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高中台灣國際青年志工社
回首頁話說從頭青年會議前進非洲採訪記錄志工活動製作團隊


採訪對象
青年會議
史國志工
幕後花絮

 

回專題簡報

目前位置:採訪記錄 > 青年會議

※為了讓網站的內容可以用更有組織的方式來呈現,部份採訪內容已重新整理,放到國際青年會議的相關網頁中。

一、為什麼會想要參加國際高中青年領袖會議?

學長一:新生訓練的時候,聽呂主任介紹國際青年領袖會議,引起了我的興趣,因為在彰化地區很少有這種參與國際活動的機會,所以我想把握這個機會拓展自己的視野,看看這個世界不一樣的地方。

學長二:我在社團辦的說明會上,看到之前國際青年領袖會議行腳募款的活動影片,被深深地打動,促使我決定參加這個活動。

學長三:我是有學長跟我推薦這個活動,被學長的介紹吸引進來的。


三位學長給我們感覺就像鄰居的大哥哥一樣和善,化解了我們採訪時的緊張

二、要參加國際高中青年領袖會議的學生,必須通過甄選,請問甄選的條件為何?

國際青年會議的工作團隊有分成好幾個組,每個組別的甄選重點都不一樣,每年的甄選方式也有不同,例如:導覽組,可能是給他們一篇稿子,看他們能不能直接講出來,主要看同學口說方面的能力;晚會組,可能當場給一個主題,馬上讓他們討論表演出來;機動組,可能會做一個小測試,旁邊放一台收音機,請他們在十秒內啟動它,看他們的臨場反應;事務組主要的工作是校稿,所以會給他們看一篇稿子,看他們能不能找出那邊有錯誤;攝影組、美術組則是分別由彰化高中攝影社和美術社來幫忙甄選。

除了針對各組所需要的能力有不同的甄選題目以外,有一個必備的,就是要有跟人溝通的能力,另外還有一個重點,就是要有熱誠。通過甄選的名單並不是一兩次就決定了,我印象滿深刻的是:國際青年會議一開始甄選的時候,人多到快擠爆整個圖書館,到後來隨著第二次、第三次集合,人越來越少,有些人第一次來可能是為了好玩、好奇,但是參加這個活動,需要有點耐心,要付出很多時間和心力,所以我們會透過幾次的甄選,讓那些不適合的人知難而退,留下真正有熱誠的人。真正有心參加這個活動才是最重要的!

三、會不會影響課業?如何兼顧?

學長一:我覺得課業跟社團是兩回事,最重要的是看你能不能「把握時間,充分利用」。假設我們今天一回家,可能先看個卡通,然後吃個飯,花了一個小時,之後再讀書,那我們就可以把吃飯時間縮到半個小時,用剩下的半個小時去忙社團的事情,對課業影響就不大。

學長二:我覺得忙社團跟課業之間,衝突多多少少都有,就看自己怎麼取捨。時間的安排很重要,像我原本讀書以外的時間,大部份是玩電腦,只要把玩電腦的時間拿來忙社團就綽綽有餘了!

四、你們的英文溝通能力很強,請問你們如何培養英文口語能力?

學長一:
在活動之前會先模擬一下外國學生可能會問你什麼問題,譬如說:我們準備珍珠奶茶給他們喝,他們可能就會問:裡面黑黑的東西是什麼?我就對著鏡子,自己模擬,用英文自問自答,有了這些練習,當你遇到外國人時,就不會那麼緊張,應對進退會比較流利。

學長二:
因為我念的國中比較鄉下,英文發音很不標準,所以就找市面上的英文雜誌:LiveABC、空中美語、空中英語等,裡面都有附CD,我把CD裡的資料抓到mp3隨身聽,因為每天坐校車的時間很長,搭校車的時候就拿出來聽。還有要加強自己的課外閱讀,例如找TIME雜誌來看,多看一些專題討論或是時事專欄的文章,可以提升自己英文的閱讀理解力。

其實外國學生平易近人,只要夠活潑、有熱情、敢開口講,就算是菜英文也沒關係,因為友誼是無國界的,只要有顆真誠的心,自然就能感受到彼此善意的情感。

五、跟外國學生溝通困難時,會如何解決?

