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房四寶 文字的書寫必須方便,才能通行於世而發揮效用。中國古代,由於書寫的工具不很方便,所以在字形上,只是由單調的線條所組成。直到秦漢以後,受惠於書寫工具的發明,文字的字形及筆畫才變得更有變化,也因此更創造了書法藝術。所以自古以來文字的書法,就與書寫工具即我們現在所稱的「文房四寶」,筆、墨、紙、硯,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
|
文房四寶當中最重要的就是「毛筆」,沒有毛筆就沒有中國書法。「毛筆」相傳是秦代的將軍蒙恬所發明,但是,從近世出土的文物來看,戰國時代就已經有了毛筆,日本奈良也號稱藏有世界最古老的毛筆,可見毛筆是經過相當長時間的研究而發展出來的。 毛筆顧名思義,是用毫毛製成,其構造是由筆管和筆毫所組成。筆毫主要可分成三大類:軟毫、硬毫、兼毫。 1.軟毫筆:多用羊毛製成,雞毫也很軟,但比較少見,唐朝時的軟毫筆則常用兔毛。羊毛價格便宜,可做長鋒筆,軟毫吸水性強,可以寫較大的字,而且筆性柔軟,適合寫篆字、隸書,甚至是行草,如果能善加執運,是十分有趣的。 2.硬毫筆:是用山兔毛、黃鼠狼毛、山馬毛、山貓毛、紫色兔毛所製,價格比較昂貴,但硬毫在粗細控制上比較容易,寫來健挺,宜做長筆畫,可是筆畫鋒芒太露,不如羊毫含蓄。 |
|
筆有不同的筆性,所以選擇毛筆時,要注意是否真正合用。寫硬挺的字,要用硬毫筆。寫圓渾的字要用軟毫筆,一般練習,則只要用兼毫筆就可以。好筆應具備「尖、圓、齊、健」四個條件: 1.「尖」是筆尖筆毫要能聚合,鋒狀尖銳。 2.「圓」是指筆毫聚攏在一起時能夠圓滿豐潤、周身顯得飽滿,筆身無凹凸、不扁不瘦。 3.「齊」是指筆毫尖端發開後,把端部擠扁,見到內外毫的長短一樣、十分整齊。 4.「健」是指毫毛每根都垂直、開發收攏都不會變形,自然勁健有力了。 如何保護毛筆? 1.啟用新筆,首先需要開筆。將買回來的筆以溫水泡開,而且浸水時間不可太久,直到筆鋒全開就可以了。 2.潤筆是寫字前的必要工作,先用清水將筆毫浸濕,然後提起,也不可久浸,以免筆根之膠化開。之後將筆垂直懸掛起,直至筆鋒還原韌性為止。 3.之後才可開始寫字。為求均勻,而且使墨汁能滲進筆毫,須將清水先吸乾, 讓筆在吸水紙上輕拖,直至乾為止,並非完全乾燥,只要去水以容墨即可。 4.書寫之後則需立即洗筆,尤其是筆管與筆毛相接的部分,不能讓殘餘的留下。洗筆如果要在水龍頭下洗時,要順著水流。 5.洗乾淨後將筆擠乾,垂直懸掛起。需注意置於陰涼處陰乾,不可曝於陽光下。
|
|
(二)墨 毛筆得蘸上墨才能寫字。漢代製墨的主要原料是松煙,到晉代則是以煙和膠配合。傳統製墨的原料,是取自燃燒的松枝或是柏油的煙,越是上層的煙,質地就越輕越細。煙和牛骨熬鍊而成的膠加以混合,經過捶打、揉捏、配上香料,放進模型固定。必須完全乾燥之後,才能使用。 墨的種類: 1.油煙墨:是用桐油、麻油、豬油合成,伴香料、膠料和麝香,做出來很香而且很好寫,寫起來又黑又亮。 2.松煙墨:是用松樹枝燒成煙,伴膠料、香料,寫起來比較不亮麗。好的墨寫起來不會澀澀的,很順手。
|
|
如何選墨? 1.質細:墨首重質地細緻,就是製煤時所得煤灰粗細得中,無白灰夾雜其間,膠即可均勻,兩者完全融合,所以質地精純,上硯自然無聲。 2.膠輕:含膠不宜過重,過重則黏性多而滯筆,過輕又質地而無光彩。膠過輕或太重皆不好,如果墨雖濃而不黏稠,又容易施筆,就是好的了。 3.質堅:墨之質地堅硬,浸水不易化。如果在製墨的膠與煤比例論當,擣的次數也足以使之充分融合到不可分離的程度,質地自然細而堅硬了。 如何用墨? 1.以清水逐漸加入:研墨需加清水,最先不宜過多,以免將墨浸軟,或墨汁四濺。 2.墨正:墨若不正偏斜,既不雅觀,磨出的墨也不均勻。 3.力勻而急緩適中:磨墨時用力過輕過重,太急太緩,墨汁皆必粗而不勻。磨墨時至少要磨200下,而且要保持同一個方向,不然會傷到墨條,磨起來的墨質地沒有那麼細。磨墨的好處就是可以把心靜下來,寫書法時才有專注力。 4.濃度適中:如果墨汁含水過多,筆一下到紙上便迅速擴散。 5.隨磨隨用:用墨必需新磨,因為墨汁若放置一日以上,膠與煤逐漸脫離,墨光既乏光彩,又不能持久。 6.儲放匣內:研墨完畢,即將墨取出,不可置放硯池,最好放在匣內,即可防溼,又避免陽光直射,不染塵。
