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莊日日用打鐵店的由來

 

 

新莊在清代為北部稻米的主要產區,新莊街更是貨物的集散地,加上新莊附近林口、泰山、五股、蘆洲、三重、樹林等地,都是以務農為主;因此,農具製造業發達。農具的製造和打鐵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王金磚先生創店於新莊街的金日用打鐵店,大約於民國三年創業,直到今日還持續經營。專製各種農具、割筍刀、草刀、菜刀及鑿子等。尤其民國四五十年時,王金磚先生的打鐵店,更是享譽國內,馳名日本,吸引不少中日人士前來參觀學藝,甚至還贏得「新莊打鐵王」的封號,可見當時金日用打鐵店的名聲多麼響亮。

當時王金磚五個兒子中,有四子承繼打鐵業,因為老么王叔明先生為老么以致無法繼承『金日用』的店名,自己想了一個『日日用』的店名,代表天天都要用的民生必需品。但是雖著時代的變遷,工業時代的降臨王家的打鐵店一一的遭到倒閉,只剩下老大王炳南先生及老么王叔明先生的店還留著,然而過了不久後老大王炳南先生的店也支撐不下去;因為經濟的突飛猛進,科技進步,而且傳承不易,因此更加速打鐵業的沒落。原本新莊有多家打鐵店(日治時期約有五十多家,民國五十年時約僅存三家),如今只剩下位於新莊市的全安里,由王氏家族所經營的這兩家近百年老字號的店面──日日用打鐵店及金日用打鐵店。最後,王叔明先生(老么)退休時,把日日用打鐵店交給王家打鐵店的第三代—王崇德先生。至今,王家只剩下王崇德先生持續堅持經營下去。

除了手工打造除數量不及之外,日日用打鐵店的品質、信用和服務,卻是現今工廠製作的機器製品所無法比擬、替代的。王家打鐵店,如今主要的產品除了農具、家用刀具外,並隨著時代潮流而增加建築器具的打造,日日用打鐵店變成了更多元化、使客人有更多選擇性的打鐵店。


日日用打鐵店—年表

 

前期  ♫♩♪♬

新莊王氏家族,於距今約兩百餘年前由福建永春一帶來台開拓,在北部定居下來,當時家族當中就有部分已從事打鐵為業,因此王氏打鐵為業者皆自家族中相互傳送而來。

 

王金磚先生從林口移居新莊所創立,當時店名為「金日用打鐵店」,至今已近九十幾年。目前的金日用打鐵店、日日用打鐵店皆源自於此。

王金磚的哥哥王石頭到今日的南港學打鐵,出師後來也在新莊創業,開店店名叫「正日用」,後因為有傳人繼承而中斷。

政府來台,帶動了當時的農業,因此農業所需的鐵具也日漸增加,使打鐵的這行漸漸興盛。

民國五零年代,台灣農業發達,鏟、鋤、犁、鐮、耙、刀等農具需求量大增,正值打鐵店的全盛時期,民國五十年,王金磚有五個兒子分別開業,除三兒子王水做糕餅外,其他四兄弟其他繼承父業,二兒子王土珠開設「正日用」,承襲父親在刀上刻上「日」字商標,老大王炳南及老么王叔明繼續金日用字號,標記上多個葫蘆形,也有「日用」字樣,老四王來發到士林大東路開店,只在商標葫蘆上多加「士林」字,但在民國七十二年就將店鋪收起來了。

中期  ♫♩♪♬

一位平地山胞從花蓮來,向王崇德先生的爸爸-王叔名先生,學習技藝。

王金磚先生的打鐵店,更是享譽國內,馳名日本,吸引不少中日人士前來參觀學藝,贏得「新莊打鐵王」的封號。

打鐵的行業不比當初三、四十年時的興盛了,比起當時,現在已經漸漸走向下坡。

民國六十八,王叔明將店鋪遷到現在新莊路414號,自創 「日日用」打鐵店,現由長子王崇德掌店,亦為現今王氏家族當中,實際從事打鐵技藝者。日日用打鐵店以利器著名,也接受客戶訂製特殊用途之合法刀具,商品包括刀具、農具、建築器具等,取名日日用,即是每日都要用到這些刀具的意思,只要有紙模,便可幫顧客打造出所需的刀具。 

排行第四的王來發先生,到士林發展,但於民國七十二年收起店面,不做了。

 

後期  ♫♩♪♬

建築業隨著工業時代的開始逐漸起飛,一些建築業所需的特殊器具,如果工廠無法生產,就只能到打鐵店訂作,因此打鐵店也有涉及建築器具的製作行列。

因為從事農業的人口日漸趨減,打鐵業也因此沒落,繼承日日用打鐵店的王崇德先生,目前是王家唯一一個王家繼續堅持打鐵行業的人;主要的商品以主菜刀、特殊建築用器具,顧客多為市場的生意人、廚師,以及家庭主婦為主。

 

專題簡報頁|專題作品網頁|網站地圖

打鐵達人小檔案 日日用歷史背景 店家商品與特色 延續手工打鐵情 問卷分析與訪談
關於打鐵二三事 日日用地理位置 王家打鐵企業經營 線上學習小天地 關於鐵器小尖兵

新莊的過去與現在

新莊的年份表

新莊歷年人口變化

日日用的歷史

王氏打鐵傳承族譜

打鐵店興起與衰敗

與農業密不可分的打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