溝通困難有兩種情形,第一種是他英文講得太快、太含糊,加上我們一緊張,就聽不懂,另一種是對方的英文不太好,也會聽不懂,這兩種情形都只有一個解決的方法,就是比手畫腳。還有,之前有遇到日本學生的英文比較難理解,剛好有同學會日文,就請他幫忙翻譯一下。


哲維學長與羿櫳學長幽默風趣的談話,讓整個採訪過程毫無
冷場,學長回答的內容誠懇而富有深意,讓我們收穫很多。

六、活動中,最讓你難忘的事情是什麼?

學長一:因為參加國際青年會議,有太多體驗是我們人生的第一次,第一次跟外國學生互動,第一次用英文介紹自己的學校,還加上生動的表演,第一次去街頭募款,每個瞬間都讓我很難忘!

學長二:會議前的準備工作,有一天晚上,我們找不到地方練習,就在操場旁邊的街道上,那邊剛好有一盞學校的路燈,就在那邊做採排,這是讓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

七、擔任社團的幹部責任重大,又有課業的壓力,是否曾徬徨過?該如何度過?

通常都是當社團工作進行不順利,成績又逢低谷的時候。這時我會回想當時的初衷,並且讓自己定下心來,把問題一個一個列表,像是社團那些工作還沒做好,課業那些章節還沒有讀,把現在遇到的每個問題都寫下來,然後把表放在桌上,時刻提醒自己,還有會給自己信心說:我一定可以完成這些東西!很快就會發現:那些問題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難,問題很快就一個一個被刪掉、解決。

八、會不會鼓勵學弟妹參與下次活動?為什麼?

會啊!這是一定的。但是我希望他們參加活動時可以有創造性,做事情的時候,可以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一味地聽從學長的指示。尤其是當學長提意見時,希望他們能質疑、會反駁,提出不同意見來討論,這樣才能真正的成長。

九、「Walk for Water」徒步募款活動,行前要做什麼準備?

高一的時候,學長都幫我們打點好了,我們只需要聽學長的指示做,那時候,學長有特別叮嚀我們:行腳活動要注意的第一件事不是募到錢,是要注意外國學生的安全,因為我們是走在大馬路上,台灣對他們來說又很陌生,所以最重要的是保護外國學生,再來才是如何開口跟民眾募款,遊說店家跟路人來捐錢。

出發前,我們有先練習喊口號,要喊得鏗鏘有力,不能拖長音,還要練習舉布條,為了要把布條拉直,繩子要怎麼綁,中間要站幾個人,都有嚴格的規定。

到高二時,我才真正體會行腳前的準備工作真的很不簡單!首先要把全部的學生做適當的編組,讓隊伍可以走得順暢,像今年我們是編成八個組別,把外國學生、彰中學生,還有今年加入我們的家齊女中、台中女中學生平均分配到各組;接著行腳的過程中,要穿著螢光背心、拿著螢光指揮棒、帶著無線電,站在隊伍的最外側,負責交通管控,把八個隊伍串連起來,過紅綠燈的時候要擋車、擋人,維護隊伍的安全。

行腳的前一天晚上,我們剛舉行文化晚會,忙完場地復原,已經十一點多,我們一群人就坐計程車去隊員家,然後開始工作,等弄好隔一天的準備工作,天色已經亮了,我們又搭計程車回學校集合,準備開始行腳。今年行腳活動那三天我們只睡了5個小時,現在回想起來,都不知道自己那時候怎麼做到的。

十、2011年「Walk for Water」徒步募款走了100公里,行前有先鍛鍊體力嗎?當時走起來會不會很累?

學長一:徒步募款活動不是像跑馬拉松一樣,所以不需要特別鍛鍊,而且在參加活動的當下覺得很開心、很亢奮,因為可以幫助別人,還可以跟外國學生交流,根本就忘了辛勞,但是活動一結束,我一睡就睡12個小時。

學長二:其實募款活動不只有走路,每天晚上都要開檢討會-檢討今天有什麼過失,還要討論、準備隔天的行程,所以每天都經常凌晨一二點才睡。我平常是九點半就上床就寢,所以累是會累,但是因為很開心,所以就會把累都忘掉。


羿櫳學長侃侃而談行腳募款時的難忘經驗

十一、「Walk for Water」行腳募款的過程中,有沒有發生什麼有趣或特別感動的事?

記得2011年,行腳活動走到台一線,一位貨車司機開車經過與我們熱情的打招呼,但是過沒多久,他又折返,原來只為了捐一千元給我們,實在揪感心。還有最後一天,我們在新港朝天宮的廟前召開國際青年會議,廟旁的水果攤,看我們很辛苦,不僅熱情贊助水果,水果多到我們吃不完,還捐錢給我們。這些人其實都不富有,但是他們卻毫不吝惜付出自己的愛心,一捐就是一千元、幾百元,讓我們非常感動!

