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訪問書法名家

時  間:2012.12.12(三)下午2∼4點

訪問對象:吳肇勳書法家

訪問主題:書法藝術於生活中的應用

 

  為了使同學了解書法藝術在於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應用以及更深入認識春聯的相關知識,我們特別安排訪問吳肇勳書法家。吳肇勳老師字「敦本」、號「玩毫散人」,師承伯父吳東河、吳東源書法名家,家學淵源深厚。因此吳老師自幼即在父親吳東城先生督導下習書寫字,小學時復受陳貴榮先生啟蒙,奠定了扎實的書法基礎,曾獲選磺溪美展、中部美展、全省美展等多項殊榮,並在國父紀念館等機構舉辦個展,屢獲好評。吳老師歷任彰化縣鹿江詩書畫學會理事長、半缸書會會長等職,推動藝文發展不遺餘力。

 

  吳老師安排我們到他的書法工作室「敦本草堂」接受訪問,並巨細靡遺地回答我們所準備的問題,可以感受到吳老師大師級的藝術氣息與人文涵養,真是不虛此行。訪問結束前還當場書寫我們的研究主題「行雲流水」、我們的隊名「舞文弄墨」,還有給同學的勉勵「敦品勵學」幾個作品,讓我們如獲至寶。以下是我們的訪問整理:

 

 問題一:請問書法在生活上的應用有哪些?

 

  「書法」應該具備兩個條件:第一它要有漢字的內容,第二要用筆墨來書寫完成,假如只有漢字,不是用毛筆寫出來的,那我們只能說那是一個文字。如果我們用毛筆畫一個圓圈,或畫一個三角形,那我們只有筆墨,但是沒有文字,所以也不能稱之為書法。書法累積了我們歷代老祖宗的智慧,漸漸的形成了一個藝術方面的走向,這個古老的東西除了可以傳遞內容之外,還可以欣賞。就好像我們寫書法不是只有在告訴我們什麼內容而已,是為傳遞的內容而寫,要傳遞內容的話,用打字也可以。就好像說我們喝茶,不是只有解渴而已,還有很多精神方面的東西。我們簡單的可以從食、衣、住、行、育、樂,甚至到宗教的部份,我們多少會看到書法的存在。

1.「飲食」的部份:

  我們泡一壺茶,如果我們在這個茶壺上寫上一些有關於「茶」的詞句內容,那就多了一個精神內涵、文化內涵。像茶葉的紙盒,或者是一個食品的包裝盒裡面,如「玉珍齋」的食品包裝裡面,也可以用書法字來呈現它的內容,另外還有酒類。有用書法字以後,它可以特別凸顯出來他是什麼東西,讓看的人增加他的印象,這就是書法的功能。

2.「衣服」的部份:

  例如我們到故宮看展覽的時候,可以看到很多的圍巾和手飾品,上面都有歷代臨家真品的複製,形成一個新的文創商品。

3.「住」的部份:

  很多的宮殿上面都會有名言或是詩詞。例如臺北故宮在整建的時候,他透過做一個玻璃的彩光天窗,用了懷素的自敘帖,把字放大,呈現在屋頂上面,形成了一個新的空間的美感。另外像古代的文人文化裡面,傢俱的擺設,都呈現在「住」的部份。

4.「行」的部份:

  例如廣東的白雲機場,或是車站等地標的名字也都是用書法來呈現。

5.「教育文化」方面:

  有很多書籍的封面也是用書法字來呈現,會比較明顯。

6.「戲曲」方面:

  可以用書法字來做它的字幕。例如有些海報也是用書法字來呈現。

7.「景觀」方面:

  例如「泰山金剛經」,在大的石頭上面,書寫這麼大的字。

8.「宗教」方面:

  鹿港的廟宇最多,常常可以看到很多的牌匾、對聯或是石碑,這些都是用書法字呈現。

 

 

 問題二:請問一副好的春聯需要具備哪些特點和條件?

