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常用字體
書法字體主要有篆書、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這些字體一直為古今書法家所採用。各種字體的形成,彼此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但又有各自的樣貌和特點,因此書寫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
(一)篆書
特色
1.參差變化、嚴謹工整
2.體正勢圓、略帶長形
3.分閒布白、距離相等
4.方圓並用、剛柔相生
又稱篆文、篆體,有大篆和小篆之分。
|
|
1.大篆
大篆是西周時期普遍採用的漢字字體,相傳為夏朝伯益所創。廣義的大篆指小篆之前的文字,通常包括周代的金文(或稱「鐘鼎文」)與籀文(金文的繁化);狹義則僅指籀文,由於小篆是以此為簡化,因此古文記載的大篆通常指籀文。
2.小篆
小篆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西元前221年),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經過整理規範後推行全國的文字,小篆是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的基礎上,發展形成,字體比大篆要簡化。小篆的結構圓長,筆畫粗細均勻,藏頭護尾,不露鋒芒,線條圓潤,非常美觀。一直在中國流行到西漢末年,才逐漸被隸書所取代。但由於其字體優美,始終被書法家所青睞。
|
(二)隸書
特色
1.字形扁方、左右開張(遒健工穩)
2.突出主筆、波磔鮮明
3.偏旁獨立、點劃必究(端莊、厚重)
4.參差錯落、氣勢呼應 |
|
雖然小篆字形優美,但是筆畫太複雜又難寫,為求書寫上更為快捷,把篆字的圓筆曲筆改成方筆和直筆,寫起來簡便又快速,這字體就被稱為「隸書」。隸書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隸書字形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呈長方形狀,最明顯的特色就是橫畫的起筆都要迴鋒,寫成像蠶寶寶的頭一樣圓圓的,而橫畫收筆時則要先下壓再上提,寫成像雁鴨的尾巴一樣,俗稱「蠶頭雁尾」,並且講究「一波三折」,相較於篆書,有著輕鬆飄灑的意趣。 |
(三)草書
草書是為了省時快速、書寫簡便,將文字簡化並草寫而成,幾乎成為簡單的字符,因字跡潦草而得名。草書姿態千變萬化,狂放自由,但又必須顧及書寫時前後文字的連貫、筆法及轉折,因此是十分需要基礎的一種書體。由於草書的簡化造形,使線條更自由的顯現其動感,這種像線般的律動感,是欣賞草書時很重要的審美要素。 |
|
草書經過時代的發展,可分為章草、今草和狂草三個階段,各種草書的特色又有所不同,分述如下:
1.章草
可用於草寫奏章上,所以叫章草。章草產生於隸書盛行的漢代,這是因為章草是由隸書簡率的寫法演化而成。章草的特色是橫畫和捺筆保留了隸書波磔的草書,而且每個字都獨立而不相連,章法取直行縱勢。
2.今草
又稱小草,即現今通行草書。今草是楷書產生後,在章草的基礎上,採用楷書的體勢、筆意發展形成的,今草刪除章草書的波磔,加強用筆的使轉變化形成快速的寫法。今草上一字的收筆與下一字的起筆會互相呼應,偏旁相互假藉,筆勢連綿不斷,所以今草比章草更為流便婉轉而富有韻律感。
3.狂草
又稱大草,它源於今草,也可以認為它是今草中以狂放為特點的藝術流派,是草書中最放縱的一種,字字相連,豪邁奔放,有一氣呵成的感覺,不過由於狂草寫得太草化,一般人不容易辨識。
|
(四)楷書
特色
1.自行修長、挺拔秀美
2.靜中求動、端正大方
3.用筆方正、不作重頓
4.以側取勢、剛健險勁
|
|
又稱正楷、楷體、正書或真書。楷書開始萌芽於漢末,是為了適應人們書寫便捷的需要,而由隸書、草書演變成筆劃比較簡便的字體。唐代是楷書登峰造極階段。筆劃稍微寫快一點,可以成為行書;再更快一點,可以成為草書。在現代,楷書仍然是我們最常使用的字體,也是漢字手寫體的參考標準。楷書的筆法嚴謹,字的結構也很工整,所以適合初學書法的人學習。 |
(五)行書
特色
1.以楷為本、部首異形
2.突出主筆、波折鮮明
3.以側取勢、險中求正(舒暢自然見美)
4.同字異形、力避雷同 |
|
行書是楷書的簡化,也是楷書的快寫體,由於行書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它比工整的楷書流暢、簡便,比率性的草書易學易認,成為當代實用性最強的書體。行書的結體有的近於楷書,有的近於草書;近於楷書成分多的稱為行楷,近於草書成分多的稱為行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