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補給站
安全一級棒
走步道的要訣
走步道的十大要訣
- 行前資料的蒐集,可以透過無遠弗屆的網路資源,和各式出版品,如林務局的台灣山林悠遊網、各林管處網站及旅遊達人的blog等;出版品則可參考各式摺頁、書籍影片等,瞭解步道特色,難易程度、所需時間及個人及同伴體力等,必要時可先電話詢問步道近況,選擇難度適合自己的步道,並妥善規劃行程。
- 衡量客觀因素如氣候條件,颱風、地震後一星期之內避免進入步道。
- 準備合宜的裝備:請著適合野外活動的輕便服裝,並參考裝備檢查表,出發前備妥適合的裝備,含通訊裝備。
- 善用遊客中心與管理站:行程中可先到附近遊客中心或管理站參觀,並詢問步道相關資訊。
- 善待自然:人是大自然的訪客,請尊重大自然中的環境與動物、植物。
- 依循步道路徑活動:離開步道易生危險,又會干擾野生動植物,請依循步道路徑行走。
- 不灑香水:動物對氣味敏感,勿使用香水或氣味香濃的洗髮精、化妝品,以免招來毒蜂攻擊。
- 小心有毒動植物:毒蛇與虎頭蜂是步道中常見的有毒動物,遇見時切勿挑釁,並請輕聲快速離開。
- 帶走所有垃圾:除了腳印,什麼都不留,請記得帶走所有垃圾,確實做好環境維護。
- 用「心」體驗: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鼻子聞、用皮膚觸摸,但最重要的是要用「心」體驗,將有一趟美好的步道體驗之旅。
親近山林的體驗
負責任的親山步道之旅
無痕山林運動( LNT)主要在提醒我們應對所處的山林環境善盡應有的關懷與責任,以儘可能減少衝擊的活動方式與行為,讓喜歡戶外的民眾,在享受自然生態之美的同時,亦能減少因活動所對自然環境、野生動植物及其他使用者所造成的衝擊,達成親近山林的體驗。
『無痕山林運動』七大準則
- 事前充分的規劃與準備Plan Ahead and Prepare
- 在可承受地點行走宿營Travel and Camp on Durable Surfaces
- 適當處理垃圾維護環境Dispose of Waste Properly
- 保持環境原有的風貌Leave What You Find
- 減低用火對環境的衝擊Minimize Use and Impact from Fires
- 尊重野生動植物Respect Wildlife
- 考量其他的使用者Be Considerate of Other Visitors
安全親山健走的正確姿勢
安全親山健走
親山健走,上坡、下坡、拾級而上,陡坡、緩坡、順勢而下,如果沒有注意,容易造成關節受到較大衝擊,而產生運動傷害。因此如何安全正確的從事親山健走,避免運動傷害很重要。
- 、登階:重心微微向前,膝蓋要保持輕鬆不鎖死。特別是有些人腿力不足,通常都會利用關節硬撐上去,反而增加磨損,造成慢性運動傷害。建議在平常可多利用室內樓梯練習,鍛鍊腿力,才能減少膝蓋負荷,避免受傷。或是利用手杖或樹枝作為輔助,協助腿部肌肉完成動作,減少對關節的壓力。
- 下坡、下階:則是重心微微向後,放慢速度,膝關節一樣要保持放鬆不鎖死。有許多人因為下坡順勢加快速度,以為比較輕鬆,其實反而讓關節承受更大的衝擊,更容易受到傷害。建議下坡不要衝刺,利用腿力保持隨時可煞車狀態。當然趁著這個時候,可以俯視遠望美麗的風景,不妨走一段便稍做休息再繼續。
- 健走時保持軀幹的姿勢,將身體中心線向上拉,運用核心肌群的力量,控制身體的穩定。這樣可以減輕關節的負擔,同時保護脊柱,也是非常重要的。
步行小技巧
「上坡」步行技巧
- 全腳掌著地,避免墊腳走路:每次上登提起腳步前,必須讓另一腳的整個腳掌著地後,才可進行往上登行的活動;如果墊起腳跟來走路,小腿肌肉會無法放鬆休息,造成容易有小腿肌肉易疲累,而發生抽筋的問題。
