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之有藝
佳里區美術家
學甲區美術家
西港區美術家
七股區美術家
將軍區美術家
北門區美術家
眾志成城
教學相長
學甲區美術家
羅清雲
李伯元
陳明德
李賜端
廖慶章
陳建發
夕照功德

李伯元先生簡介   作品(一)   作品(二)

李伯元先生   伯元生於一九三六年,ㄧ九六ㄧ年畢業於台灣師範大學藝術
系,後任教於台灣各中學,其間,並繼續作畫及學習書法。於今不斷。ㄧ九八八年教職退休後,為使自己的藝術理念、創作視野更為開闊成熟,便前往紐約、巴黎居住,現定居於巴黎。
  年輕時,為充實自己,所深入接受的文化洗禮:諸如文學、音樂、繪畫等,大都因個性較偏愛於陽剛壯闊、淋漓奔放的作品
,而擇取於西方。及至中年,才大為醒悟西方之不足而另頭尋找
,也許是年齡的關係,慢慢地傾倒於內斂含蓄的東方文物:如中國書法、東方繪畫、佛學等,其中受其影響最為深遠的是佛教思想。「祂」可說是我以後作品的主要支柱、靈魂。
  目前,我作品的內涵表達,自自然然地流露著東方的韻味,但,外表形式的表現,仍保持著西方的放任不拘;在藝術上,西方之優於東方,是在形式上的多樣、自由。形式是表達內容的語言,它應有時代性,不可代代依樣畫葫蘆。在東方常提起傳承嫡系,也許是東方文物的極致成熟,嫡系繼者不敢改良動它,只好全盤照收、照賣。久之,自己就失掉創新獨自前往的能力,社會文化就停滯不前。故在東方ㄧ說到傳承,似乎就會給人有種完全模仿、是師父影子的感覺。在學習時,可全盤照收,之後,在創作上,應有別於師父的面貌。這點,應可作為「承先啟後」最好的註解。勇於突破規範、跳脫窠臼,是創作必要的基本觀念及精神,是推動人類文化的動力,也是維持這門藝術生命生機的唯一法門。自年輕以來ㄧ直奉「突破規範」為創作至高無上的指針。這點精神,可在本畫冊裡看出其ㄧ、二。我ㄧ直相信:為人要謙卑善良,但,創作上要膽敢不馴。
  畫冊裡的這些畫作,皆出自於憑空想像;沒有寫生的對象,主題也沒有成竹在胸,所有構圖
、設色,均由隨性偶發而起,更非一蹴即就。有些作品,甚至放了十年後才完成的。總之,我的畫是慢慢改出來的。
  至於書法的部分,我只寫大字(如一百三十六公分乘七十公分長的全張紙,只寫兩個字或三個字) 。利用西畫的美學、構圖,用漢字如作畫般地將筆畫或由上或由下,不照筆順地ㄧ筆一畫堆砌上去,如此完成的作品它是屬書法?或屬繪畫?有人如此問。如這畫冊所看到的,它應是屬於書法的。不過對於不識漢字的外籍人士來說,它是可以抽象的面向來欣賞吧!總之,我的書法不是寫出來的,而是畫出來的。目前就有人以漢字來作畫,但,很明顯可看出它是屬繪畫的,希望有一天兩者都是。
  我寫書法與作畫方式不同,先把要寫的字型成竹在胸,「奇」、「異」化至我深受感動,後再表現於紙上。「感動」是種能量,它會飄散、感染直接沁入,故用心靈本能地感知體會,較易切入而引起共鳴。
  這次選了在台灣、紐約、巴黎等不同地點及不同年代的作品,共八十多幅集成一冊,呈現於大家面前,讓大眾對我的創作過程及理念,有一概括性的了解,借此與大家交會切磋,進而有知音共鳴,更望有識之士之提醒、質疑,使我的作品更臻於美好。

 
漚汪人薪傳文化基金會
回首頁 網頁導覽 專題研究 mail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