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堤公園

 

高雄市河堤公園位置於高雄市三民區,在凹子底的大樂附近,是一個愛河上游的公園,面積約為0.5517公頃。在河堤路西側河岸,從明誠路一直到天祥路的一個帶狀綠地。

民國85年,成立了社區管理委員會,並舉辦了第一屆的「社區露天音樂會」,引起廣大的迴響。多年來,「社區露天音樂會」規模持續擴大,該項活動亦成為社區內重要的人文景觀特色,「社區記憶」亦逐漸深植在社區居民的心中。經過各大樓管委會的努力經營,及社區居民熱心的參與下,於民國87年1月正式成立了「河堤公園社區發展協會」,民國95年12月正式成立「河堤生活文化館」,將社區的相關事務由發展協會以組織、有計畫的方式,發展屬於自己的河堤公園社區風格。

公園裡除了有廣闊公園綠地襯托,更有水舞噴泉及親水廣場增進居民的休憩空間。民國92年5月啟用「第3座光之橋」之後,河堤社區從此添加了3座具有光影效果的人行景觀橋─當地人稱「光雕橋」,3座創意藝術化且具力學美感的橋樑。使得河堤公園社區白天不但是休閒遊憩的好場所,晚上也可在橋上漫步賞月揮舞噴泉享受寧靜。 在大葉山欖成排的綠蔭下散步、野餐、慢跑、騎自行車、賞景…等的畫面,都是河堤公園的寫真。河堤路旁就是河堤社區用心規劃的美食街,包括了西班牙風味、法式料理、中式料理與日式燒烤等等的美味餐廳,當您在河堤公園享受完休閒的時光,還可品嘗各國美食。如果您想享受午後悠閒的河畔風情那麼請您現在就跟著我的步伐,走過高雄最美的河堤公園吧!

 

睦鄰公園

 

三民1號親子公園,是愛河畔鄰近水系最長之公園綠地,植有65種6萬餘株,是一狹長型之帶狀公園,面積22公頃,沿著愛河而建。三民親子公園位在同盟路與自立路口,延著愛河上游河岸而設,主要景點有光之塔跟農21景觀吊橋。

在高雄市的公園中,是品質最好的公園,硬體建設少,綠覆率高。公園內有跨越博愛路的行人專用橋及單車專用道,營造出一種對行人、單車尊重的感覺,這些設計作法都值得肯定。自新莊仔路到中華路,這一段頂級的單車路線,全長約4.2公里,規畫有自行車專用車道,適合單車、滑板、直排輪.......相當適合全家一同玩樂的好地方。且中間有三民1、2號公園段,寬廣的場地,無限的綠意,提供高雄市民一個安全舒適的休閒空間。

 

中都溼地公園

 

本濕地位於愛河南側(九如陸橋至十全路),緊鄰同盟三路之愛河段,愛河中都橋以西。占地約7,415平方公尺,基地全長約256公尺。

民國70年代進行的愛河河川整治工程,以防洪功能為主要考量,故在愛河沿岸築起了垂直的水泥堤岸,卻也扼殺了水岸多樣性的溼地生態,同時也阻隔了人與河流的親水空間。有感於此,為了恢復愛河自然生態原貌,在此區將 180公尺的水泥堤岸破除,將河水引進公園內,再以生態工程重塑水岸環境,技術與生態相結合,展現愛河充滿活潑盎然的生命力。

 

二號運河景觀公園

 

二號運河又稱大港溪運河,源於五塊厝經林德官,流經大港、三塊厝,於七賢國中前注入愛河主流。二號運河景觀公園東起河東路(東盟橋),西至自立路(自立橋),河北路河南路兩岸,兩岸長約2.4公里,綠帶單邊寬約7.5公尺。為了提昇高雄市綠色品質,並整合高雄市綠帶與藍帶系統,再造河岸灰色空間之生機,及愛河沿岸休憩親水空間的延伸。

 二號運河沿岸現有橋樑23座,是愛河各支流中橋樑數最多的支流,比主流的橋樑數還多出二座,可見本支流在高雄市發展過程的重要。沿岸的玉皇宮、三鳳宮皆是香火鼎盛,負有盛名的廟宇。 本支流昔時的河道在自立路與自強路之間有一個大彎,河水流往建國路後再轉向西南流入愛河。河道甚寬,可容貨船停泊,造就了三塊厝在清朝時期的繁華,熱鬧程度僅次於縣城所在地的陂頭街(今鳳山市)。1960年市政府辦理本區的土地重劃,將河道截彎取直並縮小河寬,建護岸而成為今日筆直的河道。

 

愛河景觀親水公園

 

愛河景觀親水公園是高雄市容改造的大工程,以分期方式持續進行。

愛河一期除了綠帶、親水台階、木棧道、七彩噴泉、河岸散步道等,還包括愛河西岸的河西徒步區、電影圖書館、露天電影院。在愛河東岸,象徵高雄地標的「鰲躍龍翔」係90年全國燈會主燈,已經常駐在民生路底的愛河畔,就和新加坡的獅身魚一般,已成為高雄的象徵。

