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緣起計畫簡報工作進度拾荒少年參考資料網站地圖  
   
 

 

認識荒野保護協會同心守護荒野的夥伴拾荒少年訪問記錄付諸行動、親身體驗問卷調查生態知識園地展望未來、學習成長及感謝

荒野保護協會透過「教育」的方式為環境保護紮根

  荒野保護協會透過「教育」的方式來做環境保護,改變人們的思考與行為,並且生根持續。帶人們去接觸體驗認識自然,去感受感動,生出意識與行動來保護環境。荒野保護協會的推廣講師主動或受邀到學校、企業、社區、政府部門、公務人員訓練等場合,舉辦演講,解說員帶領自然體驗活動。
  如果各學校、公司機關有舉辦演講需要,可以聯絡荒野保護協會,安排相關事宜。

(一) 荒野保護協會解說員--連結人與土地情感
 
定點觀察:
新竹市東山食蟲植物組
圖片來源:荒野新竹分會
 
定點觀察:
新竹市東山濕地觀察組
圖片來源:荒野新竹分會

   解說員是荒野保護協會最大的義工小組,在臺灣48個定點進行長期的自然觀察與環境監測,並擔任人與自然的橋樑,透過熱誠分享的體驗活動,傳遞生態觀念、連結人與土地情感。在荒野保護協會內部,解說員更是開創工作的推手,因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讓他們在遇到環境破壞案件時感受的衝擊更大、感觸更深,許多人進而跨入兒童教育、特殊教育、環境議題推動、棲地保育等領域,帶領荒野保護協會的環保工作紮根拓展。

(二) 創新的兒童自然教育─荒野炫蜂團

  荒野保護協會自成立之初,就非常重視兒童教育,在可塑性高的兒童期,倘若能建立正確的自然觀,擁有美好的自然經驗,在其成長過程中是深具意義的。
  因此除了每年定期舉辦的兒童自然體驗營及種子老師培訓外,也於廿一世紀新紀元的開始,更進行荒野炫蜂團的籌劃工作。
  炫蜂團隸屬總會的兒童教育委員會,是一常態性的青少年組織,招收對象為小學三年級至五年級的小朋友。

  炫蜂團的活動目的即在野外透過生態遊戲、故事、唱跳、自然創作和生態劇等多樣且趣味化之活動形式,吸引小朋友的注意,激發他們的好奇心。

 
圖片說明:炫蜂團溯溪活動
圖片來源:荒野保護協會
  圖片說明:熊月山莊耕作
圖片來源:荒野保護協會

(三) 為弱勢家庭孩子植下綠色童年

  荒野保護協會夢想讓全國每個學童都有一個與自然親近的童年記憶,在寒暑假舉辦自然營,並積極籌備成立自然教育基地,運用學校戶外教學的機會,讓孩子接受大自然洗禮。
  93年開始,自然營更鎖定弱勢家庭兒童,由荒野保護協會自力向企業募款,提供免費名額讓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家扶中心輔導的小朋友參加。

(四) 綠色生活地圖深耕在地情感

  綠色生活地圖是1992年從紐約開啟的一項國際性活動。1998年荒野保護協會將綠色生活地圖引進臺灣,主動或受邀到學校、社區推廣。這是一種有趣的環境教育活動,為了畫地圖,每個人親自在巷弄中探尋走訪綠色資源的過程,發掘生活環境中的人事物,並培養在地情感,讓人們能在日常生活中具體的展現環保行動。至今,臺灣已出版了超過21份綠色生活地圖,手繪圖也超過百幅以上,並出版「地圖有氧運動」一書,真實呈現人與土地之間的點滴故事。


圖片說明:地圖有氧運動書本封面
圖片來源:綠色生活地圖網站


圖片來源:綠色生活地圖網站

(五) 推動特殊自然教育

  身心障礙者等弱勢族群,往往因為各種有形無形的障礙,而無法親近自然,對環境關懷也相對陌生。近來自然團體逐漸成立,一般民眾的自然活動機會也增多,而荒野已有豐富經驗可以做深度轉化,於是自93年起荒野保護協會結合具有特殊教育與自然解說專長的會員進階培訓,發展針對不同障別的自然體驗方式。

◎文字整理:陳偉婷、湯雁評
◎資料來源:
 荒野保護協會
 
炫蜂團文字資料
 7-ELEVEN綠色基金網站
◎圖片來源:
 圖片—荒野保護協會
 定點觀察圖片—荒野新竹分會
 荒野地球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