只有10公分,現在變成20公分,但在105年後有可能會變30公分。也因為持續有遊客前來,所以水利局也特別將步道
拓寬且做得更堅固,一方面是保護巡守人員的安全,另一方面也是保護遊客的安全。 |
14.請問古圳是否有政府單位進行管理、協助及修繕等相關事宜? |
訪問稿
整理者
林芯貝
|
鄒組長哥哥告訴我們,圳路的管理單位是由性質來決定,像一般登山步道是由大地工程處來進行維護,而如果針對水圳步道的話,則是由水利會自己編算預算來維護的,所以並沒有政府單位提供修繕協助,七星水利會在自有財源經費足夠下,都是我們自己修繕維護的。
步道類型 |
管理單位 |
登山步道 |
大地工程 |
水圳步道 |
七星農田水利會 |
|
15.請問你們對坪頂古圳未來的發展
有何計畫? |
訪問稿
整理者
侯凱騰 |
鄒委員跟我們說目前水利會把古圳管理的非常好,老百姓的口碑都很好,都說水利會很負責任,讓水圳水量可能比以前還豐盛,水源的利用也變的更方便,各方面的條件都
變得更好。一方面有增加農民民生要用的水量,水管和水都比較充足,不會讓水流失太多。
老百姓對水利會都很有信心,雖然到坪頂古圳路程很遠,不像別的地方的水圳比較近,但是在颱風來臨時,水利會都會管控水門把水放掉,監控的很好。這裡離登峰圳有七公里,要走一個早上,新圳有四公里,舊圳有三公里。新圳隧道有265公尺
,後面要加25公尺,登峰圳隧道進不去,也有400多公尺。
鄒委員說有關於未來的管理發展,以目前而言,社區老百姓都覺得這三條水圳都管理的非常好,希望未來水圳能繼續維護到下一代,讓水源都能足夠有水,對我們民生用
水也好,灌溉也好,對老百姓都很重要。每位老百姓、農民都希望水利會能繼續維護當地居民的民生用水。因為我們平等里有400多戶將近2000多人,沒有水圳是活不下去
,所以水源對居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水源源頭上面還有我們自己做的簡易的過濾水桶,他們喝的水都是經過過濾後的水,所以平等里居民民生用水,是不
依靠自來水的。 |
11月18日訪談實錄心得:
受訪者:前平等里里長:鄒
枝和里長,水利會:鄒明修組長、林雍正
先生 |
訪問稿
整理者
林芯貝 |
這次的訪問的重點人物是前平等里里長─鄒爺爺,同時他也是七星農田水利會的前顧問,所以對於當地和水圳的事情都瞭如指掌,一見到鄒爺爺,鄒爺爺馬上就誇我們的專題研究非常好,因為坪頂古圳的歷史地位及重要是性是需要我們還推廣宣傳的,我們訪問的地點是在派出所旁的小涼亭,雖然地點不是非常正式的,但敵不過鄒爺爺的熱情大方,他回答的聲音迴盪在涼亭的中,中氣十足,還吸引了經過的遊客進來看看我們在做什麼呢!訪問的那時候我還是有點小緊張小出糗,但是當我看到每個人都認真地努力訪問時,我就告訴自己:不能再緊張了。有時鄒爺爺講的台語我聽不懂,鄒組長和林哥哥都會在一旁幫忙翻譯加解說。其中講到一年一度媽祖大拜拜時,這裡居民都會請客,如果沒客人到家裡,還代表今年會很「衰」,大家還都笑了起來,鄒爺爺說,為此,這裡的媽祖慶生日子還跟其他地方不同,除了要有客人來之外,也希望媽祖能聽到他們的祈求,保佑這片土地上的人民豐足平安。而接著訪問鄒組長和林哥哥時,更是輕鬆到有如閒話家常,鄒組長還說協助我們做專題,讓他更了解坪頂古圳。而林哥哥也告訴我們,如果有興趣成為水圳解說員,可要先參加招考,再跟著前輩到處走透透後,才能成為像他一樣的水圳解說員。聽完這些,讓我覺得他們好棒好厲害,就這樣,帶著感動與收穫結束這次訪問。 |
|
訪問稿
整理者
李昀蓁 |
|
這次我們很榮幸的邀請到對平等里及古圳十分了解的─鄒爺爺,來為我們一一解開對水圳的疑惑。在出發前老師已經先要我們以居民方面的角度來想訪問的題目,我比較想知道的是當初建造水圳時要花多少錢?如何將颱風傷害減至最低?哪一次颱風讓居民印象最深刻?鄒爺爺告訴我們,其實水圳很多部分都是靠當地居民自發性的建造,因為沒有水圳,這裡的居民是無法有民生用水的。至於每次颱風都是讓這裡居民感到害怕,因為多少對水圳都有影響,有時還會有好幾天都無水可用,所以成立了水圳小組,根據氣象颱風海上警告開始,就會到新舊圳和登峰圳進行水門管制及相關預防措施等,聽完鄒爺爺這樣的解說,我真是感受到水圳真的是平等里居民息息相關,是生活的一部分。訪問的時候,大家都專注地聆聽鄒委員的回答,而一聽到重要的部分,只見所有人都立刻埋頭開始寫筆記,其中有些聽不懂的地方,我也鼓起勇氣再問一次,結果鄒爺爺馬上就用更容易懂的方式再講一遍給我聽,還摸著我的頭說問得很好,讓我都不好意思了。鄒爺爺的部分問完了,我們也繼續把握時間對水利會的鄒組長和林哥哥提出相關問題,鄒組長和林哥哥比手畫腳的生動的解說,配上一旁鄒爺爺的部分補充,讓這次訪問都笑聲連連,大家的筆記本上也都是滿滿的重點,真的很高興鄒爺爺、鄒組長和林哥哥在這次的訪問裡能告訴我們這麼多,為我們的「古圳秘密探險隊」增加這些有趣的「秘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