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河起源 愛河名稱由來 愛河主流河段舊名稱介紹

 

愛河人文歷史與風貌

 

    愛河原本為一溪流,當地人通稱為溪仔,並未有一固定或統一的名稱。與其居民的關係,早期為農、漁、交通等的互動。由於愛河水源充足,打狗平原深得灌溉之利,因此盛產稻米、蔗糖、鳳梨等作物;漁類方面除一般魚、蝦之外,冬至前後有烏魚,於大潮時刻,烏魚甚至隨著海水由高雄港,往上游入高雄川到達烏魚港仔(今三民區民族路與建工街交會處之大港橋以西一帶,直至1955年(民國 44年),每年冬至前後,居民仍可在該處捕獲烏魚,可見當時高雄川,高雄港仍未受多大污染。

 

愛河上游

  愛河的源頭在高雄縣仁武鄉八卦寮埤,後經由清代知縣曹謹修築曹公新完成後,愛河與高屏溪產生關連,成為早期重要的灌溉渠道。

  上游的範圍是從民誠路以北至八卦寮埤一帶。在清代時期,於現在文藻外語學院前附近,有一小港口,稱為船仔頭港,是愛河航運的終點,當時附近居民對外的主要交通要道之一。

  目前愛河上游有幾個地方值得一遊的是榮民總醫院後方的後港橋,她是高雄縣市交界橋,進入高雄的第一座橋。附近河道仿自然河岸修築,具有野趣;另外,在民國91年以前完成的河堤社區公園,營造出精緻的親水空間,光雕曲線橋及直線橋,造型特殊,富力學之美,加上當地豐富的人文氣息,是徜徉身心的好去處。

 

愛河中游

  愛河的中游,範圍由建國橋以北至明誠橋之間,此河段在清代時期,包含龍水港、田尾港、烏魚仔港(寶珠溝)、七吼橋及內惟埤等重要人文景點,龍水港在現在龍水路附近,是昔日通往鳳山舊城的重要水路。早期在中游處建有田尾橋,是左營舊城前往鳳山新城的必經橋樑。烏魚仔港在目前果菜市場附近,早期烏魚汛期間有些烏魚會上游至此,故得此地名。此河段在民國50年代是高雄地區重要的儲木池所在。

  此河段中有一座類似關渡大橋的鋼構紅色鐵橋─中都橋,旁邊有南台灣最早設立的磚窯場,在其上游不遠處有鼓山運河可直通台泥高雄廠,此運河曾是日治時期運煤等和紅土等工業原料之要道。內惟埤原是高雄市最大的埤塘溼地,有渠道通往愛河,現開闢為文化園區,園內有美術館,戶外雕塑展示及濕地公園。

  目前愛河中游一帶有客觀文物館、三民一號公園、市立美術館、內惟埤文化園區及愛河中游支流之二號運河邊的三鳳宮、三鳳中街、高雄中學紅樓、火車站、科學工藝博物館等藝術文化景點值得一遊。

 

愛河的下游

  愛河下游,範圍由高雄港鐵橋至建國橋之間,此地區在清代時期是一片濕地,包括頭前港、後壁港,前金港、三塊厝港、大港一帶(包含現在的二號運河)。

  於康熙後期(約1710年代)成立「瀨南鹽場」為全台第四大鹽場。1900年時,鹽埕埔加上鹽埕庄人口約為兩千人,因為愛河三角洲及附近大都為鹽田及魚塭,較少人居住。日明治41年(1908年)打狗港(現今高雄港)第一期工程開動,大正三年(1914年)打狗市區計畫,規劃打狗川(現今愛河)以西一百七十萬平方公尺為市區,由日本人所經營的打狗整地株式會社成立,大量收購鹽池濕地地區,再利用打狗港(現今高雄港)整治工程中和打狗川(現今愛河)浚修時所挖的泥土,用來填土造陸,生成了目前的鹽埕區,也導致昔日出海口上的紅樹林、招潮蟹、彈塗魚、蚵、貝等濕地生態消失不見,也使河道寬度縮減一半。

  目前愛河下游至出海口沿岸一帶,有許多值得駐足一遊的景點,如音樂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