愛河二期景觀包括:親水冥想台階、星光親水台、河岸徒步區、音樂廣場、觀景平台等,串連音樂館、史博館、工商展覽中心、仁愛公園、市民廣場,結合成為音樂、文化、景觀的休閒特區。

愛河三期景觀包括:燈柱、造型矮牆、健康步道、親水階梯、弧形觀景台等,創造親水休閒的新風貌。

愛河第四期景觀工程應利用生態工法之概念,結合環保、永續與科技之想法,將愛河沿岸景觀親水設施與都市永續生活互相融合。
以綠色工法之概念,規劃永續利用之親水活動空間,並考量資源與能 源的再生與利用,同時以資源再利用之作為,將原濱海二路彩色AC工程「哈瑪星第一船渠」之車道花崗石約 450平方公尺,回收重新舖設於愛河沿岸成為提供市民悠遊散步之林蔭步道。此段景觀有建國橋的落瀑、鐵路橋的銀河燈景及中都橋之彩虹夢境,與沿岸綠地,形成一幅極富詩意景色,創造聚焦節點吸引活動與目光,可提供給假日民眾全家運動遊玩。

愛河五期美綠化工程以仿自然手法,尊重自然,創造都市永續生命力,讓大自然的更替豐富區域生態系,善用原有植物林相,提供動物多樣化的食物來源,營造水域、陸域生物棲地。將街道家具及燈具注入地域特色與人文典故。

 

仁愛公園

 

高雄市鹽埕區中正五路,位於中正四路與愛河之間,面積3.18公頃。原為體育場,於民國83年重新整治以休閒、保育為主題的公園,並改名為仁愛公園。

清雍正年間,為瀨南鹽場,日據初期此地為杉原產業豆餅工廠。1939年以後改為體育場,為高雄第一個體育場。光復後變更為十三號公園預定地。前高雄市長王玉雲提出地下街計劃,結合公園與地下商場,欲重振鹽程區之繁榮, 1978年10月地下街第一層正式營運,可是好景不常。1989年地下街大火,建築結構嚴重毀損,甚至「仁愛公園」也塌陷,市府下令封閉地下街。1994年回填地下街、廢鄰旁河西路,將仁愛公園延伸至愛河邊成親水公園。1998年3月8日年仁愛公園落成啟用完成的仁愛公園配置包含入口歐式風格的柱列、花壇、花廊、雕塑廣場、草坡觀景區、戶外劇場、中央草皮區、兒童遊戲場、生態植栽區、運動跑道及以鹽埕區斜45度的街道紋理來建構的鹽埕意象區。2000年愛河西岸景觀改善工程,正式廢河西路將仁愛公園延伸至河邊。

園區的左側有一座空心假山,可提供小朋友們來這裡探險,現在不管早晨、黃昏的時刻皆可看到民眾大手牽小手到這休閒、慢跑、散步等,成了民眾假日休閒的最佳活動場所。也因視野寬廣、場地廣大每年除元宵節會張燈結綵舉辦活動外,也成為偶像明星舉辦大型演唱會的戶外展演場地。 靠近愛河的沿岸還有咖啡座,夜晚燈景浪漫迷人。接近中正橋旁可以搭乘愛之船遊河,對面還有歷史博物館,來一趟仁愛公園之旅,白天夜晚都可感受愛河知性與感性的魅力。

 

真愛碼頭

 

為高雄港第十二號碼頭,於2005年聖誕節前夕啟用,其最大的特色在於結合花卉與巨型風帆膜構成的藝術設計並設置觀景、休憩高架步道平台及景觀植栽綠化,不但可遠眺海景,更可欣賞鮮艷奪目的各式花卉;由於位居愛河出海口處,透過都市光影與視覺空間的串連,使其成為愛河河畔的休閒新地標之一。

1.與其他已經整建規劃完成的碼頭,12號碼頭最大的特色就是以雪白的風帆為主題,結合花卉構成的藝術設計,由於12號碼頭位於愛河的出海口處,因此雙座風帆的造型將會對著高雄的市區及旗津的渡輪碼頭,並且為了節約能源,在雪白的風帆上面還有太陽能發電板與發電量顯示器的裝置。設置觀景、休憩高架木棧步道平台及景觀植栽綠化,將12號碼頭打造成一處擁有多元海洋特色的「國際旅客服務中心」。

