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 淡水 八仙山 日月潭 阿里山 壽山 鵝鑾鼻 太魯閣

手繪台灣八景明信片

 

八景二  淡水

小鎮燈火、下弦之月、飄搖風帆,加上粼粼波光,淡水風光,其實何止于此!紅毛古城、炮台遺址、洋樓教堂、海濱浴場等等,也都是淡水名列八景不可或缺的名勝和古跡。

 

 
 

位於臺北盆地西北方的淡水,山河環繞,景緻優雅,人文薈萃,每到假日,舟車頻繁,眾多的遊客來到這裡探尋淡水,但卻很少 人真正感覺到淡水。 
1860年的開港通商,改變了淡水的命運。
十七世紀初期,漢人的足跡開始踏上淡水,而在此時,歐洲的海權國家—西班牙,也來 到淡水,開始其殖民淡水的歲月。西班牙人在淡水十二年後,被荷蘭人打敗,荷蘭人便佔領淡水。直到1661年,鄭成功登陸鹿耳門, 擊敗荷蘭人,淡水的主人更易為漢人。
在淡水港取代八里坌之後,其機運趨向繁榮與發達,咸豐十年(1860)天津條約,開放淡水為通商口岸,更使淡水躍上全台第一的貿易港。至咸 豐十一年(1861)設立釐金局,徵收國內送貨物之通行稅。同治元年(1862)清廷在該地設海關,開關征稅。在港埠全盛期,稅關與郵便局碼頭為港務樞 紐。 
1860年北京條約規定淡水正式開港,開啟淡水最輝煌耀眼的時期,直到1895年馬關條約割讓臺灣給日本,淡水的風華便走下坡。 
  這樣富傳奇性的歷史背景,塑造淡水全臺獨特的異國情調、國際色彩。富有歐式風格的紅毛城、偕醫館、長老教會教堂,日本風格的日式建築,漢人的聚落特色─街道和寺廟,成就了淡水迄今無可取代的風韻。

 

下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