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套偶 皮影偶 懸絲偶 杖頭偶

小簡介:

       皮影戲, 由人在幕後操作用獸皮或紙刻製成的戲偶,藉由燈光投射所產生的影像來表演。又稱影子戲、燈影戲、燈影戲,皮影戲主要於節慶、神誕、婚喪喜慶等感謝平安及民家許願、還願時演出,而且均在晚上,因為藉著燈光才能將偶的顏色、輪廓凸顯的更清楚,故民間演出頗為頻繁,尤以農曆七月(鬼月)為演出旺季,幾乎天天演出。

(圖片來源:MTMD-又是小明小惠小萍網站)

 

       和布袋戲相同,寺廟酬神,年節慶典人民喜宴演出,因皆屬野臺戲,民家可以扶老攜幼免費看戲,看戲成為農村民家最大之慰藉,這也是興盛之主因。為了酬謝神明,每於演出前先演一段“扮仙”,再正式演出戲碼。唱腔以潮州調為主,劇情多採自歷史傳說與民間軼事。

 

(圖片來源:MTMD-又是小明小惠小萍網站)

 

 

起源:

       關於皮影戲之起源有著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漢朝武帝劉徹,他對寵妾李夫人的死去非常傷心,並且朝夕思念她。當時有一個方士叫李少君,便發明了用油燈投射映照夫人生前影像,聊慰武帝的相思之苦,當然這僅是一種傳說,不過也隱約地透露出皮影戲的魅力了。

(圖片來源:中華天地)

 

  其實皮影戲是起源於距今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宋都汴梁是一商業城市,繁華的夜市為皮影戲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原屬平民娛樂的皮影戲,逐漸進入貴族的生活圈子,成為宮廷娛樂的一種。

 

製作材料:

    皮影之製作材料,各地不盡相同,如灤州影戲之影人,使用驢皮(灤州影戲東派)或羊皮;浙江及青海影戲用羊皮;往昔的潮州影戲使用豬皮;亦有使用厚紙者。

       臺灣無驢而有牛羊,而牛皮勝於羊皮,故多採用牛皮。其製作方式,根據《臺灣省通志.學藝志.藝術篇》所載:「牛皮厚而堅韌,雕繪之時,必須選擇乾燥之皮,先去其毛,再以砥石木棍,一再磨擦,使之平滑發光,然後韖之至半透明,始可將影人圖案,貼在皮上,以針刺畫輪廓,後用尖利小刀,切成人形;雕刻五官、冠裳、施以各種顏色,暫以重量之物壓平,以防發生其皺紋,待其乾燥,再以掌蘸桐油,遍擦皮面,使之浸透皮中,即可告峻。」

 

       早期的影偶多用驢皮、羊皮或牛皮雕刻,傳統稱為皮影戲,它是利用「光」和「影」投射原理,將偶的影像投射到「影窗」(多為布幕)上表演。現代皮影戲的製作材料,因為皮革取得不易,因此多改為透明塑膠片或紙板,因此皮影戲也漸漸改稱為光影戲或紙影戲,融入更多不同的元素,以期和時代的演進連結。

   

(圖片來源:臺北偶戲館)

操作方式:      

       為使戲偶能自由活動,全身須分頭、胸、腰、手、腿及臀等部分,分別製作,再繫以鐵絲或麻絲。此外,尚須加上操縱杆,俗稱“尪仔筷”,數目視腳色而定,如女性腳色為表示其婀娜多姿之形態,需使用三支操縱杆,可見皮影戲之戲偶製作過程相當繁瑣。

(圖片來源:互動百科-皮影戲)

表演內容:   

       臺灣皮影戲的角色分生、旦、淨、末、丑五類。傳統的偶頭多是側面,單眼造型的“五分臉”,顏色只有紅、綠、白、黑四色,如今,臺灣藝術家將影偶改為雙目,側面的“七分臉”,甚至十分臉的正面戲偶,顏色也增加到十種,使影偶更加秀麗,效果更加逼真。

       內容多源自我國的傳統歷史故事或民間傳說,例如《火焰山》、《鄭三寶下西洋》、《哪吒鬧海》等等。劇碼分為文戲與武戲兩類。文戲唱腔多,節奏慢,戲偶動作細緻;武戲劇情緊湊,場面熱鬧,相比之下,更討觀眾喜歡。

 

(圖片來源:互動百科-皮影戲)

       臺灣皮影戲唱腔以潮調為主,劇情多采自歷史傳說與民間軼事,皮影戲藝人通常在民眾酬神或喜慶(如婚禮)時應邀演出。演出場地通常在寺廟前空地或請主住宅前庭;劇團人數一般在四至七人之間,但僅一人主演,一人助演,餘者負責樂器伴奏及幫腔。

  *

(圖片來源:皮影戲數位博物館)

操作重點:操作影偶時要緊貼影窗,並避免手影落在螢幕上,形成黑影。

 

 

手套偶 皮影偶 懸絲偶 杖頭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