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南情話-語言巢傳承情緣

回到首頁 | 按圖索驥 | 聚樂部大事 | 原來如此 | 計畫簡報  

族語的重要

鄭女士的推廣歷程

訪問鄭女士

追思鄭女士

組員介紹

參考資料

 

原音重現

鄭老師的介紹

 

  鄭玉雲老師,民國30年8月4日出生於台東,卑南族卑南社普悠瑪部落的masikadr家族本家,是卑南社前總頭目kelalraw的曾孫。自小深受族人刻苦自立、重視家庭倫理之傳統薰陶,與家人親族均和樂相處。雖因家庭經濟狀況艱困,仍然克服眾多困難努力向學,民國50年畢業於省立台東農業職業學校。

台東農校畢業後,獲聘至台灣糖業東台試驗所病蟲害系擔任雇員,後因熱愛小學教育工作,先後於稻葉國小及豐年國小擔任代課教師共四年,52年至58年服務於卑南鄉公所任家政指導員7年,任內積極輔導鄉民提升日常生活品質,曾獲多次獎勵。67年隨夫婿豐祥瑞先生北遷至台北縣板橋市定居,其間曾於尚倫塑膠公司及新光保險公司服務。
有鑑於原住民旅居於城市在生活及工作上適應不易,需要更多關懷與幫助,個人願以經驗予以協助,同時與政府相關單位聯繫相關事宜,自78年起即擔任台北縣板橋市原住民生活教育改進協進會主席、台北縣政府義務輔導員、台北縣原住民自強協會理事及卑南族旅北同鄉會會長等各類服務工作迄今,希望能為族人之生活改善,盡一份棉薄之力。

鄭玉雲老師育有三男一女,均已在社會服務,86年曾獲選為原住民模範母親接受表揚。自90年於新光保險公司退休後,個人即積極投入原住民鄉土教材之教學工作,希冀經由教學工作之推廣,延續我原住民族之傳統文化。

90年度參加原住民族第一屆族語認證通過,積極參與各項教學研習,不分東區北區,民國96年雖因胃癌常身體不適,但仍不放棄任何教學研習,唯恐文化、語言斷承,積極辦理卑南族語教學研習,透過研習凝聚族人,彼此分享、如何傳承傳統文化與語言。

 

 


訪問鄭老師

訪問時間:2008年12月21日(日) 14:00~
訪問地點:鄭老師家中
訪問問題:

1.何時開始從事原住民族語推廣?
2.為甚麼要想從事原住民族語推廣?
3.去過哪些學校服務?教學時遇到哪些問題?
4.學生學習羅馬拼音的困難有哪些?
5.學生學習羅馬拼音後,在家裡與父母對話是否有幫助?
7.學習母語,除了了解文化,對他們以後的生活和升學有什麼影響?
8.有學生願意用學習族語的方法來升學嗎?
9.您教的小孩他們的生活環境如何?
10.目前家庭中有的父母可能是和漢人通婚的,他們對母語的重視程度如何?
11.您所辦的研習營經費來源是什麼?
 

鄭老師在民國90年拿到原住民委員會所頒發的「原住民族語認證考試證書」,因此開始她的原住民相關工作。鄭女士說從前,小孩子只能說國語,不能說其他的語言,因此,族語便有消失的傾向,但在鄭女士通過考試後,因為要會羅馬拼音,而鄭女士對羅馬拼音一竅不通,因此到了台東,請了鄭玉妹校長以及鄭浩祥老師,錄製了羅馬拼音,之後,天天都聽,天天都記,才學會了羅馬拼音。

鄭老師士學會了羅馬拼音後,就到新莊的思賢國小、蘆洲的仁愛國小、汐止的白雲國小、板橋的大觀國小、樹林的三多國小開始教起,在教族語時,鄭女士是教卑南族中的「南王語系」,但是學的學生很少,經常是一對一或一對三的教,而且原民會給的教材語課本,適用的地方不多,程度也不符合現在的小朋友,因此在教時,鄭女士感到一些挫折,最後,鄭女士只好自己編教材,鄭女士先以羅馬拼音為基礎,一點一點的教,從發音等基本教起。鄭女士在教羅馬拼音的時候,因為四年級的學生有教英文,學英文的學生比較容易學羅馬拼音,因此有人學的快;有人學的慢,但在背羅馬拼音時,學生覺得困難,不過鄭女士認為他們都[很有語言天份,學了沒多久,便可自行朗讀課本,讓鄭女士很有成就感。

雖然小朋友都學了原住民語,但是有些父母親不會說,現在大多人是漢人和原住民通婚,漢人家長通常不會說族語,因此鄭女士從民國91後就在暑期和寒假舉辦「族語親子研習營」,讓家長可以跟孩童一起學習族語,而家長們也慢慢的在進入狀況,族語也讓家長想到祖先的智慧,讓家長的族與進步許多。鄭女士說除了在語言中學習文化,也能從各種活動學習,像是「歲時祭」,這樣可以學到更多的知識。

