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為了徹底的了解鳳山,我們查詢了鳳山的歷史,發現分為好多種說法,光是「鳳山」的名稱就就有好多故事以下是我們整理出的歷史,一起來一探究竟吧!

第一種

  明朝末年,在漢人末入墾鳳山前,鳳山平原是一片平疇荒野。明朝永曆十五年(1661)鄭成功據台後,大批閩南移民隨鄭軍南下屯墾,在鳳山市中心的「雙慈亭」一帶開庄,庄名初期叫「竹橋庄」,為明鄭時代萬年縣內一個小聚落,這是鳳山市最早的地名。「竹橋庄」緊臨鳳山溪,先民為灌溉附近農田,乃在今老人活動中心、國父紀念一帶窪地築堤蓄水,取名「竹橋陂(又名柴頭陂)」,因與左營「蓮池潭」畔陂仔頭的「興隆庄」,並列二大屯墾人口數量最多的莊舍,因此又稱「下陂頭」。

  康熙二十二年(1683)施琅領兵攻陷澎湖,鄭克塽降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廷將台灣收入版圖,全台置一府(台灣府,今台南市)、三縣(諸羅縣、台灣縣、鳳山縣),隸屬福建省。鳳山縣縣治設在陂仔頭的興隆莊(今左營舊城)。

  下陂頭「竹橋庄」這個村落,後來人口迅速增加,凌駕陂仔頭的興隆庄,成為鳳山縣境內最大的街市,改稱「下陂頭街」,行政區域屬於鳳山縣大竹橋里。康熙五十八年(1719)知縣李丕煜初修「鳳山縣志」,稱當時「下陂頭街」:「商賈輳集,莊社街市,惟此為最大。」

  乾隆五十一年(1786)林爽文事變,五十三年(1788)林爽文亂平。官民認為左營舊城三面環山,敵在外居高臨下,城內動向一清二楚,建議將縣署由興隆庄移到大竹橋里下陂頭街(今鳳山市三民路),從此奠立鳳山市在南臺灣的重要歷史地位。

  新建的鳳山縣城,剛開始建竹城,環植刺竹三匝,編棘為籬,聊蔽內、外而已。新城日益繁榮,知縣吳兆麟於嘉慶九年(1804)倡建城門,共有六座:大東門曰「朝陽」、小東門曰「同儀」,亦曰「東便門」、西門曰「景華」、南門曰「安化」、北門曰「平朔」,北門外門附廓曰「郡南第一關」(府城以南重鎮之意)。

  道光十七年春(1837),知縣曹謹開鑿「曹公圳」,翌年底(1837)完成,灌溉面積三千一百五十甲,從此以後,鳳山平原的看天田,開始成為一年二熟的允水田,鳳山一帶成為魚米之鄉,南臺灣百姓免受飢荒的威脅,地方因而大治。

  光緒二十一年(1895),甲午戰敗,締「馬關條約」,台灣割讓給日本。日據時代的行政體制經過多次變遷,大正九年(1920),「下陂頭街」成為高雄州「鳳山郡役所」管轄下的一個行政區,稱「鳳山街」。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後,翌年高雄縣政府成立,根據「台灣省鄉鎮組織規程」,廢鳳山街,改稱「鳳山鎮」,屬高雄縣政府管轄,為縣治所在地。

  民國五十九年,全市人口超過十萬人,符合設立縣轄市條件,民國六十一年七月一日奉內政部核准改制為縣轄市,自此時起改稱「鳳山市」迄今。

第二種

  鳳山原為縣之名稱。清領時期,將明鄭時代之萬年州,劃為台灣,鳳山二縣。鳳山即本縣之舊名,時設治於興隆莊埤子頭(今左營),本區當時名曰埤頭,行政區域屬於鳳山縣大竹里管轄。清乾隆51(西元1786)林爽文事變,本縣縣民莊大田兄弟起兵響應,攻陷埤子頭縣城,及至事平,於清乾隆53(西元1788)將鳳山縣治移置埤頭,而本區原名之埤頭,漸被鳳山所取代,古代有一傳說,鳳山昔年有石忽自開,內有讖云:「鳳山一片石,堪容百萬人,五百年後,閩人居之」事載鳳山縣志。至於福建通志對鳳山亦有類似之記載:「佃民墾田,得石碣,內鑴『山明水秀,閩人居之』八字。」

