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嶽廟
首頁 
旅遊指南 
民俗文化村 
五虎山 
快樂回憶 
關於我們 
資料來源 
訪客留言 

 

[地理環境][生態景觀][軍事價值][登山步道][北嶽廟][專家導覽]

北嶽廟是金門的五嶽廟其中之一。

以前建在宋朝,毀於百年前,民國七十三年再度重建,位置在金門縣金沙鎮山西村五虎山下,廟的後方有一條國家公園建的登山步道。主神是北嶽恒山安天玄聖大帝,金門人又稱為嶽王公。

金門的五嶽廟小檔案:

東嶽廟:位於金沙鎮田埔村,也稱「泰山廟」,主神是「東嶽泰山天齊仁聖大帝」。

西嶽廟:位於金沙鎮田墩村,也稱「頂宮」,主神是「西嶽華山金天願聖大帝」。

北嶽廟:位於金沙鎮山西村,主神是「北嶽恒山安天玄聖大帝」。

南嶽廟:金城鎮金門城村古地城隍廟,主神是「城隍爺」。

中嶽廟:金城鎮西門里浯島城隍廟,主神是「城隍爺」。

 

正殿神龕的嶽王公與王公娘娘。

正殿神龕下方的虎將軍,又稱虎爺。

很多廟的神龕下有虎爺,是神明的坐騎。從前小孩子如果容易生病或是愛哭的話,父母就會來請求虎爺讓小孩子當他的乾兒子,這樣小孩就會比較好養,平安長大。

還有小孩子得到俗稱「豬頭皮」的腮腺炎,也可以拿金紙摩擦虎爺的下巴,再貼到生病的地方就可以好起來。

 

母獅

 

公獅

 

母獅腳踩著一顆球,他的兒子在跟他嬉戲,有球有子代表「求子」。公獅也是腳踩球,一腳還掛著銅錢,有球有財(錢)代表「求財」。兩者合起來代表求財求子,也就是到很多到廟宇拜拜信徒們的願望。

 

門神─秦叔寶

 

門神─尉遲恭

 

    門神也擔任廟宇的守衛。這裡採用的是唐朝武將「秦叔寶、尉遲恭」的組合,秦叔寶是白臉將軍,手上拿的武器稱「鐧」(ㄐㄧㄢˋ);尉遲恭是黑臉將軍,手上拿的武器是九節鞭。

    另外,兩位武將除了自己的武器之外,另外還一人帶弓、一人帶箭,在戰場只帶弓不帶箭、或是只帶箭不帶弓,這要怎麼打仗?原來,這代表了他們合作無間,在戰場上團結不分開的意思。正是所謂的「兄弟同心、其利斷金」。

有關門神的故事﹝由明朝吳承恩寫的西遊記第十回演變而來﹞:

傳說中,有一天龍王化成人形到人間遊玩,看到一個算命仙打出「鐵口直斷」的招牌,並很驕傲的說要是自己算不準,可以砸他的招牌。

龍王覺得很有趣,於是就上前跟那個算命仙說:「你既然自稱是鐵口直斷,那麼就請你算算下次什麼時候會下雨吧。」

算命仙掐起手指算了一下,就很有自信的說:「下次會在某月某日下雨三分三釐。」龍王聽了暗自好笑,心裡想:「哼!我就是負責行雲佈雨的,什麼時候要下雨我還不知道嗎?」

沒想到龍王一回到龍宮,就接到玉皇大帝的緊急聖旨,命令他要在某月某日下三分三釐的雨,內容跟算命仙說的完全一樣。

龍王越想越不甘心,居然就在下雨的當天,把雨量從三分三釐改成了三尺三分。然後得意洋洋的回去找算命仙砸他的招牌。

不料,算命仙一看到龍王就直搖頭:「唉!你以為我不知道你就是龍王嗎?你上次不遵照玉皇大帝的玉旨下雨,已經犯了天條。玉帝已經派出監斬官魏徵要來砍你的頭了!」

龍王一聽,嚇得腿都發軟了,連忙哀求算命先生大發慈悲救他一命。

算命仙嘆口氣:「唉!好吧。監斬官魏徵是當今皇帝的臣子,你去求求當今大唐天子李世民,請他在行刑當天想辦法把魏徵留住不要出宮門,或許你還有救。」

於是,當天晚上皇帝李世民真的夢到龍王苦苦的哀求自己救他一命。仁慈的李世民禁不起龍王的哀求,便答應了下來。

於是行刑的那一天,李世民找藉口把臣子魏徵留在後花園下棋,下著下著,魏徵居然就在皇帝面前打起瞌睡來。李世民心想,反正已經把魏徵留在宮裡了,就任由魏徵打瞌睡。

不料,魏徵的靈魂早趁著打瞌睡的時候,跑到天上去把龍王的頭給砍了下來!

說也奇怪,從此以後皇帝李世民每天都會夢見龍王提著頭,跑來責備他不守信用,並且要討回自己的命。這可把皇帝嚇的半死,每天都不敢睡覺。

李世民沒有辦法,只好請出他手下最得力的兩個愛將,秦叔寶與尉遲恭將軍鎮守宮門。果然,兩位神勇的將軍夜裡往宮門口一站,龍王就被嚇得不敢再出現。

可是,總也不能叫兩位將軍每晚不睡覺來站衛兵吧!於是有人想出好辦法,請來宮中最好的畫師把兩位將軍威武的形象畫下來,貼在宮門口。龍王一樣不敢來找皇帝李世民討命。

這個故事就這樣子一直流傳下來,後來我們民間也習慣用「秦叔寶、尉遲恭」兩位將軍當門神了。

 

進祿

 

加官

 

有一人拿官帽,古代叫做「冠」,「冠」諧音叫「加官」。另一人拿著鹿,諧音叫「進祿」兩個加起來是「加官進祿」。

 

韓幹畫馬

吳道子畫龍點睛

韓幹是唐朝以畫馬而出名的畫家,他畫馬的時候,都會詳細的觀察馬的姿態,並且實地去摹仿。像這幅磁磚上的彩繪,馬的一隻腳彎曲了起來,右上角的畫家韓幹,他的手也同時彎曲摹仿馬的動作。

吳道子也是唐朝很有名的畫家,傳說他畫龍都不畫眼睛的,有一次一個人要求他畫上眼睛沒想到她畫上去的時候龍活起來了!後來才有「畫龍點睛」這句成語。

[首頁][旅遊指南][民俗文化村][五虎山][快樂回憶][關於我們][資料來源][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