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套偶 皮影偶 懸絲偶 杖頭偶

簡介:

        托棍木偶又稱杖頭木偶。民間簡稱為托戲或肘偶。托偶身高二尺左右 ,裝有三根操縱杆,主杆(有長把、短把之分)持頭,側杆(兩根,有內肘、外肘之分)持雙手。舞台下的演員左手持主杆,右手持側杆,托舉偶人操縱其動作。

(圖片來源:屏東縣新園國小)

顧名思義,杖頭偶的「杖」,是偶的中心有一根像柺杖一樣的操控木棒;杖頭偶的「頭」,是因為他有一顆大頭,再配上兩隻手就成了「杖頭偶」。杖頭偶是一種操作難度很高的偶,因為每一尊偶的高度及重量都較一般的布偶來得既高又重。而杖頭偶操作時,跟布袋戲最大的不同點是,布袋戲是套在手掌上操作,操作仗頭偶的演員手則必須高舉舞動,因此對演出者的體力、耐力是一大考驗。

杖頭偶的傳說:

       杖頭偶的歷史發展相傳遠至漢朝,根據唐朝段安節《樂府雜錄》記載,漢高祖曾經被匈奴冒頓圍困在平城,眼看就要斷糧了,大臣陳平得知冒頓妻閼氏很愛吃醋,於是製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杖頭偶,在城牆上跳舞,看起來就像真的美女在跳舞,閼氏看了以後,很擔心萬一攻下這座城,冒頓一定會納城中的美女為妾,於是勸冒頓退兵,這便是最早的杖頭偶傳說。

(圖片來源:發現台灣Discovery Taiwan / Touch Your Heart )

杖頭偶的操弄技巧

       執頭偶是利用後面的棍棒來操縱,並由2至3人合作操演,呈現出細膩的肢體語言,因此操偶者彼此的默契培養十分重要。操演者一隻手握住主桿操控偶的重心,另一隻手則握住兩根手桿來操控偶的手臂,並用身體的律動帶出偶的身體動作。

雙手拿偶的方法

       一隻手握住扯鈴棒,控制「頭」的動作,例如左右轉動(讓偶搖搖頭)、上下左右擺動(讓偶走路的動作);另一隻手負責操控偶的「雙手」,可以先練習一次操控偶的一隻手(例如招手動作),或一次操控偶的兩隻手(例如擺動身體的動作);也可一手抓住扯鈴棒及其中一枝免洗筷,另一手控制一枝免洗筷。最後再做前述動作的綜合練習。 

時鐘操偶法

      把兩枝免洗筷(偶的雙手)想像成時鐘的長短針,以偶的肩膀為中心點,練習各種時間的位置,找出偶的各種姿態的可能性。

手套偶 皮影偶 懸絲偶 杖頭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