 

  可分為三大部分來說明:

第一部分─『筆法功力』:

  簡單講的話就是字好不好看,而字好不好看包含了線條、結構、力道和勁道。

1.在「線條」的部份:

  會有粗細、輕重、大小、強弱、剛柔和快慢。問題就出在於毛筆的提按,按了以後,筆畫會重一點,因為接觸面和阻力比較大,所以速度慢;提的話會輕一點,因為接觸面和阻力比較小,所以運筆可以快一點。在提按之間會產生對比的效果和線條無窮的變化。

2.在「結構」的部份:

  從古人去臨帖、去學習,臨帖之後,一定要再衍生出自己新的面貌,這樣別人看的話,如果把名字遮住,才能辨識出這是誰的作品。像鹿港有很多有名的書法家,他們的字體就是有他個人的面貌。就像在聽歌一樣,一聽就知道是哪一位歌手的歌,他有他的辨識度在,書法也是同樣這個道理,我們不是要做古人的影印機。

3.在「力道」和「勁道」的部份:

  就是要賦予作品有生命感,不同的內容,書寫的時候,那種情境賦予它的生命是不一樣的。

第二部份─『整體畫面的協調性』:

  寫春聯當然要配合房屋要貼的位置大小,去裁紙張,以量身製作的方式,這樣寫出來才會好看。而字的大小和紙張的感覺,假如是用紅色的宣紙書寫的話,質感比較好,如果是用機器做的紙,效果就比較差。

  另外還有『墨色變化』:在書寫的過程中,畫面的協調性要配合書寫的感覺,去營造一個墨色的變化。

第三部份─『文字的內容』:

  寫一副春聯最重要的是它的文字內容,春聯的內容要有下列幾項特色:

1.一新耳目:讓人看了想再看,甚至想把它背起來。

2.感動人家:讓人覺得你寫的句子實在太好了。

3.符合自己的屬性:就是要符合在地屬性的東西,或者是符合自己的職業、自己的行業,或是符合當時的心境。

  所以一副春聯的「肉體」部份就是『筆法功力』和『整體畫面的協調性』,而『文字內容』是最重要的,是它的「靈魂」。

 

 問題三:請問老師有沒有寫過特別的春聯?

 

  鹿港鎮公所每年都會在大門貼上大的春聯,現在在一般的政府機構或行政機關上,比較少貼春聯,表示鹿港鎮長也是非常重視在地的文化,所以鎮公所每年都更換新的句子。今年配合龍年的燈會,賦予龍的意象,去寫它的內容。

  還有鹿港老街那邊的公會堂,現在作為藝文館,是在民國17年建造的。當時有一副對聯,因為年久,所以下聯就不見了。我今年七月份在那邊展覽,我得知這個訊息以後,就特地再補個下聯。原本的上聯是
「公論洽輿情,到此地懸書觀象,勸善立旌,聯合官民同讌集」,我就再創作出下聯
「會文多鳳采,看今朝樂事賞心,開新融古,滋培藝道展光華」
,以彰顯這公會堂現在作為藝文展覽與表演活動的功能與影響。

  

 

 問題四:請問對聯有哪些種類?
 

  我們就種類的話,我們就好像我們的球類,球類有分籃球、足球、網球、棒球、排球,有很多種類,它有不同的用途、規則。那我們對聯的種類,我們可以分為過年節氣的部分、祝壽類的、喜親類(祝賀類),再來就是哀輓類的,有人要弔喪,往生過世了,我們要緬懷以前的那種交誼,再來我們還有寺廟類的。比較大的分類就分這幾種。

 

 問題五:請問上下聯要怎麼分辨呢?

 

  春聯有分平起式和仄起式,但上聯的倒數第一個字都是仄音,所以我們讀到這個仄音百分之九十都是上聯,只有非常少數例外。

  怎麼來區分平仄呢?用注音的一聲、二聲、三聲、四聲來區分。一聲、二聲大多都是平音,三聲、四聲大部分都是仄音,但是在一聲、二聲里有少部分的仄音。

  還有一個區分的方法,上聯式一個起程,下聯是一個轉合,開始要敘述一個東西了,所以下聯的部分,雖然他是下聯但他的意境更加深遠。

 

 問題六:請問印刷的春聯和手寫春聯有甚麼不同呢?

 

  印刷春聯的優點,他是快速且大量而且便宜,他色彩較豐富,但是他有優點也會有缺點,他的缺點是規格一樣、部分位置無法大小不同,無法達成每個人的需要、嗜好,會缺乏文人的味道。手寫春聯當然也有缺點比較費時,好處是我們可以寫自己想的內容,會像有生命一樣,符合住家的需求,他的大小、種類都可以自己來寫,這些就是印刷的春聯和手寫春聯的不同。

 

 問題七:請問春聯的用紙有哪些?
 

  有蠟光紙、紅色宣紙、棉紙,還有一種金色一點一點的叫做金宣紙。

 

 問題八:請問春聯在我們生活中的意義有哪些?

