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河起源 愛河名稱由來 愛河人文歷史與風貌

愛河主流河段舊名稱介紹

苓雅寮位於河口東岸,為漁民卜居之地,因用苓仔(竹罟)捕漁得名,河口有沙洲叫苓洲,日治時林賞向日政府建一座木橋,叫苓雅橋,是高雄橋的前身,過橋要收費。

頭前港位於愛河河口兩岸一帶,今鹽埕區府北里的河段名稱。

後璧港愛河河口分流道的名稱,自今建國橋一帶分出支流,延建國路流向壽山山腳,到哈瑪星舊火車站附近入海,後來加蓋稱大溝頂,崛江是其入海地段,崛江的日文意思是壕溝,日人築港時挖取港底泥沙填築而成。填土後在此興建碼頭倉庫,也是日人的宿舍區,後為舶來品市場。

七吼橋位於今自由橋旁,是清代左營舊城,凹仔底通往灣仔內和鳳山縣城的重要橋樑,傳說是乾隆年間湘軍所建,橋墩有七孔而得名。

船仔頭港位於天祥路鼎新橋一帶,船仔頭是碼頭的意思,清代先民步行到此搭舢板,水路運輸從這裡開航。

寶珠溝先民認為此段溝水有如甘露,旱季用以灌溉農田,故得其名。

烏魚仔港位於今中央果菜市場旁,農民在此興建土壩,涵蓄雨水,大潮時,海水可以漲到這裡,烏魚汛期來臨,游至寶珠溝處無法再上行,以為烏魚迴游到此,故名。

大港溪運河發源於五塊厝,林德官田野,經三民區灣仔內,在七賢橋旁注入愛河,光復後此河段曾截彎取直。

三塊厝港位於雄中前方,清代的帆船可以直接從打狗隙開到這裡停泊,使得這裡十分繁華,僅次於鳳山縣城,各類店舖俱備,成為南北貨中心

大港位於火車站前河段,過去因盛產鯉魚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