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內神明方位
奉祀神明主神
配祀神明
右廂神明
左廂神明

身分的演變
神的轉變
歷代重要褒封
媽祖之為海神
媽祖原是海神,在她得道升天之後,民間多次傳說媽祖顯聖拯救遭遇海難或海盜的商船、漁舟,因此中國南部沿海地區居民視為海神。而先民渡海來台時,常會在船上侍奉媽祖稱為「 船仔媽」,以求渡海平安。來台後,台灣的主要港口無論是海港或河港,都有媽祖廟,一則護佑商船、漁船平安入港,一則護佑港市街區居民。
 
媽祖之為水神
台灣先民為求渡海平安,於是攜媽祖飄洋來台,拓墾期間又屢獲庇祐,媽祖在台灣因此由海神轉為雨水之神,傳說中的「大道公風,媽祖婆雨」更是助長了迎媽祖可帶來雨水的事蹟在台灣各地散佈。雨水太多造成水災時,卻又有「 掃溪路」的靈力。
神格的擴充
除此之外,農家最怕稻蟲害,媽祖在台灣信仰中也有驅蟲的靈力,於是媽祖又多了農業神的性格。高雄縣旗山、內門、甲仙的媽祖廟更轉而為保庇平安,具有母性性格的山神。
媽祖神格的擴充並被賦予多樣神力,說明了媽祖在台灣無遠弗屆的影響,以及祂在人民心目中崇高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