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餅的由來
         相傳在三國時代,孔明率兵打仗,班師回朝途中,經過瀘水,忽然狂風大作,船隻根本無法渡過。當地土著說要殺人頭祭拜才會平息。孔明遂以牛、羊肉為餡,塞到麵製的頭顱中炊製而成四十九個麵人頭,取名為『蠻頭』又稱為『饅頭』。經過歷代演變,糕餅內餡變化萬千,葷、素、甜、鹹、辣一應俱全。
現代喜餅的內餡口味眾多
          孫權眼看劉備日漸壯大,接受周瑜獻計,假稱有意將妹妹許配給劉備,要劉備過江迎娶他妹妹。孔明先收購了所有糕餅店的餅,分送給民眾和孫權的將士,同時又叫人在境內放風箏,上面懸掛著『孫劉兩姓合婚』,使孫權不得反悔,從此以後諸葛亮就成為囍餅的發明者。從此男女婚聘爭相仿效送餅通知親友,男女雙方不得食言反悔,因此糕餅成為日後文定之喜必備物品,而我國糕餅業者就尊奉諸葛亮為開業祖師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