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古之道

騎鐵馬踏青(組員拍攝)

  現在有了捷運相當的方便,如果想要到鳳山去玩不妨可以搭乘捷運或騎乘腳踏車。政府也在各個地區設立了自行車道,讓民眾可以一邊運動一邊欣賞沿途風景。很多人會問鳳山到底哪裡好玩,讓就讓我們來一一為你介紹。沿著自行車道與河邊可以繞行清領時期靴子形狀的鳳山縣城城牆一圈,沿途還可以順道拜訪多古蹟,包含三座砲台、東便門、東福橋、與龍山寺等,尤其是東北段大東濕地公園與曹公圳旁的綠樹植物景色相當的美麗。

 

現今被改為捷運站(組員拍攝)

第一站:國父紀念館

 

  位在鳳山市的國父紀念館,於民國661112日落成,其隸屬縣立圖書館,民國7371日改屬縣立文化中心,而日後這裡也成為演藝廳及藝文展覽場地,同時不定期經常舉辦藝文課程、講座與工作坊,此外,這裡也設立縣立圖書館鳳山分館。

 

開漳聖王的外觀(組員拍攝)

第二站:開漳聖王廟

 

  位於鳳山市的開漳聖王廟,廟內的石工精細,其左側的兩座古碑,因日據時期,怕遭日警制壓迫害知識份子,因而廟方將上面的文字全部磨平。而位於鳳山市這座開漳聖王廟,至今已二百多餘年歷史,雖多次重修,但廟內仍有許多古蹟,且香火鼎盛,與鳳山縣城內的龍山寺、雙慈亭、城隍廟被列為市區四大古廟

 

現在正在整修當中(組員拍攝)

第三站:鳳儀書院

 

  位於鳳山市鳳崗里城隍廟旁,其創建於嘉慶十九年(西元1814),由當時知縣吳性承發動捐款、捐地,再由候選訓導歲貢生張廷欽所建,書院中有許多特別的建築景觀,如大門前的照壁、正門兩旁的鼓石及附著其上的兩條龍……,目前高雄縣政府已列定為三級古蹟

 
龍山寺的外觀(組員拍攝)

第四站:龍山寺

 

 

  龍山寺建於清乾隆30年,相傳來自福建的先民,隨身攜帶觀音菩薩香火,因上岸取水止渴,將香火掛於井旁的石榴樹上,忘了帶走,香火包入夜後,每夜發光,當時居民認為是菩薩顯靈,便將石榴樹雕成觀音佛像,並建寺供奉。

龍山寺為內政部列定二級古蹟保有完整的傳統寺廟建築,寺內有三川壽面木雕窗,以蝙蝠和團鶴為題材,兩旁暗藏對聯「東門保泰,靈通鳳彈」、「南海流方,德普海疆」成為龍山寺特色。

 
打鐵街地標(組員拍攝)

第五站:打鐵街

 

  位於東便門附近有一條約30公尺的打鐵街,歷史悠久,其打鐵街原為大陸先民來台,由於身上的家當只有一些工具,沒有其他謀生能力,便在此地以打鐵為生;打鐵街的鼎盛的時侯為日據昭和時期,打鐵店多達13,但時代變遷,熱門的打鐵業因工業的進步而逐漸落沒,目前僅存幾家打鐵店,仍延續傳統,在高溫的鼓風爐環境下,揮汗赤膊在打鐵,由於他們的堅持與守護,也創造了當地的觀光,遊客來到這裡參觀,便也會買個打鐵的紀念品回家展示。

 
內部的裝潢(組員拍攝)

第六站:雙慈亭

 

  雙慈亭位於鳳山市三民路與雙慈街口,創建年代比二級古蹟龍山寺還早,原先主祀觀音菩薩,最早稱「觀音亭」。

 
城隍廟的正面(組員拍攝)

第七站:城隍廟

 

  鳳山城隍廟位於鳳儀書院西側,曹公國小後方,創建於清嘉慶5(西元1800),廟內有「城隍爺簡介」、「城隍廟創建沿革」,刻於木板上,不同於一般石碑風格,民國56年,由於堪慮廟宇年久失修,並著手重修,今日鳳山城隍廟已煥然一新,內外金碧輝煌,香火日盛。

 
澄瀾的介紹(組員拍攝)

第八站:澄瀾砲台

 

  澄瀾砲台位於立志街和復興街口(鳳山國小後門),清道光18(西元1838),其知縣曹謹為了加強軍事防禦能力而興建,澄瀾砲台屬縣城西南隅,呈八角形,牆體為咾咕石,橫額「澄瀾」嵌於城牆內,現今已列定為三級古蹟。

 
平成的階梯(組員拍攝)

第九站:平成砲台

 

  平成砲台位於曹公廟正後方,清道光18(西元1838),其知縣曹謹為了加強軍事防禦能力,便築砲台六座,平城砲台屬縣城西北隅,正面朝向西,外設城濠,砲台呈四方形,高約5公尺,內側設有階梯,橫額「平成」嵌於城牆內,構造堅固。

 
東便門的小廟(組員拍攝)

第十站:東便門(東福橋)

 

  東便門(東福橋)為清嘉慶9年,知縣吳兆麟在鳳山縣城建了六座城門唯一僅存的一座古城門,六角形平面設計的橋墩,兩端呈船首狀,為台灣僅有的清代歷史遺蹟。

 
 
TOP

建議螢幕最佳解析度1024*768│2013台灣學校網界博覽會│設計與維護:高雄市私立立志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