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過程

頁次: 1 2

日期

進度

內容

2008/12/08 認識台灣網界博覽會 老師向我們介紹「台灣網界博覽會」的活動,並瀏覽得獎作品:台灣雙城記(中文版與英文版)。
2008/12/09-2008/12/18 決定參加網界博覽會並訂下研究方向 同學們與老師討論過後,決定報名參賽,因為大家都很有興趣,報名人數非常踴躍。我們與老師討論之後,將研究主題暫訂為「高雄地區水資源研究」。
2008/12/20 網博課程之一: 認識曹謹與曹公圳 瀏覽曹謹與曹公圳的故事、水與綠的交響曲等與曹公圳相關的網頁,在鄭老師一一解說下,同學們對於曹謹與曹公圳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了。
2008/12/21-2008/12/23 工作分配 因為報名人數達20人,所以老師以組為單位,共分了五組,每組負責不同的記錄工作與網頁製作,如此行事會更有效率,同學們也體會到分工合作的好處。
2008/12/27 網博課程之二: 高雄平原水資源活化論壇 課程內容: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教授兼水資源研究中心楊磊主任:以歐盟「SWITCH」計畫模式推動「活化高高屏水系」計畫。
台灣濕地保護聯盟謝宜臻理事:水圳與溼地生態環境的建構、保存、利用。
高雄市東光國小資優班楊宜倫老師:歷屆博覽競賽經驗談。
高雄綠色協會魯台營總幹事;水圳與親水空間。
鴻威國際工程顧問公司黃智良總監:以曹公圳支圳內濠溝(護城河)所做的清水空間營造。
鳳邑赤山文史工作室負責人鄭溫乾老師:曹公圳水資源對高雄平原土地的開發利用與演變
2008/12/28-2008/12/31 閱讀、整理資料,並寫下心得 同學們對於高雄平原水資源活化論壇的課程所獲得的資訊做整理並認真閱讀後寫下心得。
2009/01/01 第一次田野調查 實察地點:里嶺大橋→大樹攔河堰→高屏舊鐵橋溼地公園→曹公新圳三孔制水門→「大寮圳」進水口(紀念碑)→「飲水思源」碑→後庄聚落→新埤仔汴→廢棄舊圳道→曹公舊圳五孔制水門→固床工→九曲堂抽水站→大寮圳。
2009/01/02 第二次田野調查 實察地點:內濠溝、曹公廟、曹公國小→外濠溝、鳳山溪、柴頭埤→小貝湖殘跡→澄清湖→鳥松把水土地公廟→鳥松大排→仁勇橋→八卦寮埤→獅龍溪、八涳橋、後勁溪→九番埤→後港橋→檨仔林埤→本和里滯洪池→愛河河堤公園→左營高鐵路分隔島圳道→原生植物園。
2009/01/03-2009/01/09 閱讀、整理資料,並寫下心得 經過兩次的田野調查,同學們將所負責的地點的資料做初步的整理與閱讀,並將當天所看到的事物與心得撰寫下來。
2009/01/10 討論隊名與確定專題名稱 為了符合歐盟SWITCH的理念,我們的隊伍名稱命名為SWITCH。而再次與老師討論後,確定專題名稱為「與水共生-高雄水資源的永續發展」。

頁次: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