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名稱:卓別林的電影世界
導讀者:蔣勳教授
時間:85年12月
活動說明:
   前往高雄英明國中,聆聽藝術學者蔣勳老師講解「卓別林的電影世界」並觀賞「小孩、城市之光」、「狗的生活」與「摩登時代」等影片。對卓別林的表演藝術和溫情的人道關懷有直覺而深刻的感動。
  卓別林的電影裹,觀眾能借助一個社會最下層的小人物-一個處處無家處處為家的流浪漢身上,去尋覓人世間最純粹的真性情和真感情。無論日子如何難挨無奈,生活如何淒苦無助,社會如何荒謬無情,受和溫暖總是埋伏在社會的各個角落,等待挖掘發現。影片中,流浪漢在不是自己親生孩子身上找到了親情,在盲眼賣花女的身上找到了愛情,在相依偎的流浪狗身上找到了友情。在光怪陸離的機械化生活中尋求自己的價值所在和理想夢境。卓別林以精彩高超的默劇表演藝術,誇大出奇的身體語言和豐富堆疊的圖像代替對話式的劇本,讓觀眾在笑聲和淚影中看見自己內在原有的悲憫和善意。

有人問英國詩人喬叟:「何者是你最快樂的事?何者是你最傷心的事?」喬叟淡然答道:「露未有最快樂的事,亦無最傷心的事,那是因為也許在未來,我會有比現在更快樂的事或更傷心的事。卓別林是著名喜劇演員,曾經有位記者訪問他:「你認為你在那一部戲表現最好?」卓別林立即回答說:「下一檔戲。」在人生的世界裡,今完了之後,最有希望和最精彩的,應該是在下一個今天吧!

∼摘自綠化心靈──潘台成

 

查理.卓別林(Charles Chaplin)

◆1889年生於倫敦

父母都是雜耍場裡的喜劇演員,父親因酗酒過度,37歲就病逝了, 卓別林和母親及大他四歲的同母異父哥哥西弟尼相依為命,住 在陃巷,經常三餐不繼。
  「幼年的貧困,使我不能像一般的孩子,接受正規教育, 我幹過報僮、印刷工人、製造玩具、吹玻璃工人、醫生的小廝 富室的傭僕等......我的內心,卻始終未曾忘記要當一個演員 的願望,這是我一直嚮往的終極目標。」卓別林在他七十五歲 時發表了自傳,對他的童年,如此描述。

◆八歲時

卓別林便輟學加入了「蘭凱霞」歌舞團,開始了
一生的演藝生涯,先後在倫敦劇團及馬戲團裡擔任了一些小角色,但卓別林別具創意的演出,卻也闖出了一些名氣。
  1911年,卓別林隨劇團到了美國紐約,幾個月的巡迴演出, 深受美國觀眾讚賞,不久加入了「楔石公司」,開始演起電影 隨後在「愛森奈」、「互助」、「第一國家」等影片公司拍片

◆ 1918年

卓別林自組了「聯美公司」開始獨立拍片,他一生中 共拍了八十二部影片,除了「香港女伯爵」是彩色有聲片外, 其他大多是黑白的無聲默片;他的作品全是自編、自導、自演 ,晚期的作品如「凡爾杜先生」,更是自己作曲配樂,集作曲 家、演員、導演、詩人、作曲家、哲學家、思想家於一身,堪
稱是全能的大藝術家。
  他的喜劇片不同於一般的鬧劇,它是悲劇、
喜劇的混合,笑中有淚,十分發人深思。大半生
在美國奮鬥成功的卓別林,後來卻飽受政治迫害
和誣衊,這位信仰自由的和平保衛者,終於在
1953年長期隱居瑞士,而不願再回美國。
  二十世紀多位知名人物,如愛因斯坦、卡羅
素、魯賓斯坦蕭伯納、沙特、邱吉爾、胡佛、羅
斯福、甘地等,都曾和卓別林有所會悟甚至深交
  

◆1977年底,卓別林病逝於瑞士,享年八十八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