十二、請問呂主任在國際青年會議中所扮演的角色。

學長一:
主任是國際青年會議的創辦人,當初是主任寫信跟施振榮先生募款,才能有經費每年舉辦這個活動,主任也是整個活動的企劃人,像是在規劃活動路線時,主任通常打個電話很懇切的跟別人談過以後,就可以得到企業或其他學校的支持,讓我們去那裡參訪。他為學生創辦了這個國際平台,做了許多事情,大家都打心底敬佩他。

企劃完成之後,接下來會議的籌備工作,主任會完全放手讓我們去做,讓我們自己學習如何去承擔責任,達成任務,最前面幾屆聽說主任會帶著學長們做活動,現在主任雖然不參與指導的工作,但是有學長姐組成的顧問團會回來傳承他們的經驗,特別是做事的態度,還有一些我們沒有注意到的細節,所以許多國際青年會議的處事精神,會一代一代傳承下來。

學長二:
主任做事很有智慧,像我們2011年行腳到鎮南宮,因為需要拍照,要跟大甲媽祖拜拜,主任考量到基督教是不拿香的,所以以鞠躬的方式代替,這樣就不會觸犯到西方宗教的禁忌。

在辦活動的時候,主任都是以學生為主,像有記者來拍照的時候,他都要我們學生上去拍就好了,只是記者常會請求主任也一起拍,所以他就站在最旁邊。我覺得他是一位令人尊敬的教育家。

十三、最大的收穫或感想是什麼?

學長一:
最大的收穫是學習到做事的態度。甄選完後的第一次集合,我們最先訓練的是基本的站姿、坐姿以及禮貌,每個組員到後來都自然而然養成了坐直、站挺以及問好的習慣;籌備工作期間,嚴格要求紀律與守時;還有一些你們看不到的:會議前,機動組要把活動的兩個主要場地-圖書館、雨賢館打掃得一塵不染,從刷廁所、掃樓梯、拖地板、擦電梯等,每個細節都不放過。國際青年會議之所以能夠成功,是許多人努力在自己的崗位上認真付出,盡心盡力只為了追求「完美」,每一個人都是功不可沒的角色。

很奇妙的是:當初大家進來國際青年會議的心態五花八門,有人是想要認識外國朋友,有人是為了好玩,有人是想要幫助非洲朋友,有人是想跟外國人說英文等等,但是加入這個團隊以後,在日復一日的集合、討論、忙碌工作中,各組的組員凝聚出向心力,大家共同的目標就是要把這個國際活動辦成功,那種團隊合作的力量給了我很深的感動!


站姿、坐姿、服裝儀容是進入國際青年志工社的第一道訓練

學長二:
我感受最深的不是會議期間,而是會議前每天被操到精神崩潰,不知有沒有車可以回家的日子,因為這樣的訓練,我們有了最珍貴的一起奮鬥、一起共患難的夥伴,那份友誼是我覺得最無價的收穫。

還有國際青年志工社薪火相傳的精神,顧問團的學長姐們總是不計回報的付出,尤其高三的學長姐,在距離大學學測只剩二個多月的最後衝刺階段,仍願意抽空回來指導我們的缺失,他們的一字一句都發自內心,希望我們能把這個活動辦得更好,真的很感謝他們!

還有跟外國學生的互動,從一開始陌生的問候,到離別時的相擁而泣,真誠的心使我們跨越了國界,建立深厚的情誼,即使會議已經結束,但我們仍時常透過網路保持聯絡,互相關心彼此的近況。

學長三:
我覺得最大的收穫是勇氣!在國際青年會議的籌備階段跟會議期間,我體驗到了很多人生的第一次,也學到很多寶貴的經驗,許多工作是我以前不曾做過、也不敢去做的,但在壓力下,只能咬牙強迫自己去完成,在實際嘗試後才發現,事情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讓我真正體會到「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以前我也許會想:「我怎麼可能做得到?」現在我會說:「原來我也做得到!」

真的很感謝呂主任跟胡老師提供這個舞台給我們,讓我蛻變與成長,還可以跟許多外國學生交流,了解各國的志工文化,拓展我們的世界觀,而不再只是把視野侷限在台灣這片土地上。


※本網站內容皆為實地採訪或直接提供自『彰化高中台灣國際青年志工社』,請尊重著作權之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