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禮宛事件

 

及至清朝治理台灣期間,奇萊平原上扮演領導地位的撒奇萊雅人,因不滿清軍官兵欺壓,曾多次發生大規模的武裝衝突,1878噶瑪蘭族聯合撒奇萊雅族與清兵對抗,發生「加禮宛事件」,固湖灣部落被火燒焚燬。撒奇萊雅人戰敗,導致部落族人散逃遷移,為避免被清軍報復及滅族,撒奇萊雅族開始流離失所或隱居他族,;加上日治時代為逃避勞役及水災,更加流離失所,族人從此隱姓埋名在阿美族部落之下。也因此在日治時代進行原住民族分類時,日人將撒奇萊雅歸併到阿美族內。

撒奇萊雅語在語言學上被視為阿美語的方言,但實際上兩者的差異極大。研究指出,撒奇萊雅語和其他5種阿美語的辭彙共通率不到6成,而其他5種阿美語彼此的共通率可達9成。因此,在原住民族語認證考試中,常聽到阿美族考生可以取得2個語別以上的認證,卻無法通過奇萊阿美語的認證。

1878加禮宛事件後,清軍以火攻攻陷撒奇萊雅族部落的刺竹圍籬,為了避免滅族的危機,撒奇萊雅族的頭目們商議之後開門投降,當時的大頭目孤木巴力克(Komod Pazik)及妻伊捷卡娜蕭(Icep Kanasaw)被清兵處以「凌遲」的酷刑。

       

妻子亦處以大圓木壓碎身體的極刑,族人為了免遭滅族的危機,流離失所、妻離子散,開始了128年隱姓埋名的流浪旅途。

 

日據時代,日本對台灣雲住民族進行民族分類,因此撒奇萊雅族組深怕慘劇再度發生,選擇隱性埋名,而被歸類為阿美族群。事實上兩族在言語溝通上差異度達成七成。

 

達固湖灣(加禮宛)事件

是改變撒奇萊雅族與奇萊平原生態最重要的事件,於此處摘錄部份官方文獻之記錄提供參考,惟當時的記載應完全以統治者的觀點記述,又因無其他可供印證之文史資料,因此其真實性恐僅能作為參考而已:

*          五月一日

Kaliawan (巾老耶)人與Sakizaya(撒奇萊雅)人聯合起來,互相成立攻守同盟,花蓮平原的阿美族各社則採取觀望的態度。對於Kaliawan人與Sakizaya (撒奇萊雅)人一舉一動,清國政府已有警覺,隨即派遺將領陳得勝率領福銳營的官兵共500名,移防至新城(鵲仔鋪,今新城鄉北埔村一帶),致使Kaliawan (巾老耶)人和Sakizaya (撒齊萊雅)人不敢馬上行動。

*          六月十八日

新城清國軍在花蓮平原上勢孤無援,兵力單薄、糧食的缺乏,加上去年Kaliawan (巾老耶)人被清國軍隊打傷,因此Kaliawan (巾老耶)人和Sakizaya (撒奇萊雅)人決意要馬上採取行動,遂攔截住清兵向外請求增加軍糧的命令文書。

*          六月十九日

Kaliawan (巾老耶)人和Sakizaya (撒奇萊雅)人組成聯軍突擊部隊2,000餘人,進入清國軍營中,打算攻營。因為,清軍將領陳得勝早有準備,採取先發制人的策略,中途擊截,聯軍不支敗退。陳得勝於是下令繼續追擊20餘里,追擊過程中,陳得勝左肩受到鏢傷,右腕受到槍傷,清軍先鋒官楊玉貴中途正運西瓜大砲欲前往戰場攻擊聯軍,聯軍途中埋伏截擊,擊斃楊玉貴,並擄獲其運送的西瓜大砲。  

*          八月十六日

雙方僵持到8月時,清國政府認為繼續下去不是辦法,一方面派台灣道員夏獻綸先駐紮台北瞭解事實真相,另一方面則加派軍隊人員,隨時待命。於是夏獻綸到達基隆後,委派佑縣邱峻南、吳鳳笙選帶宜蘭噶瑪蘭人首領,會同軍隊擢勝後營,駛往花蓮港(這裡指舊花蓮港,約在今花蓮溪出海口附近),派噶瑪蘭首領進入Kaliawan (巾老耶)部落遊說招降。

剛開始Kaliawan人懷疑遊說人員的身份與誠意而拒絕讓其進入,後因遊說人員拿出清國政府的證明文件始得進入。Kaliawan (巾老耶)的長老認為雙方兵力差距太大,沒有獲勝的機會,勸告年輕族人應該接受清國政府的條件,避免造成更大的衝突。

不過年輕族人並不聽從族中長老的意見,指責長老們不該任人欺負而不反抗,並且告知部落,若是有人怕戰而遷出部落躲避者,將其榖米充公以作軍糧。

*          八月十九日

聯軍再度攻擊清國軍隊,擊斃清軍哨官參將文毓麟以及壯丁9名,當時後山地區情勢緊張,無法調出多餘兵力,在加上清國官兵無法適應環境,體弱多病,於是清國政府決定加派軍員,壓制Kaliawan (巾老耶)人與Sakizaya(撒奇萊雅)人的抵抗。

清總兵官孫開華親自率領親兵部隊,會同鎮海中營營官胡德興所部的7個哨、新設「海」字營四個哨,分別乘坐輪船駛赴花蓮港,並且取道米崙山(美崙山),緩緩進逼前進,並準備挑選福靖新右營兩哨,命令他們前往鵲仔鋪(新城)協同陳得勝戍衛當地。一但部署完畢,清國軍隊將發動總攻擊,對付Kaliawan(巾老耶)人與Sakizaya(撒奇萊雅)人的聯軍。

