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採用google chrome瀏覽器瀏覽本網站  
 

 

貢德氏赤蛙飼養觀察

飼養時間:2014年10月~12月
飼養地點:六年丁班教室飼養箱
飼養人員:除斑偵蒐隊員

 

【飼養的環境】

先將自來水靜置幾天後,再分量加入取自於水溝中的水源。蝌蚪的食物包括水中的植物、撿拾後放入的落葉以及魚飼料。使用廢棄保麗龍箱來飼養捕捉到的蝌蚪, ,在箱中放入浮木、大萍和台灣萍蓬草等水生植物,讓變態時期的蝌蚪可以爬上水生植物的葉面或浮木上。

 

【觀察並記錄變態的過程】

【貢德氏赤蛙】
       捕抓的時間:103年10月31日,蝌蚪來源:湖東國小生態池。
       捕抓的時間:103年12月31日,蝌蚪來源:養蜂場旁的水缸。

圖1:12月31日從養蜂場旁的水缸捕撈蝌蚪
圖2:為貢德氏赤蛙蝌蚪布置新家。
圖3:量量看,誰的身長比較長?
圖4:近距離特寫,身體左側有一個噴水孔,稱之為「紅穴」,由於有些蝌蚪只在身體左側有一個噴水孔,因此蝌蚪變態時, 左前腳先由噴水孔伸出來,造成蝌蚪先長左前腳的假象。其實左、右前腳早已在皮膚內同時發育, 右前腳因為須要突破皮膚才能長出體外,表面上與左前腳的成長順序發生時差。(參考資料來源)
圖5:尾棕色有或深或淺的雲斑。
圖6:瞧!長出後腳囉!眼睛在兩側。
圖7:體灰綠色有細麻點。
圖8:蝌蚪型體較大,尾部扁平而長。
圖9:轉個身,找找看口部在哪裡?原來嘴巴吹泡泡了。
圖10:短而小的口器。
圖11:變態過程中,頭型和尾巴的變化,腳趾細長。
圖12:頭上有八字紋,中間有一小白點。
圖13:貢德氏赤蛙蝌蚪和澤蛙蝌蚪的頭型不同,貢德氏赤蛙蝌蚪的頭與身體比較橢圓,澤蛙蝌蚪則頭尖身體圓胖。
圖14:這隻貢德氏赤蛙的幼蛙身體背部淺褐色。
圖15:這隻貢德氏赤蛙的成蛙身體背部棕色。
圖16:貢德氏赤蛙的身體兩側各有一條明顯的背側褶。
圖17:沿背側褶有黑色線條及不規則的黑斑。
圖18:貢德氏赤蛙的上下唇皆白色。

圖19:貢德氏赤蛙的鼓膜大而明顯,周圍白色。

圖20:脫皮中,新皮換舊皮。會吃下含有養分的皮膚。脫皮時會吃下含有養分的皮膚。(小黑攝影)
圖21:貢德氏赤蛙是大型的蛙類,身體修長。後肢細長,全蹼,趾端鈍圓。背面有黑色橫帶,股部內側有黑色花斑。

圖22:水缸邊的一對佳偶!

圖23:老師教我們如何抓小蛙,牠才不會受傷,放生的時間也差不多了,小飼養箱的食物已經不夠牠們吃了,牠們必須自立更生到野地去繁衍下一代了。
圖24:放生。變態完成後,就要面臨更大的挑戰─危險的陸地生活。

以上資料參考來源:
楊懿如的青蛙學堂
http://www.froghome.idv.tw/html/class_1/rana_guentheri.html
台灣地區兩棲類物種描述資料
http://metadata.froghome.org/page.php?namecode=416165
脫皮圖片
http://blog.sina.com.tw/30839/article.php?entryid=300701
http://www.ellison.idv.tw/ellisonblog/article.asp?id=537
http://www.ellison.idv.tw/ellisonblog/article.asp?id=276
部分圖片感謝網友小黑提供 自然生活記趣

 

到頂端

 

關於本站 | 除斑偵蒐隊小組製作 | 授權說明 | 聯絡我們 | © 2015 彰化縣溪湖鎮溪湖國民小學

2015 台灣學校網界博覽會 最佳瀏覽環境:google chrome 1024x768以上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