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位置>追本塑源(網站首頁)>飲水織源(織造原料)>分解的方式

 
 
追本塑源 見微織著 飲水織源 織無不盡
鑑往織來 織易行難 織成一團 相關織源
 
     
 
塑膠的結構 塑膠的特性 塑膠的分類 分解的方式 回收的流程 回收的用途
 
 

分解的方式

 
 

由於塑膠類是大型的聚合物分子,並且當中也可能添加許多化學物質,若是用火焚燒,則會因化學作用,產生許多有毒物質。但是若不進行資源回收,則可能的處理方式有兩種:

第一種:紫外線輻射

要使一種垃圾減量,最重要的就是使之分解成更小的分子。經過紫外線照射,可加速塑膠這種大型聚合物的分解速度,使它變成小碎片。

第二種:生物降解

經由紫外線輻射的方式,使塑膠分解成小碎片後,藉由土壤和空氣中的微量水分,及微生物的運作,就會比較容易進行分解。所謂降解,就是使原本聯繫在一起的分子鍊斷裂,進而改變聚合物的結構。

↑鈺捷整理的塑膠分解。

然而,並不是每一種塑膠都可以被生物分解,即使勉強可以進行降解,也需要花費相當長的時間。目前市面上可見的新一類塑膠,稱為PLA,在台灣又被稱為綠色塑膠,這是可被生物降解的一類塑膠,只要有適當的濕度、氧氣適合微生物生存,就進行降解作用。

生物可分解塑膠的組成成分主要有澱粉聚乳酸纖維蛋白質三種。最常使用的則是聚乳酸,包含防水薄膜、防水衣料、手術縫合線等等皆使用了這類塑膠。然而,這類塑膠雖有部分塑膠的特性,在成份上卻與傳統塑膠不同,因此也缺乏傳統塑膠的可塑性及發展性,在用途上有許多侷限,可用的範圍不夠廣泛、多元。

↑「PLA」的標誌。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因此,我們現在認知中的塑膠,還是塑膠類產品中使用最廣泛的類型。

面對只會增加,卻難以減少的塑膠類垃圾,似乎到目前為止,仍舊只有資源回收再利用,才是最好的處理塑膠類垃圾的方式。

(以上塑膠分類資料來源:整理自《維基百科》網站內容後改寫而成。)

 
     
  參考資料:維基百科  
     
 

回飲水織源

 
 

回網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