 

  春聯貼在我們的大門口,親友到訪到了家門口第一印象都是春聯,可以顯示主人家的素養。而春聯所展示的詞句與內涵,也可以隨時提醒我們的家人,所以春聯對我們來說很重要。鹿港人都很重視春聯,如果下雨春聯掉了,他們都還會買新的春聯再貼上。春聯還有什麼意義呢?如果一個房屋貼上春聯會比較有生氣蓬勃的感覺,如果沒有人住的空屋,他都沒貼春聯或春聯很破舊,那種氣氛整個都不一樣,我們貼了紅紅的春聯會很有新年的氣氛。

 

 問題九:請問春聯還有哪些其他用途呢?

 

  春聯的用途有自己家的門面或點綴房子,可以呈現文化內涵。如果一間寺廟,可以由春聯的內容可以知道他祭拜的是哪個主神,或廟宇的特色,或可知道店家是經營什麼的。

 

 問題十:請問老師參與書法大道(中山路書法招牌)的感想?

 

  每個地方都要有一個特色,鹿港就在台灣的中部,跟大陸接觸的比較早,先民渡海來台,把中原與閩南文化傳來,有很多的貿易商,從大陸請了老師過來,來教育他們的子弟,提升生活水準,所以鹿港就有這些文化,比其他地方保存的比較好。

  現在可以看到假日有很多遊客來鹿港,除了欣賞古蹟之外,也希望有一些精神內涵的東西,剛好鹿港學習書法的人比較多,品質也比其它地方好,春聯的銷售量是最多的,手寫春聯的量也是最多的,質感優於其他地方。書法大道就是將書法的元素運用在招牌上,是由前幾任的縣長翁金珠女士鼓勵、催生的,透過帝寶公司協助,總共做了三期,第一期的部份,是由鹿港文教基金會承辦的,第二期的部份,是由彰化縣鹿江詩書畫協會承辦的,第三期的部份,是由崇晉書道學會承辦的,將書法的元素帶到招牌上,用書法的元素來寫的話,讓人容易把招牌上的字整體記錄到腦海裡,跟印刷的字體不一樣,那種印象比較不會那麼深刻,可以提升在地特有的文化。

 

 問題十一:請問如何欣賞書法藝術?

 

1.以時代來說:象形文字、甲骨文、金文、鐘鼎文、隸書……等,不同時代有不同特色的字。

2.以人來說:不同的書法家有不同的書體、不同的風貌,有辨識的功能,有不同的效果。

3.內容的形式:對聯、字屏、條幅、小品、斗方

  以懸掛在此的四幅字屏為例,內容在書寫我們鹿港的春夏秋冬。

春天:施文炳老師的春遊鹿港,用楷書來書寫;

夏天:黃全忠先生的鹿渚消夏,用行草書呈現;

秋天:黃天賜先生的鹿江秋望,用隸書來書寫;

冬天:施愚先生的古巷冬晴,用篆書來書寫;

春夏秋冬用不同字體書寫,讓它整個畫面是有變化的。

 

  書寫的內容要挑過,能夠先感動自己的才能感動別人。例如這件小品:

有補於天地曰功

有關於世教曰名

有學問曰富

有廉恥曰貴

是謂功名富貴

 

  要把古人好的句子傳遞給大家來看,是我們寫書法的人最重要的職責。

  每件作品的好壞有不同的層級,透過每一次的欣賞,提升自己鑑識的能力。

 

 問題十二:請問老師形成個人特色的歷程

 

  要如何形成個人特色,簡單的講就是:「不斷的吸收,不斷的學習」。像一般剛開始時,先練楷書,一段時間後,不同階段,需要多練一些行草書的東西,或是不同味道的楷書,統合的去練,透過學習吸收後,慢慢融合成自己的面貌,這是一種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效果。我們在臨帖時,要無我,忠於原帖;但在寫作品時,要把帖忘掉,要有我,要成為自己的面貌,隨著當時的感覺去寫。

  最後僅以最近我在台北國父紀念館的展覽主題「書映心境」來回答這個問題,在這件作品上我提了一首詩:

1.初衷不改更勤誠:寫了幾十年書法,對於書法的愛好不改初衷,而且更加勤勞,因為知道自己還有很多沒學,對於書法領域的奧妙,更加虔誠。

2.隨境隨心寫我情:隨著當時的情境、心境,寫出我的感情出來。

3.古質今妍分樸美:寫古文字有樸拙的美,寫現在比較新的線條,能符合大家的喜愛,但是有不同美感的存在,要去融合它。

4.涵和巧拙熟還生:透過不斷的練習,雖然已經很熟練了,但是要保有它最初的感覺,賦予那個字生命,讓字活起來。

  就是像這樣透過不斷的滲透和包容,來成為自己的面貌。

 

 當場書寫作品
 

 

  同學訪問心得(連結至研究進度之心得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