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尾砲臺  

 

一、建築特色

   馬偕博士在1901年因咽喉癌辭世。馬偕墓之墓碑位於墓穴後端,臺座分為三級,成階梯狀,臺座上為碑身,碑身的正面與背面陰刻出馬偕的生平及其來臺的日期,碑身上覆碑頂,碑頂上力有方尖碑,形式採用埃及方式尖碑,接合面為正方形,由下而上逐漸縮小,頂端削成金字塔形。

馬偕墓園

【組員親自拍攝】

二、歷史故事

  

         一位異國的傳教士遠渡重洋,奉獻半生的歲月給福爾摩沙,用心的宣教、行醫、教育有著重大貢獻與深遠影響的馬偕博士,,甚至做了台灣女婿,死後埋骨台灣。家人遵其遺囑,將他安葬在淡水外僑墓園,並以一堵圍牆將其墓與其他洋人之墓隔開,表明其為台灣人之心。

  馬偕生於加拿大,十歲立志成為傳教士,神學院畢業後,馬偕於1872年3月9日搭船抵達淡水,開始他的傳教工作。為了向民眾傳福音,他向放水牛的小孩學閩南語,雖然吃了不少苦頭,卻和那些牧童成了好朋友。完成了第一次精采的演說,也近贏得民心,信徒越來越多,馬偕的足跡遍及北台灣各地,也深入花東。

馬偕街  馬街頭像

【左圖組員親自拍攝 ; 右圖來源自 魅力淡水】

  由於當時台灣民間醫療資源匱乏,馬偕藉由醫療工作取得百姓的信  任,改善了居民的生活,也拓展了宣導事業。當時台灣的瘧疾猖獗,不少人因而死亡,馬偕首先倡導公共衛生,還免費發給瘧疾患者特效藥,被稱為「馬偕的白藥水」。

  為了將西學引進台灣,馬偕在西元1882年,利用加拿大牛津郡的捐款,在淡水設立「真理堂大書院」,為了感念親友的幫助,又稱「牛津學堂」。是台灣第一所西士學堂。

三、近代史

  馬偕因對淡水貢獻良多,因而傳馬偕墓園意外,淡水有馬偕街,及街道上矗立著馬偕博士的石雕像,人膽仰憑市。而馬偕墓在1985819日由內政部公告指定為第三級古蹟現由淡水中學管理維護。

【資料整理自 魅力淡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