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名稱:巴哈蓋房子
導讀者:溫愛玲
時間:2003/12/06 閱讀書籍:巴哈蓋房子  






哥德式建築
  隨著質樸厚重的羅馬式建築後,在西元十二世紀末時西歐興起了華麗的哥德式建築 。「哥德式」 (Gothic / Gotik) 一詞,語出文藝復興大師拉斐爾,原隱含輕蔑之意,用以批評文藝復興時期前北方野蠻民族哥德人的建築風格,然此為其個人偏見,實際上哥德式建築與哥德人毫無關聯,其係羅馬式建築之後一種新的建築型式,為中世紀封建制度走向緩慢解體、世俗生活逐步安逸的過程中在建築藝術上的一種反映。哥德式建築約在西元十二世紀末時發源於法蘭西,至西元十三世紀則傳播至全歐,形成了哥德式建築的全盛時期(上圖:位於法國巴黎的聖母院為哥德式建築之模式)。

  哥德式建築之最大特色,在於伸向無際蒼穹的塔尖及無數承擔屋頂重量的尖拱形高窗,強調與地面的垂直線效果重於地面上的安定感,為了強化此種垂直線的效果,哥德式建築揚棄了羅馬式建築的厚重牆壁,轉而大量運用筋骨穹窿、尖拱形窗戶、飛樑及扶壁等技術,使得哥德式建築出現了大量的銳角組合,因而建構出輕快、靈巧與上升的力道,從而創造出哥德式建築特有的動感與旋律,外觀異常華麗優美。

   此外,哥德式建築的另一重要特色為使用了大量的彩繪玻璃,外在光線透過哥德式建築的尖拱形高窗進入建物內部後,色彩呈現柔和狀,並可照射至建築物內部的每一角落,喚起了色調的神秘顫動,於是,哥德式建築高大的內部空間不禁令人頓生「神之家」之幻想,頗有抽象之神秘主義風味。

                      






文藝復興式建築
  文藝復興運動係歐洲史上重要的轉折點,代表了歐洲自中世紀的以神為唯一重心生活轉而重新發現人的價值。這個運動係肇端自中世紀末葉,以義大利為中心所掀起之歐洲新文化運動,由西元十四世紀延伸至西元十六世紀之兩、三百年間(上圖:位於法國羅亞耳河畔的香波城堡為文藝復興式建築之模式)。

  「文藝復興」(Renaissance) 一詞,意為「古典文化之再生」,即希臘羅馬文化之再生。在此須強調的是,文藝復興運動雖以恢復古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為號召,然並非意謂著僅只是重複希臘羅馬文明之成果而已,而是針對古典文獻重新予以考證、解釋、批判,然後再以古典文化為基礎,創造出新的文化。
  
   文藝復興式建築亦依循著此一理念而建造,一般而言,文藝復興建築又可細分為初期、中期與晚期三階段:文藝復興式建築初期之特色為外觀樸實堅固、莊嚴簡潔及重視實用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城市為佛羅倫斯,當時若干權勢者建造許多被稱之為宮殿形式的豪宅,外型呈現單純而比例完全的正方形,特別強調水平線,內部則使用圓柱為樑柱,具有中世紀所沒有的明快感,為科學與實用之結合,係針對古典文化的自由闡釋。

   文藝復興式建築中期較之初期具有更大型的樣式化及理想化,這時期的建築風格中帶有貴族的風味以及對於厚重、莊嚴、宏偉的渴望;此種原因一方面係教廷權力之影響,另一方面則為設計者結合了自身之理念與古典時期建築所產生的型式,其中尤以米開朗基羅於羅馬所建之聖彼德大教堂為代表,圓頂穹窿的設計具體體現出文藝復興式建築的特色。

   到了文藝復興式建築之後期,由於無法再注入新的風格,僅能對於建築物的外觀加以裝飾,遂形成了「矯飾主義」,逐步邁向了下一個建築藝術時期 ─ 巴洛克建築。

                       






巴洛克式建築
  自德人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1483-1546) 以「 95 條提綱」(95 Thesen) 掀起宗教改革之風潮後,西歐一統教會的局面頓成昨日黃花,此時天主教會一方面欲圖撲滅這股風潮,另一方面亦重新整頓教會綱紀,以維天主教舊有之威望,他們同時也與專制王權結合,在此種背景下,乃以宮廷及教會為中心,產生了一種極其華麗的藝術,此種藝術完全符合誇示強大世俗權力之宮廷趣味及因狂熱之莊嚴儀式而引人側目的天主教儀式,更切合於在現實中追求一切力量、一切富足的時代精神,此即巴洛克式藝術興起之時代背景。

  「巴洛克」(Baroque / Barock) ,源自葡萄牙文,為「變形的珍珠」之意,隱含有貶抑之色彩,此一術語其後在歐洲藝術史上係指一個時代之標誌,即西元1600 年至1750 年間之藝術文化,它上承文藝復興後期的矯飾主義,下接十八 世紀 的洛可可式藝術 。巴洛克建築之風格在於建築物外貌精美之裝飾及雕琢,造就出一種輕盈流暢之動態感,並藉由外在光線營造出一種如幻似真的感受,配合著精美絕倫之工藝技巧,予人一種金碧輝煌之感。