|
|
(三)紙 紙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一般都說是由漢代蔡倫所發明。還沒有紙之前,我們都是刻在甲骨文上面或是刻在銅器上,後來也有刻在竹片或是木板上的。唐朝的紙最盛行了,在那個時候最好的紙是宣紙。 書法用的紙最主要為宣紙,因為主要生產於古代宣州,又以宣州為集散地,故有宣紙之稱。在台灣埔里鎮則有名聞中外的宣紙,該種手工宣紙,性質柔軟,具吸水性,適合筆墨的使用。 一般練習用則用毛邊紙,真正的毛邊紙是將竹子泡入水中加以腐化製作而成,由於紙漿較粗,紙質粗糙,但吸墨性仍好,適合初學者練習。市面上有許多產品則大多是用紙漿製成,不具吸水性顏色較白,並非真正的毛邊紙,使用上會出現明顯的差異。 如何用紙? 1.宜平:書寫時必需平放,才易於書寫。 2.潔淨:如有污穢,會影響觀瞻運筆與墨色,灰塵也會影響運筆。 3.分格:明線宜細,以免妨害觀膽,暗線用書宜輕,不必塗抹,以免損毀紙張。如果摺紙容易起皺折,會妨礙運筆,須避免。 4.固定:書寫時紙需固定,若紙隨筆動,字便不能隨心應手。除了用左手按紙,也可用鎮尺壓在適當位置。 5.墊吸水布:用吸水紙或布墊在紙下,可以將滲出的墨吸乾淨,保持畫面整齊。 6.待乾收紙:不要將作品曬乾,或是用衛生紙吸乾,這樣不但會使墨易脫落,而且會使墨色受損。收拾時,不要任意摺疊,以免損紙。 7.藏諸乾涼處:紙受潮易腐朽,過度乾燥又會破裂。如果想讓作品長久,就保存在乾燥陰涼的地方,蟲蛀也需要注意。
|
宣紙 毛邊紙
|
(四)硯 磨墨寫字,必須用硯。一般的硯臺是用石頭打造。用上好的石頭打造的銘硯,不但可以磨出上好的墨質,而且存放的越久越可以顯出它的價值。一個硯台的好壞就是要看磨墨出來的效果,當不好的硯臺磨出來的墨汁質地非常的不好,會有顆粒狀。現在好的硯臺都會被精工彫製,被收藏的比較多,當成藝術品。很少有人會拿出來使用。平常選用時,不一定選精雕細琢的硯臺,只要是石質的,而且便於研磨就可以了。 如何選硯? 1.潤澤有光:如果不潤則墨中水分易被吸收,導致濃度太高,滞筆難運。 2.肌理細腻:硯石紋理精細,則表面平滑,容易磨墨,磨出来的墨勻細可佳,這種硯不但發墨,且不損筆亳。如果表面不平,磨的時候有聲,墨必粗劣不匀,且損筆鋒。 |
|
3.質堅而差軟:硯石宜潤,潤則無剛硬之性,就是所謂「差軟」,石堅而差軟,就有溫潤之性,所以能發墨久。 在硯臺上磨墨要緊緊拿著墨,但以輕鬆自然的速度,依圓形方向或是來回直行輕輕地磨。同時必須以同一方向同一速度慢慢地研磨,千萬不可心浮氣躁,在硯面上亂轉亂繞。
|
|
(五)其它用具 在古代的文房書齋中,除筆、墨、紙、硯這四種主要文具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器具,較為常見的有: 1.筆架:又稱筆格、筆擱,供架筆所用。往往作山峰形,凹處可置筆。 2.筆筒:筆不用時插放其內。 3.紙鎮:又稱「鎮紙」、「壓尺」、「文鎮」,作壓紙或壓書之用,以保持紙、書面的平整。 4.印章:用於今在書法,繪畫作品上,有名號章、閑章等。 5.印盒:又稱印台、印色池,置放印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