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春的歷史

恆春古地名:恆春古地名有「Longkiauw」、「娘嬌」、「郎嬌」、「瑯嶠」等 ,第一種說法,當年恆春半島的自然生態環境不謀而合;恆春一帶原來遍地野生的「蝴蝶蘭」。 第二種說法,則從歷史上「瑯嶠族」的風俗習慣、文化人情不同於後來的排灣族,又從語言學的角度立論,主張「瑯嶠=琉球」(依閩南語音),「瑯嶠族」(=琉球人)曾經自沖繩漂流過海,來到恆春半島, 以上幾種來源說法,透露了恆春地區古來多采多姿的自然人文景觀。

 

恆春地名的誕生:至於「恆春」地名的出現,在清同治13年(1874牡丹社事件結束後,沈葆楨於十二月二十三日,上奏請於琅嶠築城時,以「琅嶠」當地「時已殘冬,麥穗、秧針黃綠相間,則內地四月間景象也」,故而命名為「恆春」的。從此,郎嬌(瑯嶠)地名逐漸被「恆春」二字取代, 從台灣本身的發展而言,恆春鎮在台灣的最南端,從考古資料證明自從舊石器時代末期以來就有人類活動,許多新石器文化遺址活動之頻繁,這些原住民大致上是後來文獻所載活動於恆春半島上的阿美族、排灣族與西拉雅平埔族的祖先,這些族群生活是以台南為政治中心,但是由於台南以北的台灣西部平原遠比恆春半島適 合農業的開發。

 

恆春城的地理風水恆春建城的主要原因在於國防。恆春地形上屬於中央山脈之尾閭,巍巍山勢一下恆春,高度僅約五、六百公尺;山巒層層跌落至三台山前,豁然開朗,收勢為平台,次高的龍鑾山、虎頭山居左右為護衛。西屏山,如一字平案,使水流曲折又可藏風,所以才會選此地為縣址。
恆春古城於清光緒元年(西元一八七五年)選定城址後,委由各縣仕紳建造,於光緒五年七月十五日峻工。城周長880丈,有東西南北四門,但因居住環境改變,城牆多已破壞,只留四個城門還屬於完整。而位於西門的福德路,是恆春著名的檳榔街,已有百餘年的歷史;吃檳榔是恆春人的風俗習慣,它不僅是恆春人的口香糖,也是婚禮、宴客、祭祀等場合所使用的上品(但現在吃多會對口腔和身體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