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續發展 : 訪問琉球 | |||||||
|
下面是牡丹社遺族訪問宮古島遺民的報導,很感人哦!! 2005/6/16 張瑞昌 / 沖繩十六日專電 - 2005.06.18 中國時報 牡丹社事件 131 年後 台日遺族會面泯恩仇 天空飄著細雨,遠從台灣飄洋渡海而來的白勇務,面對著牡丹社事件中受害的琉球五十四人墓碑,以排灣族語問候說,「為了祖先的錯誤,我們不遠千里來到此地參拜,除了表達我們原住民的誠意,也希望大家可以忘掉過去,一起向前看!」 這裡是沖繩市郊的護國寺,六月中旬的琉球與最近的台灣相同,連綿多日的雨勢,讓即將進入初夏的島嶼天氣顯得格外悶溼。來自屏東縣牡丹鄉的原住民及隨行的學者專家二十餘人,在鄉長林傑西的帶領下,首度抵達琉球群島,為該鄉的「歷史與和解」之旅邁開第一步。 排灣族赴琉球祭亡魂 距離一八七一年至一八七四年間發生的牡丹社事件,已經整整超過一百三十個年頭。因為這起陰錯陽差的歷史悲劇,不僅台灣與琉球的命運從此改變,日本侵略亞洲的政策也更加確定。 今年正是甲午戰爭一百一十年、二次大戰終戰六十年,在反省戰爭蔚為世界浪潮的氛圍中,牡丹鄉訪問團以「愛與和平」為出發點的琉球之行,受到NHK、琉球新報、沖繩時報等日方媒體的關注。 擔任訪問團發言人的華阿財說,「我們的祖先殺了琉球人是千真萬確的事情,雖然這裡頭有生活文化、風俗習尚的差異,但殺人就是不對!」不過,華阿財也強調,「現有的歷史文獻與錯誤報導,對原住民形象的醜化十分不公平,在牡丹社事件中被日軍攻打、死傷最多的是排灣族,但日後清廷對日的撫卹、賠償,何曾想過原住民,而我們卻必須忍受外界的批判與質疑。」 沖繩縣府會熱烈歡迎 華阿財表示,「族人對這次的訪問有很深的期待,我們帶著部落的聲音來了,希望能夠為後代子孫找出一條路來。」多數訪問團成員與華阿財一樣,內心都有著些許的忐忑不安,他們忖度,「究竟琉球人如何看待我們?」 拜會沖繩縣府會時,沖繩地方政府與議會對於牡丹鄉長林傑西等人的造訪表達歡迎之意,對方的善意回應讓一些團員直呼「太美好了」。下午前往五十四名琉球難民遭殺害紀念墓碑參拜,由在牡丹社事件受創最慘重的高士佛社、牡丹社遺族白勇務、華阿財代表,與從九州趕來的琉球難民遺族仲宗根玄治,進行一場百年來首見的「歷史之會」。 醫生出身的仲宗根玄治是當年宮古島(琉球難民主要來源)島主的後代,他在致詞時說了一段很感性的話,「我沒有想到大家都會來,你們非常有勇氣,令我非常敬佩、感動。」仲宗根的讚許,讓訪問團成員紛紛展露笑容。 揮別不幸創傷大和解 「對於一百三十年前的不幸事件,身為後代的我們,同感遺憾,我們從大老遠的地方來,為得是希望死難者能夠在此安息,僅獻上檳榔和酒,表示我們最大的敬意,以及我們對追求永遠和平的願望!」身為祭司之後的白勇務,當場以排灣族傳統習俗做一場簡單的法事,華阿財則在旁誦讀告別之詞。 讀小一的郭予凡和小三的陳毅,也跟著大人來到沖繩,這兩位排灣族的孩子不時在人群中穿梭玩耍,參拜過程中,他們不僅睜著大眼睛、仔細聆聽,「有一天,他們會記得這些事,認識、了解自己的家鄉歷史。」一位團員如此表示。眾人離去之前,天空依然下著雨,靜靜地洗滌百年前的歷史恩仇……。 2005/6/17 張瑞昌 / 宮古十七日專電 化解百年仇恨 宮古牡丹:已是一家人 時光在歌聲中緩緩流逝,昏黃的燈光下有著一顆顆熱情的心。從台灣遠道而來的牡丹鄉民,與宮古島人一起交叉牽手,伴隨著輕快的三弦與鼓聲,不論識與不識,男女或老少,他們盡情的歌唱與跳舞,百年來的仇恨煙消雲散,蕩漾的是連接兩座海島的漫漫情誼。 午後四點,台灣屏東牡丹鄉訪問團終於來到宮古島的平良市公所。在牡丹社事件中被殺害的琉球難民,主要都是來自宮古島,訪問團一行人的首度到訪,因而有著「近島情怯」的複雜感受,然而,雙方充滿陌生與期待的第一次接觸,卻出現令人感動的對話。 牡丹社事件 歷史悲慘 七十二歲、白髮蒼蒼的平良市長伊志嶺亮說,「我們衷心等候你們的到來」,「歷史曾經帶給我們悲慘的過去,希望我們忘掉過去,面向未來,從今以後宮古島與牡丹鄉要有更多親善的交流。」 身為訪問團長的牡丹鄉長林傑西在致詞時說,「今天是我此行最緊張的時刻,但是看到市公所的熱烈歡迎,我們放下了心中的一顆大石。」,「一百三十年前,我們的族人為了保護家園而發生了令人遺憾的悲劇」,「今天我們帶來了誠懇的和解之意,期待這一趟可以促成雙方人民的和平相處,從牡丹社事件中的誤解,走向理解,並化解百年來的仇恨。」 