鄭女士也說學習族語在升學方面也是有用途的,在通過族語檢定考的學生,考試可以加分百分之三十五,但真正用這一項方法升學的人是一半一半,願意的人比不願意的人多一些。
以前常有人認為,原住民的居住環境不大好,但鄭女士說,現在學生的生活環境已改變,所以鄭女士常跟家長說,什麼都可放棄,就教育不可停留,因現在的小朋友,教育程度落後漢民30年,只有加倍努力,才能把族語推廣出去。剛開始,族語常被漢人配偶不喜愛,但是現在族語已漸漸被他人肯定。

鄭女士在推動族語的推動,主要經費需要主動的向鄉鎮市公所、縣政府申請,然後縣政府依照他們的政策來辦理

 

-

-

組員孫友文及豐老師正在訪問鄭女士


訪問時間間:2008年12月28日(日)
訪問地點:鄭老師

1. 教學時常用什方式來教學?有那些重要的過程?
2.您曾參加族語教材的編篡工作嗎?
3. 透過原住民族語教學,學生最後的學習效果好嗎?有沒有發現持別措 施對學生學族語有幫助呢 ?
4. 學校對於族語推廣的協助與支持如何?
5. 除了在課堂上的教學,您還有辦那些活動?
6. 在推動原住民族族語教學的政策及作法上,您希望政府給予哪些協助?

鄭女士上課的方式通常為字卡、圖卡、朗讀等教導學生,但如果有兩個以上的學生,鄭女士就會讓小朋友自己練習對話。鄭女士曾經被邀請過編寫族語的教材,但是因為身體健康的關係,而退出了這一項工作。鄭女士在教導小朋友時,發現,不斷的練習以及練習羅馬拼音,再搭配上看一些課外讀物,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有很多的幫助,鄭女士除了在課堂上教導教材的東西之外,有時也會幫助參加「學生族語能力升學測試」的學生加強原住民語,因為政府希望可以幫助原住民升學,只要通過測試,考試的成績可加35﹪,沒有通過,也可以加25﹪,只要考上公立高中,便可減輕家庭負擔。鄭女士有時會幫忙訓練要參加族語比賽的學生,因此一有學生參加演講比賽時,就會經常主動到我家,讓鄭女士多給他訓練和加強。像有一個在北一女唸書的學生,是透過他的媽媽介紹,我就利用幾個晚上的時間訓練她對族語的熟悉。鄭女士說,她說現在政府編的族語教材,多半不適合都市的小孩,且教的內容不太好,所以鄭女士希望政府能編寫一套好用的教材及向阿美族與泰雅族學習編輯字典,並多編寫一些繪畫手冊。鄭女士也想要多辦一些原住民的傳統文化體驗營,可以一邊學、一邊讓族語「家庭化」,多辦一些全家都可參加的活動,在全家人的學習下,讓學生更喜歡學習族語。


時間:98.01.01(四)12:30~
地點:慈濟醫院


鄭女士因身體不適於12月29入院治療,我們1月1日探望他時,在閒聊中談到族語的推廣。 鄭女士說他當時師資檢定考口試錄取後,非常緊張,因為那時還不會羅馬拼音。他回想當時他不告家人,就搭了飛機前往臺東,找了鄭玉妹阿姨,當時她正在當評審,鄭玉妹女士就利用空檔時間教她,但還是不太清楚,於是又去找了他的弟弟鄭浩祥先生,鄭女士就邊學邊錄音,然後三小時候再搭乘飛機回到臺北。之後就是透過聽錄音帶的方式,反覆的練習才學會的。鄭女士說她當時是秉持著「只要有心,就一定可以學會」的念頭,才將羅馬拼音學會的。她後來也發現教會所教的羅馬拼音與她所學的有一些差異。鄭女士在教學時,也經常用這個例子勉勵他的學生或學員,學習東西一定要有毅力,不要輕易放棄。

我們看了幾篇有關原住民族語的文獻,原來「語言巢」的概念是來自紐西蘭成功的例子而來的。我們問道哪一個族群在推廣族語是比較容易的?鄭女士說應該是泰雅族,因為他們大多以部落為生活圈,例如烏來,所以在推行母語就比較容易。
目前,鄭女士覺得政府在推行語言巢族語時,應該多開辦社區型,這樣才能比較容易推行,因為目前仍以地方舉辦,有很多原住民的父母和小孩為了要學習族語,在交通上就花了很多時間,完成研習的持續力就不容易達到了。
最後鄭女士建議我們可以訪問鄭玉妹女士,他在卑南族族語上的付出和貢獻極大,目前正在編寫卑南族族語的字典,在族語的推動上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了。

 

 

 

 

 

 

 

 

 

 

 

 

 

 

 

 

 

 

 

 

 

 

 

 

 

 

 

 

top

2009 ◎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卑南情話-語言巢傳承情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