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漥開嘜啦 養護小尖兵 水漥初體驗 生物召集令 探索與省思 未來期許 參考資料
水漥緣起 水漥誕生 水漥丰姿



 

  去年,學校的舊廚房、舊儲藏室在拆除的時候,我們都覺得很奇怪,為什麼要拆掉呢?有一天,當怪手進到學校,轟隆轟隆的開挖土地時,我們更好奇了!心裡想著:到底要蓋什麼呢?漸漸的,四個水窪的樣子出現了,我們請教過師長以後,才知道學校要設置一個,溼地的生態教育環境。師長們認為,在自然與生活領域和許多其他領域的學習環境上,有關生物的這方面,我們學校比較欠缺,所以為了讓我們有更好的學習環境、和更多的學習機會,學校師長們決定,建造這「四個水窪」。
  老師曾經告訴過我們,在地球的生命史上,曾經發生過大滅絕,所有的恐龍、有孔蟲等生物都滅亡了。只剩下讓我們考古研究的『化石』。而我們現在的人類,也正生活在另一個,可能再一次發生大滅絕的時代中。這次的滅絕和六千五百萬年前不同,中生代時期,是慧星撞地球造成的;而今天的「掃把星」竟然就是我們人類自己。老師說:「可憐的人類,正無知的揮著掃把呀!掃平了山頭、掃除了生物的棲地、掃光了多樣的物種。卻堆積了各種的污染,讓自己慢慢走向毀滅。」真是可怕呀!
  我想,生態的保護,每個人應該都有責任吧!因為我們的「食衣住行」,都是向大自然要來的。當我們為了生存,而無知的去改變我們的生活環境時;人們卻沒想過,被自己破壞的,是讓人類長久生存下來,美好的的生態系統。
照顧家園,使生態永續發展是我們的責任。要永續維持家園,首先必須瞭解我們家園,現在面臨的生態困境。 臺灣過去追求經濟成長,而製造了很多的污染,而且在狹小平原上,居住了過多的人口,過度開發利用我們的環境,並造成棲地的流失,地球村的貿易行為與錯誤的放生文化,有意無意間,將外來種引進,已經使我們的生活環境,產生極大的危害。臺灣已經到了,「不雨則旱;遇雨則淹」的窘境,生態問題已經是,一定要處理的問題。
  因為這樣,我們學校依現場環境,並參考「生態工法」,完成了這座「溼地生態園區」,回收雨水及廚房洗滌水,達到節水再利用,並控制用外來種(布袋蓮)的優勢處理污水。而生態教學,更融入我們學校的本位課程,並採「區域策略聯盟」的方式,和鄰近學校分享成果,並舉辦社區家長溼地生態研習,將溼地生態教育的成果,也和地方社區分享,不只這樣,我們學校在寒暑假期間,還策辦學生及社區水窪生態營,並架設網路平台與國際接軌學習及推廣永續發展。
  我們人類和其他物種比起來,在地球上的時間實在太短了,面前大自然,我們應該學習如何謙卑、親近、重視生態環境,那麼我們的未來生活,將會更美好。
  老師曾告訴過我們「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教材內容46項主題,其中31項與濕地有關(詳見參考資料--參考文件部份,可見水窪對生態學習相當重要。以上是四個水漥的緣起,也是我們學校為什麼要設置溼地生態教育環境的原因。

TOP 回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