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flash首頁
我們的研究紀錄
計劃簡報頁
網界博覽會首頁
回到文字首頁
 
基隆與北海岸地質景觀變遷與破壞
 

  在實際考察海岸的環境後,我們認為對於自然界的破壞,人為因素的破壞速率遠高於自然因素的破壞速率。所以我們應該竭力制止人類對大自然的衝擊,藉著限制不當開發與做好水土保持,好好保護地質景觀,連帶的,也有助於生物的保護、歷史和古蹟的保護等,所以環境保育這個議題也就格外重要了。綜合變遷的原因,我們分別敘述於后:

(一)自然變遷方面
  台灣大岸邊的景觀,都是長期在風化作用後所造成。而北海岸的地理位置,外加上岩層屬性,風化的差異姓,造就了許多特殊的地質景觀。這些地質景觀,最主要是地層經長期風化、侵蝕、搬運和沉積成的。我們以北海岸最著名的女王頭來說,其實就是我們最常見的蕈狀石一樣,在歐亞大陸與菲律賓海板塊的碰撞中,地殼抬升,之後受到海水週而復始的侵蝕風化塑造成今日的模樣;北海岸的海蝕崖、豆腐岩、蜂窩岩、燭台石也跟這些自然因素脫不了關係呢,這些都是自然變遷的結果所造成。

野柳公園一景
 野柳公園一景
完整的生痕化石喔
 完整的生痕化石喔
野柳的生痕化石很多
 野柳的生痕化石多
像河馬吧∼
 像河馬吧∼
 

(二)人為變遷
  自人類開發沿海地區之後,將原有的地質景觀剷除,闢建成提防或房屋,這就是人為變遷。簡單的說,人為變遷其實就是經人力對自然的影響。當我們要發展觀光業,民間以及政府陸續在北海岸增設風景區與休息區,原有的地質景觀上設置沿岸步道、觀景台、瞭望台和游泳池,這些設施,無形中破壞了原有的地景。北海岸地景的岩性屬於砂岩、粉砂岩和頁岩為主,易受到外在因素破壞。野柳地區的女王頭,女王頭頸部比頭部易被侵蝕,加上人們的觸摸,加速了她的侵蝕速度,導致看似要斷掉的姿態,令人擔心不已。我們在北海岸考察的時候,也看到沿岸居民會用竹籬笆插在沙堆裡,減弱沙子被風帶走的速度,這也是屬於人為變遷的一種。

(三)人為破壞的結果
  在我們專題小組實地勘查後,遊客喜愛在蜂窩岩上烤肉取樂,常常會出現大片焦黑的現象。除表面燻黑外,岩石的結構也間接性的受到破壞;以及上段我們所提到的觀景台、沿岸步道等都是人為破壞下的產物。在經過這一串例證下,我們可以輕易地發現只要人為開發過的地方,幾乎都有人為破壞下的結果。因此政府為了遏止這些情況蔓延,相關單位也定出法則,限制農民和觀光客的行為。雖成效並不明顯,但要減小破壞的程度。

  地質景觀是經由長期塑造而來的,且是一種非再生資源而人類微弱的變遷,卻為它們埋下無限的隱憂。現今被破壞的地質景觀已無法修復,而往後所要做的,乃是要如何保護未被破壞的地質景觀。除此之外,有關單位更應該對大眾輸導相關的正確知識,讓大眾在欣賞地質景觀的同時也能好好愛護它們。
  地質景觀的年代是經歷千萬年才被塑造成今日千變萬化的姿態。所以我們不能夠破壞它們,應該將這些地質景觀永遠傳下去,讓它們在這個地方展現它們的奇特姿態。還要注意的是,自然環境是非再生性的有限資源,所以我們要在不過度破壞、傷害大自然的前提下,使它成為我們休閒時的最佳去處,學生的天然教材…等,這也是我們現在所能做的,讓我們把這些歡樂留給我們的子子孫孫吧!

《上一回》基隆潮間帶區域

   
本網頁由基隆市安樂高級中學國中部「開天闢地」團隊精心製作。請以I.E 6.0以上,螢幕解析度1024*768 觀看,謝謝囉*^_^*
學長姐2002年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