*          九月三日

所有清國援軍均已到達並且部署完畢,因為欲攻擊的路線草木、竹枝高盛,唯恐被聯軍所埋伏攻擊,所以清軍打算由米崙山迂迴前進。

*          九月五日

早晨,福建巡撫吳贊誠由馬尾工乘坐「威遠」練兵船抵達雞籠(基隆),登岸駐紮軍隊,催告清軍軍械槍彈務必要準備齊全,同時要注意部隊的前後聯絡,避免受到包抄政擊,派遺參將傅德柯把運來的加那砲零件組裝起來,併同彈藥,準備用於攻打Kaliawan(巾老耶)Sakizaya(撒奇萊雅)聯軍之用。

孫開華吳光亮帶領部份軍隊,會同到米崙山勘察地形,聯軍們藉由茂盛的竹林、散伏其中,並且放槍狙擊清軍;清軍頓時連發花砲、火箭等武器,聯軍武器薄弱,節節向後退去,清軍陣亡1名、受傷數名。孫開華等擬先從米崙山這一路向前進攻,到了Sakizaya部落外察看過地勢後,發現Sakizaya部落和Kaliawan的部落成犄角之勢,相互援助,孫開華軍認為必須先要把Sakizaya部落攻下,才能夠孤立Kaliawan的部落,如此使得清軍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          九月六日

清軍開始會督各營軍隊,分路作攻擊之勢。清軍副將李光部隊紮在米崙外的海港(今花蓮港),防止聯軍將清軍前後包來;調所有新城的營勇前往鵲仔鋪列陣防守,切斷聯軍的退路。孫開華軍、吳光亮軍並率領參將張連等大部隊,整隊向前行軍,先佯裝要攻擊Kaliawan(巾老耶)人部落,然而卻秘密派遺參將胡德興吳立貴、同知朱上泮、都司李英劉洪順等軍,突然向Sakizaya(撒奇萊雅)人部落的東南、東北兩邊作攻擊之勢。

Sakizaya(撒奇萊雅)軍拚命抵抗,雙方正僵持不下,這時Kaliawan(巾老耶)軍得到消息後,Kaliawan(巾老耶)軍領袖大肥宛汝率數百名人員前來支援,但被清軍後給截斷,大肥宛汝受砲擊而戰死捐軀。數十名Kaliawan(巾老耶)人亦戰死沙場,最後寡不敵眾,向後敗退。Sakizaya(撒奇萊雅)軍因外援被截擊,漸漸無法抵抗清軍的龐大軍隊與精良的武器,呈現敗狀。清軍挾其軍隊的優勢,繼續作戰,經過3個時辰之後,Sakizaya人的部落終被清軍攻破,Sakizaya(撒奇萊雅)人被殺死數十名之多。李英當先搶進,足被Sakizaya(撒奇萊雅)人用槍所射傷,清軍進攻者亦有傷亡。最後各軍分別在農兵營(今花蓮巿國民里)、十六股庄(今豐川Sinsya,花蓮國強里靠近車站附近)兩處駐紮軍隊。

*          九月七日

黎明時分,清軍繼續督率大隊,向北前進,準備進攻Kaliawan(巾老耶)人的部落。Kaliawan(巾老耶)軍知道清軍人數龐大、武器精良,不好對付,因此先在部落後約2里左右的地方,依附山勢的險峻,築一堅固的土壘,準備對抗清軍攻擊。

當清軍一到,與清軍正面接觸後,Kaliawan軍堅強作抵抗,最後終仍無法繼續對抗,開始放棄原落地,向後撤退;清軍則乘機追擊,Kaliawan軍被追殺數十名,而清軍進入Kaliawan人的部落後,立即將部落內的房舍焚毀殆盡。清軍顧慮到路徑繁多,無法分辨,怕遭制伏擊,因此下暫時收隊回;而後清軍隨即得到情報說:戰敗的Kaliawan軍士氣仍然強盛,甚至溝築土壘,準備死守陣地抵抗。

*          九月八日

五鼓時分,吳光亮率領清軍各營仍沿Kaliawan(巾老耶)人部落竹仔林前進,孫開華親自督率參將張兆連等軍,藉由Sakizaya(撒奇萊雅)部落旁的茂盛草叢掩護,快速行軍,抵Sakizaya(撒奇萊雅)部落。

清軍將Sakizaya(撒奇萊雅)部落環環圍住,持續攻擊約1時辰,而後衝鋒至部落內,行肉搏戰,並且把Sakizaya所構築的土壘剷平,搜捕並斬殺一百多名的Sakizaya(撒奇萊雅)人,剩下的Sakizaya(撒奇萊雅)人則退至後山隱逸,清軍戰至午時時分,才收隊回營,總計在4日的戰爭裡,Kaliawan(巾老耶)Sakizaya(撒奇萊雅)聯軍共戰死二百多名人員。

編按:吳光亮在同年(西元1878)稍早的奇美-大港口事件中,意圖屠殺靜浦部落年齡階級全部165人不留活口,可見得該員之心狠手辣、惡性重大。在奇萊平原聯合台北府孫開華軍等最精銳部隊,如何最後只屠殺對手200人而已?令人不解。

依據族中口傳當時參戰的撒奇萊雅年齡階級人數至少1,200人,戰死的青年超過2/3,加上部落裡來不及逃離而被屠殺的老弱婦孺,估計該場戰役,撒奇萊雅的殉亡人數至少在1,500人以上。逃難至水璉並建立部落的水璉首任頭目Kalang Bakah,當時年僅16(年齡階級第1),較高年齡階級的人員均未能到達水璉,足見傷亡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