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關於余安邦教授: |
土生土長的屏東人,高中就讀屏東高中,對屏東有分難捨的感情。
學歷:
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學士(1978)
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碩士(1980)
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博士(1990)
現職: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1991.4- )
私立輔仁大學兼任副教授(1992.2- )
經歷: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1987.11- 1991.4)
私立中原大學兼任副教授(1991.2-1992.7)
私立東吳大學兼任講師(1988.9-1989.7)
政治作戰學校兼任講師(1982.6-1983.7)
馬偕高級護理學校兼任教師(1979.2-1980.2)
E-mail: abyu@gate.sinica.edu.tw
【研究專長】
社會心理學、文化心理學、人格心理學
|
悲怨:上路! 余安邦
|
追尋,是一條探險的路途;
血和淚織成這一片綿密的網路
我們正在路上。
在照顧與被照顧之間 穿梭
挖掘 鬆動 解體
生命的軛 沈重了
但是 我要
喚醒
喚醒 我最溫柔的實底
我要 追尋
追尋
遙遠的那顆星星
追尋
可安歇的水草地
到那時
我達達的馬蹄
將不再是美麗的錯誤
我是歸人
我已尋回"娘家"。 |
|
在阿母背上,我睡著了
余安邦
|
生命猶如一串疾行的列車
有時 我過站不停
有時 我踟躕止步
其實 我好想靠站休息
可是 為什麼我總踩不到生命的月台
卻墜入長長的黑暗的深淵
久久碰不著 依靠
有點年紀的屏東人大多知道,想搭火車到東港,得在鎮安站換車。車站,是歸人的轉接港,是過客的休歇處。
自我懂事以來,阿姨就篤信神明。神明是她身體破病的良醫,是她心頭鬱卒的解藥,是她痛苦怨嘆的靈丹。神明桌上的糖果、餅干、橘子、蘋果,則是我朝思暮想的對象。童年時代的我。
那一年,我彷彿八歲,久病不癒好白。我只顧注視著月亮。我喜歡光與亮。
阿姨有好多好多說也說不完的悲怨。我似乎看到。她是人家的細姨。
細姨等於奴婢,等於養女,等於童養媳,有時也等於禽牲。她始終沒有個位置,沒有個依靠。她也沒有上帝。在我們家。
大人告訴我,生母在我滿周歲時,就走了。不久,阿姨就進了我們家門;一個不像有家門的家,一個用好多土角堆起來的家。
阿姨就像我們家的土角厝,四壁都是一個一個的洞,隨時都會倒下來似的。
帶著一句香灰,幾張籤符,我們從新園坐汽車回東港,再搭火車到鎮安。等待載往家鄉的列車。露水真的好重好重,夜變得好深好深,我已經好累好累。抬頭尋找月光,卻只見滿天星斗在旋轉。於是,似被催眠般地,我睡著了。在月台上,在阿姨背上,我睡著了,好甜好甜。
那年冬天,在醫院,我悸動的心深切地期待阿姨能夠醒過來。我想告訴她,「阿母,我好想在您背上,再睡一場好甜好甜的覺。」阿母啊!為什麼妳不再醒過來。
多年以來,我總是撐到好晚好晚才願意躺在床上。原來,我不是不易睡著,而是不敢睡著。
因為,阿母的背,不在了,消失了;我好期待,也好害怕,阿母的背,來到我夢中。
今晚,在阿母背上,我睡著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