 

鳳山地名由來

  「鳳山」原為山名,稱「鳳山丘陵台地」,位於今高雄市小港區與高雄縣林園鄉、大寮鄉接壤的丘陵地帶,形似飛鳳展翅,故名:「鳳山」。鳳為瑞鳥,「飛鳳展翅」、「有鳳來儀」、「百鳥朝鳳」均帶有吉祥之氣,古人將此山命名為「鳳山」,即有帶來幾分靈氣的期許。由此觀之,「鳳山」確是一個有典故與來歷的地名,值得吾人珍惜。

  「鳳山丘陵」呈西南、東北走向,頭朝西南,尾朝東北,隔高屏溪與屏東相望,其西南頭部有一崙形山丘,圓潤似鼻,附於鳳山丘陵主體,曰「鳳鼻」(今名鳳鼻頭,屬高雄市小港區)。其東北尾閭有山,錯落如卵,曰「鳳彈」(俗稱「鳳卵」,或「筆案山」,在今鳳山市與大寮交界處)。此一丘陵地帶,地形險阨,為明末以來兵家必爭之地。明鄭、清代、日治、民國均設有駐軍防守。

  康熙二十五年(1686)台灣知府蔣毓英主修的「台灣府志」,是最早記載「鳳山」地名由來的官方誌書。「台灣府志」云:『「鳳山之山,自台灣縣治崇德里東,南諸峰蜿蜒而來,崗巒重疊,勢皆南向……經南「赤山」(在諸山之西南,其土色赤,故因以為名,此山去鳳山不遠),為「鳳彈」諸山(在赤山西南,有十數小山,或高三、四丈者,或高七、八丈者不等。俱土山圓靜,在鳳山之後,形如卵然,俗呼「鳳卵」),至盡處巍然高大者為「鳳山」(在「鳳彈山」西。踞其巔視之,其形如鳳,傍有兩山如翅,又有一崙戴碨石如鳳冠,另有一崙向海至坑仔口如鼻,後有疊隅,形如卵,故名「鳳山」),議建縣治焉。』

  大意是說:府城以南,諸峰往南蜿蜓重疊,「赤山」之後是「鳳彈」,「鳳彈」之後是「鳳山」。從高處看下去,像飛鳳展翅,前有「鳳冠石」、「鳳鼻」向海,後有「鳳卵」,栩栩如生,因而稱此山為「鳳山」。康熙二十二年(1683)鄭克塽降清,次年清廷收台灣入版圖,設一府(台灣)三縣(鳳山、台灣、諸羅),「鳳山縣」就是因為境內有此山而作為縣名。

  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初修完成的「鳳山縣志」,對「鳳山」地名之由來,亦有記載。鳳山知縣李丕煜主修的「鳳山縣志」亦云:『邑治之山,自大岡山迤邐而南二百有餘里……有橫列於東南形似飛鳳,曰「鳳山」(旁有二小石如翅,故名)。又有數小峰圓淨豐滿,錯落於「鳳山」之東北者,曰「鳳彈」(形似卵,俗呼為「鳳卵」;文廟視此為案山)。其在西南而與「鳳山」相附者,曰「鳳鼻」(有小崙形似鼻,故名);悉皆環拱於邑治之前,而為邑之對山也。』

參考文獻:

http://fengshan.itgo.com/2-1.htm

http://fsdo.kcg.gov.tw/fsdo/CP.aspx?s=4124&cp=1&n=14251

 

TOP

建議螢幕最佳解析度1024*768│2013台灣學校網界博覽會│設計與維護:高雄市私立立志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