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

  1949年〈民國38年〉來自大江南北的中國大陸人民隨著國民黨政權大批抵台群聚而居,據說當時為了避免228事件的後遺症,同時策畫使用由大陸運抵台灣的92萬兩黃金藉由薪資米糧散播全台,所以辦理集合式的「眷村」,由中央民代等人按職等之不同抽籤安排各種坪數等級不同的無產權宿舍。韓戰前後浙江大陳島全島居民追隨蔣介石抵台,手臂刺青「反共抗俄、殺朱拔毛」的韓戰義士投奔自由。這二批在當時被界定為「有情有義」的群體也被國民政府匆促興建的「義胞新村 」〈也稱為「大陳新村」〉安置,所以及中央民代,大致分為五大階層的眷屬宿舍散佈於台灣各地,台灣百姓則圍繞著眷村設立日用品交易集合市場,由「物易物」至「錢易物」,眷村政策的奧妙開始顯現。

  參雜著一種「幾年後我們就要回家鄉了」那樣的心境,使原本就有許多族群的台灣,又加入了更多不同的元素,這群懷抱著很快就要回家去的人,以最簡單的行李,匆匆忙忙移居來台,群居雜居在台灣的許多城鎮,由於他們的住所是簡單的以竹籬笆將居住地方圍起來,若有似無的與外界隔離;後來,我們稱竹籬笆內居住的民眾為眷民,居住的地方叫眷村

 

大陳義胞誌德碑

↑大陳義胞誌德碑。

以前移居來台的中國人民

↑以前移居來台的中國人民。

眷村情愫

 那些隨著政府撤退來台的老一輩軍人及軍眷,他們把自己的根徹底地拔起、重新移植在台灣這塊土地上…那是需要多大的勇氣和承擔多少的痛苦,沒有嚐過這種滋味的人,是不能體會的。

        國軍眷村文化的發展,在近代台灣社會歷史演變的過程中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那些用竹籬笆為建材圍成居住環境的眷村,散佈在全台各地,因而孕育出獨特的文化。這樣的眷村文化裡面參雜的一種「情愫」,一種對家鄉的思念,與對台灣的依賴及生根

       竹籬笆的眷村被高樓大廈取代,眷村文化也面臨凋零的危機,時代變異,老舊眷村在慢慢消失不見,而當時的第一代眷民也逐漸凋零,第二、三代則因眷村改建等的種種因素 慢慢搬離眷村,當年眷村活絡喧囂的景象已不復見。隨著都市文明潮流的演進,眷村文化在時代脈動中逐漸被淹沒,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要保存一個時代特有的文化,必須多方面的努力經營,這並非是件容易的事,但絕對是件極重要的事。我們相當期待在推動眷村改建政策時,同時能重視眷村文化的保留,以作為歷史的見證。

資料來源:

  1. 台灣文化研究議題
  2. 永遠的地標:眷村物語,作者:風信子,百巨出版社。
     

圖片來源:

  1. 碑碣與旌功頌德
  2. 饅頭的部落格--婚禮紀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