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船舶簡介
中國航海歷史悠久。早在距今 7000 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中華民族的祖先已能用火與石斧「 刳木為舟,剡木為楫」 。
到秦漢時代,出現了秦代徐福船隊東渡日本和西漢海船遠航印度洋的壯舉。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東吳船隊巡航臺灣和南洋,法顯從印度航海歸國,中國船隊遠航到了波斯灣。
到明代永樂至宣德年間,偉大的中國航海家鄭和率領遠洋船隊,先後七次下西洋,遍訪亞非各國。這一航海盛舉,不但將中國古代航海業推向頂峰,而且在整個人類航海史上,豎起了一座永垂史冊的豐碑。
明朝海道副使汪鋐通過在葡萄牙船上的中國水手,得到了機銃和蜈蚣船的資料。“有東莞縣白沙巡檢何儒,前因委抽分曾到佛郎機船,見有中國人楊三、戴明等年久住在彼國,備知造船、鑄銃及制火藥之法。鋐令何儒密遣人到彼,以賣酒米為由,潛與楊三等通話,諭令向化,重加賞賚,彼遂樂從。約定其夜,何儒密駕小船,接引到岸,研審是實,遂令如式製造。
蜈蚣船
《明史》中記載“。蜈蚣船,象形也,能駕佛朗機銃,底尖面闊,兩傍楫數十,行如飛。
槳船
(或名遊艇)原為平時載運遊客於江面遊玩的小型槳船,但在戰爭發生時被徵調改良為一種小型突擊艦艇。船上不設女牆,船身低矮,船舷上之槳床左右隨艇之大小長短每四尺置一可讓士兵坐著的木床。由於體積小,行動靈活,前進、回轉、後退皆十分方便,兼之速度極快,便於偷襲敵艦,惟甚懼火攻或巨型炮彈的攻擊,平時可做民船或小型貨船之用。此型槳船在南宋孝宗乾道五年(西元 1169 年)曾由當時的水軍統治官馮湛改良研製成長八丈三尺,具有涉淺、迎敵、破浪等多功能的新式槳船。
古船-走舸
三國時代稱運兵船為走舸,也類似於後漢時代的露橈。《三國志·周瑜傳》提到,黃蓋“豫備走舸,各系大船後”,黃蓋放船引火後,就是改乘這些走舸。值得一提的是在正史中,《三國志》是第一個用舸這個字,更是唯一提到走舸這名詞的正史。
? 西元 237 年,割據幽州遼東郡將近五十年的公孫氏拒絕曹睿的召見,擊敗毋丘儉,正式叛變,改年號紹漢元年;次年 238 年,曹睿派大將軍司馬懿率兵馬四萬遠征,包圍遼東郡首府襄平縣。《三國志 ? 公孫淵附傳》提到七月時,“霖雨三十餘日,遼水暴長,運船自遼口徑至城下。”士兵不安,部將打算撤退到高地,司馬懿不准。終於雨停,在投石車部份提到,司馬懿軍發動總攻擊,消滅了公孫氏。《三國志·孫權傳》也提到“曹休使臧霸以輕船五百、敢死萬人襲攻徐陵”,計算起來,這次輕船的運量也與走舸相類似。 漢武帝的“樓船”
漢武帝(西元前 140 年–––西元前 87 前在位)統治時,社會經濟發展,國勢強盛。為了統一沿海地區,發展近海與遠洋的交通貿易,所以加強造船業,建立強大的水師並七次巡海航行。
據書籍和解放後出土的漢代船模研究,漢代已能根據不同的用途和需要造成各種類型的船,有客船、戰船、貨船等。客船中又有官船、民船;民船中又有舸、 ( 舟扁 ) 、艇、扁舟、輕舟 ( 舟令 ) 舟、舫舟等。戰船中又有弋船、橋船、艨艟、鬥艦、樓船等。漢代造船的數量很多。當時所造的船是以長度“丈”來計算的,有些大商人一家就有船一千丈。
▲基隆港
台灣船舶簡介
台灣遊艇在國際業界口碑良好,但對國人來說卻較為陌生,外貿協會表示,其實早在民國70年代,台灣便享有「遊艇王國」的美譽,當時出口的多為30呎至40呎的小型遊艇,鼎盛時期外銷金額曾高達2億美元,後來因為台幣升值、工資上漲與市場變化等因素,才導致船舶業逐漸衰退。
不過近幾年來業者努力轉型,朝高品質、大型遊艇製造方面發展,重新又在國際間打響名號。近3年來,台灣在船舶製造領域的國際排名年年上升,2005年排名竄升為世界第5,未來還有可能再超前歐美國家、晉升為第4大巨型遊艇製造國,而業者更看好台灣可躋身前3名。 參考資料:
- 航海科學技術的歷史與今天(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zhuanti/zhxxy/881069.htm)
- 大紀元週報(http://www.epochtimes.com/b5/5/12/16/n1155786.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