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地的演變  棲地經營管理  無尾港隱憂  蘭陽風雨中的馬賽人  土地與農民的怒吼  馬賽自然公園  保護無尾港


 
棲地的演變

無尾港 位於宜蘭縣蘇澳鎮境內,在蘭陽平原靠近太平洋沿岸的最南端,原為新城溪出海口(現在的武荖坑溪) 1970 年後因河流改道,河口慢慢淤積,形成沒口河而被稱為『無尾港』, 是一處自然沼澤濕地,週邊聚落早期是一個漁村社會,先民傳承著以牽罟捕魚的方式為主要生計,由於地處中央山脈北端的板岩層附近,大大小小的石板材料相當豐富,居民『就地取材、換工起厝』,居住的就是以石板堆砌,泥土攪拌糯米或牛糞接縫的房子為住家,也是居民口稱的『石板屋』。1970年代以後,社會環境轉變,交通及工商的發展改變了小漁村的風貌,近海漁業資源無以為繼,居民紛紛轉業,年輕人口外流,社區逐漸老化衰微。1980年代中期,經濟部台灣電力公司計劃在無尾港地區興建150萬千瓦的火力電廠,引起當地居民對台電設廠造成的污染與遷村的衝擊產生恐慌,以籌組「港邊里反火力自救會」表達反對立場,持續了將近10年的長期反火電抗爭。

 

 

由於位在秋、冬季候鳥過境遷徙的必經路徑上,加上濕地特有豐富的水生動、植物資源,提供了鳥類棲息環境及食物來源,而使無尾港成為台灣地區主要的雁鴨度冬區之一。1988年,國際水禽研究中心(IWRB)及國際自然資源保育聯盟(IUCN)在亞洲濕地調查報告中,將無尾港列為台灣重要濕地之一。為了保護利用此地度冬的水鳥及其棲地,防止因環境污染,而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宜蘭縣政府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於19939月將此地規劃公告為「宜蘭縣無尾港水鳥保護區」,佔地102公頃,也讓台電放棄在無尾港地區建火力發電廠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