- 腳掌略呈外八,避免直線向前:坡度較陡時,可以採用前腳掌略開,呈外八字形態的方式前進,如此後腳小腿肌肉比較容易放鬆,也會比較好施力上登。
- 小步緩行,避免大步快登:上坡時應該配合坡度的陡峭程度,調整步伐的大小;當遇到愈陡峭的路段,應該以愈小的步伐前進,讓步伐的大小隨著坡度的斜率而調整。如果遇到陡坡時,採用大步快登的方式,只會讓大腿肌肉迅速疲勞。
- 單腳用力,避免雙腳用力:行走時每次只有一隻腳用力,另一隻腳則保持完全放鬆的狀態,就是所謂的「休息步」,如此剛好可以讓肌肉短暫休息;如果雙腳同時用力,只會讓體力與腳部肌肉的力量迅速感到疲憊。
- 均勻步速,避免走走停停:人體的肌肉在均勻收縮與放鬆的頻率下,可以發揮出最大的省油效率與效能;如果走走停停,已經熱身的肌肉不斷被冷卻,容易疲勞,身體的動力也無法更經濟及有效率的使用。
- 調勻呼吸:保持勻稱的呼吸,會讓身體氧量的補充更為充分,運動器官的使用更有效率,是久行不疲的重要因素。
- 上身正直,避免彎腰駝背:當我們在放鬆的狀況下,保持脊椎的合理曲度,身體維持與水平面近乎垂直的狀態,則胸腔可以保持不受到壓迫的最大空間,如此自然可以吸入更多的空氣。彎腰駝背會讓胸腔受到壓迫,呼吸也會難以保持順暢。
- 全身放鬆:各區域不當的肌肉使用,會造成身體的疲累;當在上坡時,除了專注於腳部肌肉的使用,此時也應該要注意,避免全身其他部位肌肉的不當使力,以免造成肌肉力量的過度浪費。
「下坡」步行技巧
- 前腳掌著地,避免腳跟著地:前腳掌足遮的部位,因為有著柔軟厚實的肉球組織,用來當作第一時間接觸地面,減緩身體重力下降衝擊力道的部位,配合曲膝來減緩衝擊的力道的狀況。
- 腳尖迂迴前進,避免直線下降:如果一直採取同一個方向下坡,因為方向不變,對腳趾的壓迫點也會保持不變,很容易就會產生腳趾不舒服的問題,如果我們能時時改變腳尖及下降的方向,就代表對腳趾及身體各部位的下坡衝擊點,也能隨時變化轉換,如此自然能避免衝擊力道集中於一處而受傷的問題。
- 小步輕移,避免大步跳下:下降時,配合腳步以小碎步的方式,採取輕巧快速的行進,不斷移動身體重心,由於腳步快,所以腳底接觸地面、承受衝擊力道的時間變短,承受的力道自然較輕微。
- 重心坐後腳,避免重心不穩:下坡時避免運動傷害的最重要訣竅,就是重心必須先穩穩坐於後腳,直到前腳腳掌足遮部位著地時,才可以將重心轉換到前腳;如果前腳還未著地,就急著將重心轉換,必然形成跳躍式的前進方式,前腳膝蓋將承受巨大的壓力,而且重心也不容易保持穩定。
- 重心降低:在下坡時,如果要保持身體平衡,就必須保持低重心的姿勢,身體重心穩定的最重要關鍵,就是人體重心的骨盆部位,要保持時時保持下降放鬆的感覺。
- 身體放鬆:下坡時如果不能將身體放鬆,除了身體各部位的肌肉,會造成不當用力外,也容易造成疲勞,而且,僵硬的身體、緊繃的肌肉也會造成重心也會上浮,走起路來自然東倒西歪。
- 腳步輕巧:下坡時腳步沉重,會有膝關節不適或疼痛的問題;相反地,腳步輕巧可減少膝關節不適的現象。
- 身略前傾:優良的下坡技巧,必須在身體放鬆的狀態下,保持身體略向前傾,讓身體重心的鉛錘線,落於前後腳形成的底盤中央,如此重心自然易於穩定,可以有效減少在濕滑山徑摔倒的狀況發生。
- 依照坡面的角度採取不同的姿勢:當面對陡峭的下坡時,如果採用面對下坡方向的姿勢下行,一但失足跌落時,會造成整個顏面及頭部向下翻滾,也會受到較重大的傷害;正確的方法,是依照坡面的角度採取不同的姿勢,坡面平緩時,可以採正面的下降方式;坡面較為陡峭時,則必須採取側面或面對坡面的下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