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12.gif

 

 

img10.gif

 

武術與國術

        長久以來,在中國的搏鬥技術有各式各樣,五花八門,諸如:技擊、白打、徒手、功夫、武術、國術……等稱呼。而「國術」此名稱的由來,是在西元1928年,南京成立中央國術館,始出現「國術」二字。而「武術」則是西元1949年,大陸為與台灣區隔,所以用「武術」二字。西元1952年大陸成立中國武術協會,出現「中國武術」四個字。

 

內家拳與外家拳  

        中國武術有三百多種,其中十多種較大,武術派別繁多,其實早在黃帝時代,就發明了「導引」、「吐納」、「拳術」。秦漢時代又有「五禽戲」、「八段錦」,唐宋以後更有「小九天」、「三世七」、「太極拳」等。中國武術大致上以內家拳及外家拳來區分,一般所見的少林、白鶴、螳螂等眾多門派拳術即為外家拳,而內家拳指的則是太極拳、八卦掌、形意拳此三大拳系。

        國術本來沒有內外家之分,是直到後世過於專精技巧,鉤心鬥角,往往欲標榜門戶,使得內家外家進而鴻溝劃分,水火不容。相傳內家為武當,創自張三丰祖師;外家則為少林,創自達摩祖師。達摩面壁九年,鑒於僧眾萎靡,創拳法十八式,拳法重「服氣」、「調呼吸」、「潤臟腑」、「滋百骸」、「動中求靜」、「與道相合」,其實這就是內家拳法之源。而其徒弟後來將拳法擴充至七十二式,迨後世治技者眾,遂皆以少林相號召,於是乃有外家之稱。至太極發明,因其法純乎自然,如環無端,動作極其圓活,不用力而藏內勁,又深合易經之理,於是聲名大噪。其期間流派較大的可分為五,直至宋朝張三丰才大放昌明,後人稱為鼻祖。實際上,翻閱中國的正史,唯一有提及張三丰的地方是『明史』,該書記載張三丰容貌魁梧,態度旁若無人。數天不吃一物,仍不覺餓,能日行千里。洪武二十四年(西元1391年) 明太祖聞其偉名,有意接見他,可惜未能找到他。而上述五大流派依序滋述如下:

一、韓拱月傳至程氏子孫「小九天」十四式

二、唐朝許宣所傳三十七式長拳

三、殷利亨所傳共十七式

四、俞氏所傳「先天拳」

五、張三丰所傳為武當派又名內家拳

 

太極拳

  太極拳是中國古代從人同獸爭,人同人爭,所演變累積而成之拳術。直至現代來看,體質不同與觀點差異演成各派拳勢:楊派出於陳派,但架勢皆異,同是楊派傳拳各有差異,諸如吳派太極拳(吳鑑泉)、鄭子太極拳(鄭曼青)、武派太極拳(武禹襄)、郝派太極拳(郝為真)...等,端看各地太極招式即可知,因此近代關於何謂太極拳?只要不離拳理皆對。

目前常見的派別有:

 陳式太極拳 河南溫縣陳家溝
 楊式太極拳 楊露禪所創
 武式太極拳 武禹襄所創
 孫式太極拳 孫祿堂所創 孫乃武禹襄的再傳弟子
 吳式太極拳 在台灣已很少見
 鄭式太極拳 鄭曼青所創 各縣市體育會武術委員會推廣最多的一套
       拳法
其中後四種派別其實亦屬陳太或楊太支流,鄭子太極拳乃源自於鄭曼青所創之支派。

【松鶴師門傳承圖】

 

 

著作權(c) 2005 Clement。保留所有權利。
boozevictim@yahoo.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