   巴洛克藝術最早起源於義大利,義大利最著名的巴洛克建築當屬羅馬的聖保羅大教堂及其廣場,前面曾提及,聖保羅大教堂的圓頂穹窿為文藝復興式建築,然緊鄰其旁、具有宏偉廊柱之廣場及主教堂內部之精美裝飾則表現出巴洛克式之風格;然而最具代表性的巴洛克建築實為法國的凡爾賽宮(如上圖),凡爾賽宮象徵了當時絕對主義之專制王權的權威,將宣揚威望所需的一切雄壯及威嚴藉由凡爾賽宮的精美裝飾而化為實際,可謂為巴洛克建築一項特殊之風格。

                      





可可式建築
  時至西元十八 世紀 初,由於法國國勢日益擴張,在驕傲自滿的年代中,導致法國王室產生了享樂主義,進而帶動藝術風潮之轉變,此時興起了一輕鬆活潑的藝術,此種藝術較巴洛克藝術更為華麗,即洛可可藝術。

  「洛可可」(Rococo) 一詞源自法文 ,原意係指建築藝術中的一種「貝殼形裝飾圖案」,洛可可藝術盛行於西元18 世紀初葉至末期,約西元 1720 至1780 年間,由於其流行時間極短,以致歐洲各國除了法國及德國外甚少受到洛可可風之影響。

   洛可可式建築與巴洛克式建築最大之區別並不在 於建築物之外觀,而在內部之變化上,許多建築物之外觀上係巴洛克式,而內部則為洛可可式,由於洛可可式建築所追求的是快感與自由,因此洛可可式建築內部都營造出愉快之氣氛。

   洛可可式風格最突出之特點在於其繁縟華麗之外貌及空虛輕浮之實質,緣自它是追求個人快感的享樂主義為目標,以致所有的洛可可建築都極盡雕琢之能事,加上當時對東方飾品如磁器等之雅好,更加速了洛可可風之流行,最具代表性的洛可可式建築為法國之楓丹白露宮(如右上圖)及普魯士王國腓特烈大帝 (Friedrich II. der Grosse) 於其夏宮波茨坦 (Potzdam) 所興建之無憂宮 (Sans Souci ,如右下圖) 。
 
                      






古典主義式建築
  十八 世紀下半葉時,由於極盡雕飾卻流於空虛的洛可可式風格已發展至極限,建築藝術家對此漸感厭倦,因而再次回歸希臘羅馬古典時期以尋求創作靈感及題材,於是模仿希臘羅馬古典時期的建築風格而建的各類建築物乃大量出現,此一時期所興築的仿古典時期風格的建築遂被稱之為古典主義式建築,時間為西元1750 年至 1840 年(上圖:位於德國柏林的 Das Schauspielhaus am Gendarmenmarkt 歌劇院為古典主義式建築之模式)。

  古典主義式的代表建築主要為法京巴黎的凱旋門 (Arc de Triomphe)及普魯士王國首都柏林的勃蘭登堡城門 Brandenburger Tor) ;凱旋門之外觀明顯係繼承古羅馬時期厚重的建築風格而來,而勃蘭登堡城門則巧妙地融合了古羅馬之厚重與古希臘神殿列柱的輕快之美 。

                      






萊特Wright
(http://www.arch.ncku.edu.tw)
  1867年出生於美國威斯康辛州里治蘭中心(Richland Center)
  父親是位傳教士及音樂工作者,在 Wright 15歲時便離家出走,渺無音訊。 母親則對教育十分重視,為引導 Wright 走上建築之路的重要人物。

  據 Wright 本人承認,其母親在其年右時為他所選的一套 Frobell 積木 對他個人日後建築造型上有深遠影響。
在父親離家出走後便在一位建築包商 Allen Conover 處工作,並在威斯 康辛大學半工半讀。

   於1885年左右到芝加哥;於名建築師 Lyman Silsbee 下工作,頗受其影響。

   1887年,離開Silsbee事務所,進入 Adler & Sullivan (艾德勒及沙利文)的 事務所,受到沙利文的賞識。在沙利文的事務所工作時,為事務所負責了 大部分的住宅設計,成了 Wright 日後最擅長也最多的作品 。

  1890年與 Catherine Tobin 結婚,並育有六個孩子。
1880年完成了 Robie House,被公認為當時最具影響力的建築。
  
   此十年所 建造的房屋現在稱為Wright的草原建築。
至1909年,Wright即可稱為全美最著名的建築師之一了。自1889~1909二十 年期間,他所實際經手的住宅大概有140座之多。

   1930年代建築了四幢在美國空前絕後的完美建築.1936年,Kufmann House,即著名之落水山莊(Falling Water)。1938年Johson Wax Company。1938年Wright的冬季事務所。1939年桑育拿住宅。

   二次大戰後設計了Guggenheim Museum及南佛羅里達大學湖濱校園等。
1959年4月9日在亞利桑那鳳凰城與世長辭;葬於塔里星,終生未真正離開他的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