戰前曾經滯台求學,對台灣有著深厚感情的伊志嶺亮聞言回應,「牡丹社事件之後,日軍派兵攻打牡丹社,此後台灣也變成日本的殖民地,不論台灣和琉球或宮古島、牡丹鄉都是受害者。這是歷史的錯誤,造成我們祖先之間的誤會,未來如何避免這樣的錯誤,無疑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 一場越洋跨海、千里相繫的世紀會面,在跟恆春半島一樣大的島嶼拉開序幕。晚間,平良市公所作東款待遠道而來的訪問團,不少牡丹社事件的琉球難民遺族也紛紛趕來參加,偌大的居酒屋裡擠滿了同為南島文化的宮古島與排灣族人,屋外細雨綿綿,屋內熱鬧滾滾。 共舞排灣歌 迴盪宮古 訪問團成員與宮古島朋友一見如故,伊志嶺亮一時興起,帶頭跳起沖繩的傳統舞蹈,林傑西見狀激動地說,「我們幾百年前就是兄弟,從現在開始,我們都是一家人。」他甚至將隨身佩戴象徵著排灣族頭目精神的護身符送給了伊志嶺亮。 「從前是一家人,現在還是一家人,肩並著肩,手牽著手,輕輕地唱著我們的歌聲……。」嘹亮的排灣族歌聲迴盪在島嶼的一隅,彷彿從大海的一端,穿山越嶺傳到了遍地蔗田的宮古島。 2005.06.18 中國時報 張瑞昌 / 宮古十八日專電 牡丹社事件大和解 傾聽百年心聲 遺族泛淚光 離開宮古島的前夕,屏東縣牡丹鄉訪問團在下榻的共和飯店,與牡丹社事件的琉球難民遺族有一場「相見歡」的座談,然而,當雙方分列兩排面對面,相互訴說同樣身為遺族的遭遇時,卻已是話語未盡而淚光閃閃。靜靜地「傾聽」百年來的寬恕和包容,成了這場聚會唯一的曲調。 台灣避難處 宮古島民感恩 「如果沒有台灣讓我們避難,我們就沒有今天,怎麼可能會恨你們呢?」六十多年前,跟隨父親前往台灣中部山城東勢待到戰後的宮古島民前里嚴,在回答台灣訪客的問題時,如此表示。身為牡丹社事件琉球難民遺族,儘管祖父曾為尋找前人遺骸赴台奔走而不可得,但前里心中沒有怨恨,他甚至還對曾經在大時代的戰亂中提供一個避難處所的台灣,心存感恩。 與牡丹鄉訪問團會面的琉球難民遺族,都跟前里一樣有著悲喜交加的感受。擔任空手道教練的野原耕榮,看到媒體報導牡丹鄉民組團訪問琉球的新聞,感動地跑到飯店和訪問團會面;前里的妻子獲悉此事後,特地在祖先牌位前,淚流滿面地稟告牡丹鄉民的誠意;祖父是遇難者的老婆婆前迫美歌子,在偕同媳婦、孫子三代聯袂出席遺族聚會時,開口第一句話就是向訪問團說聲,「大家辛苦了!」 對祖先遇害的宮古島民而言,牡丹鄉民長途跋涉到來的意義已足以代表一切。 從相互體諒的過程中出發,琉球人可以透過接觸感受到原住民的善良與純真;而牡丹鄉民也因為實際到訪,才能夠體會琉球人曾經飽嚐亡國之恨與戰亂之痛的過去。 從大學時代開始研究牡丹社事件的高佳馨回憶說,當年為了做族人的口述歷史,若不是渾然不知,就是避而不談。今天,當她聽到宮古島民自稱「遺族」兩個字時,不禁潸然淚下,只因聯想到自己就是牡丹社的遺族。 在牡丹鄉圖書館擔任管理員的王美連,一路上的思緒也是翻騰不已。她說,目睹雙方令人動容的對話場面時,真的很激動,尤其是現場有人哽咽,有人溼潤了眼眶,讓她立刻用筆寫下「浴火重生」自勉,因為她相信從踏出步伐的這一刻開始,她對自己的族人更有自信。 誠實面對歷史,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然而,無論牡丹鄉或宮古島的遺族都是歷史的受害者,諷刺的是,這卻是許多的偶然所組成。如果不是因為遭逢颱風,前往中國朝貢的琉球漁船,不會漂流到台灣南部誤入排灣族部落;如果不是因為琉球難民遭殺害,日本是否會正式併吞琉球王國,或許殊難預料;如果不是因為牡丹社事件,日本恐怕很難有出兵台灣的藉口,甚且在甲午戰爭之後選擇台灣而非遼東半島。 雙方遺族相逢 溫暖下一代 這些「如果」的反面,一直是史學界在研究牡丹社事件時經常出現的觀點。然而,在事件雙方遺族多數皆已遺忘的時候,卻因著牡丹鄉訪問團的到來,打開了塵封一百三十多年的記憶。它像是一面正被擦拭歷史灰塵的鏡子,不僅照見了在大時代底下人民顛沛流離的容貌,也投射了人心最善良柔軟的一面。 事隔百年,牡丹社事件中的遺族的相逢,也許只是未來大歷史的一個小故事,可他們在擁抱的那一刻所散發的光與熱,卻將溫暖了彼此的下一代。 http://blog.yam.com/serrytw/trackback/506376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