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套偶 皮影偶 懸絲偶 杖頭偶

簡介:

       提線木偶懸絲木偶。由真人利用提線抽動的技巧,以展現出木偶動作的表演。民間簡稱為線戲或線偶。線偶身高約二尺﹐由頭、軀幹、四肢三個部件構成。在重要關節部位各綴以絲線。線位一般設置在頭、腹、背、手臂、手掌、腳趾等部位上。布線少者8條﹐多者二三十條。幕後演員以拉動絲線來操縱其動作。這種用絲線將偶的身體連結到上方的操控桿(傳統稱為提線板)來操作的偶,我們稱為懸絲傀儡或提線木偶,表演時偶的高度約在人的腰部以下。偶的絲線數量越多,可以做到的動作就越細緻。

(圖片來源:MTMD-又是小明小惠小萍網站)

 

       傳統民間俗稱傀儡戲為「嘉禮戲」,唐代時為民間俗戲,在宋代時興盛普及,並出現各種不同操作類型的傀儡,如:懸絲傀儡、杖頭傀儡...等等。台灣的傀儡屬於懸絲傀儡,基本上是伴隨著生命禮俗的信仰而存在,南部偏重喜慶祈福的的酬神儀式,北部偏重驅邪禳災的宗教功能,各具特色。

(圖片來源:MTMD-又是小明小惠小萍網站)

       提線木偶被認為有很強的娛樂性,老少皆宜;義大利男孩皮諾丘(木偶奇遇記的主角)是最著名的提線木偶。令大家最有印象的一幕應該屬電影「真善美」中的一幕瑪利亞和孩子們的表演。

布拉格的懸絲偶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懸絲傀儡

拍攝於臺北偶戲館內的懸絲偶

驅除邪煞的傀儡戲:

       根據出土文物與歷史資料顯示,傀儡戲是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具有表演功能的戲劇。亞洲不少地區,傀儡戲原本最重要的功能是驅除邪煞,這種習俗一直延續下來。到現在驅除邪煞變成民間傀儡戲主要的功能之一。這種特殊的社會功能,使傀儡戲具有神秘的宗教色彩,這也是傀儡戲跟其他種類的戲劇非常不同的地方。

(圖片來源:MTMD-又是小明小惠小萍網站)

       傀儡戲的表演以宗教除煞為目的,缺乏娛樂性功能,因而在現代社會環境裡,它比其他傳統劇種受到更大的衝擊,因為它的除煞功能隨著社會的進化逐漸消失,而又不能像其他劇種,如歌仔戲、布袋戲,仍能掌握一些基層觀眾,因此它的演出機會已愈來愈少。

       台灣的傀儡戲主要源自福建的泉州、汀州、漳州;主要分布在南北兩地,南以台南、高雄為中心,北部則以蘭陽平原的各地為主要演出的場合。傀儡戲在台灣分成泉州傀儡、漳州傀儡二系統,皆為懸絲傀儡;其造型、結構、演出場合上下皆不盡相同,而演出的性質同樣是不出宗教信仰的範圍,且宗教性質強過娛樂性的需求,因此傀儡戲的演出在某些地區是必需的,傀儡戲能延續至今,便是依附宗教的需要而留存,亦因娛樂需求不強而造成無法普遍流傳的主因。

(圖片來源:視頻中國)

懸絲偶的操作:

       在許多傳統劇種中,傀儡戲是學習最困難的劇種之一,演員不僅需要堅強的臂力,提動數斤重的傀儡,並靈巧地操弄十餘條絲線,表演的動作,還需要熟習戲曲、樂器、劇情,此外,各種神秘、繁複的法術、儀式,也是必須學習的過程。 懸絲偶最基本有16條線,最多則超過30條線,初學者可從操偶走路的基本功學起,而操偶的秘訣就是人偶合一,操偶師一邊操作,也要一邊依據角色模擬姿態,這樣傀儡就會活起來。

(圖片來源:MTMD-又是小明小惠小萍網站)

手套偶 皮影偶 懸絲偶 杖頭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