2.搭船遊河港,從真愛碼頭出發的遊程,船程大約是30到40分鐘,船上會有導覽介紹,其中最精彩的就是看船,喜歡船隻的朋友,一定會大呼過癮;高雄港為世界第四大貨櫃港,而港內又有全臺最大的遠洋漁港、近海漁港、軍事漁港,因此船隻的種類繁多。真愛碼頭的觀光遊輪平日只在配合夕陽或是夜晚的時間發船;一天只有兩個船班18:30、20:10各發出一班,遊輪會在旗津港停30到40分鐘,這是品嘗烤魷魚、啤酒的黃金時間,吃飽喝足再搭原船回到真愛碼頭,全部遊程大約100分鐘。假日的航班較多,從下午15:00發船,最後的航班為20:00,每小時1個航班,不需跟著原班船返航,在旗津可以安排活動,享受多樣性的旅遊規劃。

 

光榮碼頭

 

13號碼頭主入口位於海邊路與新田路口,成功打造完成光榮碼頭景觀綠廊道,約500公尺長綠廊道巧妙串連延續真愛碼頭藍色水岸風光,展現高雄得天獨厚的河、海、港水岸特色,同時延展愛河迷人風華與13號碼頭光榮歷史。

曾經是軍用港口,擔任保家衛國重責、1載送後援物資與服役官兵前往金門的駐點,在前代理市長陳其邁努力與港務局協調及國防部全力支持高雄市港合一政策理念下,13號碼頭移交給高雄市政府,正式「光榮退役」,所以稱為光榮碼頭,在推倒光榮碼頭圍牆後,長年為高聳圍牆所阻絕的港灣美景頓時湧現,高雄市的水岸建設旋即進入新的里程碑。由工務局擔負起鐵道旁綠廊道景觀改善之重責大任,型塑高雄優質河港意象,讓海洋首都呈現完整的海岸風情,壯闊的海洋氣勢。

光榮碼頭景觀廊道造型延伸真愛碼頭曲折的幾何意象,地景折板藝術順應鐵路橋的弧形,置入充滿趣味的節點空間,從新田路入口地坪線更勾勒出景觀廊道別具意義的誕生意象,6座景觀高燈搭配豐富的水霧變化,塑造寬闊獨特的入口地景藝術,入口兩側鋪設木棧道及景觀平台,往北接鐵路橋步道串連真愛碼頭,往南延伸至青年路底,在步道階梯上或坐欣賞夕陽晚霞或駐足眺望海天一色,動靜之間皆變化無窮、美不勝收,撼動遊客心靈。

 

前鎮河畔

 

前鎮河景觀親水公園位於翠亨路、鎮海路的前鎮河段。

由於工業及家庭污水的污染,前鎮河曾經是高雄聞之色變的「黑龍江」。民國91年隨著大刀闊斧的整治計劃進展,如今前鎮河已今非昔比。尤其前鎮河景觀親水公園完工之後,親子攜手散步河邊、小朋友公園嬉戲、民眾運動、慢跑景象,這裡似乎成為了附近居民的專屬遊憩景點了。

前鎮河親水公園重新塑造社區意像,結合前鎮河整治,為本市首座以原住民文化景觀,結合社區大學兼具觀光、休憩、自然特色之原住民築夢園區,又可發揮自然教育和環境教育的功能,以及增加民眾休閒據點,提升市民休閒生態旅遊品質。

 

後勁溪畔

 

後勁溪又稱援中港溪,位於楠梓區北端,後勁溪流域包括高雄縣的橋頭、大社、仁武、鳥松和高雄市的楠梓、左營兩區。 後勁溪長二十一公里,在七十點四平方公里的流域裡,後勁溪的支流有二,一來自高雄縣鳥松鄉的曹公圳,曹公圳在仁武鄉的八卦寮與從東蜿蜒而來的獅龍溪匯合;另一支流,則為源自大社鄉的楠梓溪。

後勁溪原本是一條清澈的溪流,提供高雄縣市灌溉之利 ,尤其以耕作及養殖為業的楠梓區民關係更為密切。後勁溪的下游,高雄農田水利會在援中港附近設置水閘,將溪水欄住,稱為「草潭埤」灌溉區,用來灌溉左楠一千六百多公頃的稻田。

自民國六十二年興辦十大建設後,後勁溪兩岸佈滿了象 徵台灣經濟起飛的仁武、大社兩大工業區、楠梓加工區及中 油高雄煉油廠等,但工業區排放的廢水使後勁溪污濁不堪,遂有「黑龍江」的不雅綽號。近年來政府積極整治後勁溪污染,完成親水設施工程規劃,將動用十二億元,設置河岸綠帶、賞花大道、景觀吊橋、自行車道、親水公園等,預定民國九十四年完成。

第一標工程為德民橋至德惠橋間,採複式斷層生態工法,低灘地將有香蒲、蘆葦等水草生態區。另外還有纍石區、綠草如茵的緩坡及親水人行道、環河自行車道,更可創造鳥類棲息環境;第二標工程為 益群路至興中制水閘門將有連結高雄都會公園的景觀橋及共構生態池。經過持續的河岸美化、生態復育,連結高雄都會公園,後勁溪景觀親水公園勢必將成為北高雄民眾休空間及生態教育的最佳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