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修篇>> <<仁和宮>> <<林媽廟>> <<白蛇傳>>

「行前教育」座談

星期一(11/3)中午資料組會報,tree老師說禮拜六(11/8)早上辦一場「行前教育」,為的是要給我們「半線青椒」隊的所有隊員作「功課」,因為十一月十四日我們要去二林鎮仁和宮實地採訪「新和興歌劇團」,這叫做「有備無患」,免得到時發生糗事一籮筐。

星期六早上,天氣陰沉沉的,不過我的心卻是個大晴天,因為今天是我們「半線青椒」隊的首度採訪。同學們很早就來到學校,大家都興奮的談論著自己的「新發現」,老師們也來了。隊長指定我當記錄,我起初推說我寫得慢,隊長說有錄音,小case,於是記錄的事情就落在我手上了。

等大家到齊坐定後,好戲就要登場了。隊長先介紹兩位特別來賓的來歷。第一位是員林鎮第一屆社區大學歌仔戲班班長-詹娟枝小姐,詹小姐風趣又健談,她也曾在大慶學校指導「歌劇」的演出,而且她會多種語言,又酷愛「筆耕」呢!

另外一位是百分之一百的歌仔戲花旦-陳美玲小姐,陳小姐目前是彰化縣幼稚教育學會秘書,她的長相甜美,笑容可掬。好啦!Are you ready?ok。我們就開始訪問吧!

 
 
 
 
 

Q:娟枝小姐您是在什麼情況下,想要去接觸歌仔戲的?

A:娟枝小姐:有一次,看到一位歐吉桑拿著海報四處分送,我隨意拿來看,啊,社區大學歌仔戲班招生,這時我心裡想:自己台語不「輪轉」,歌仔戲也滿好玩的;而且可以唱歌、學台語俚語、鬥嘴鼓,最重要的是,歌仔戲是我們的傳統藝術,太好了!真是「一兼二顧,摸蜆仔兼洗褲。」

 

Q:請問您們學員是否參加過「新和興歌劇團」的演出?

A:娟枝小姐:有啊,員林演藝廳剛開幕的時候,江團長帶我們去,那時是演<狀元樓>那齣戲。我們也曾在火車站廣場前、員林農工禮堂表演過。

Q:請問新和興歌劇團團長在台灣地區戲曲上定位如何?

A:娟枝小姐:他很有藝術天賦,係金A,文武全才喔!他得過薪傳獎,也率團赴美國演出。他是歌仔戲協會第一屆理事長

 
Q:聽說美玲姐很早就和「新和興歌劇團」結緣,是否也曾參加過演出?順便幫我們示範一下唱腔跟身段。

A:美玲小姐:我在高中時接觸「新和興歌仔戲團」,那時政府有補助經費,江團長的女兒教我們的。我參加他們的第二屆歌仔戲速成班,我們有兩次的公演,我專攻小旦。當時歌仔戲吸引我的最大原因是:我可以打扮得更漂亮,而且在台上演出。

她教得很棒,我也學得很快,自己有這樣才藝,同學們都非常羨慕。 美玲小姐當場教唱<初一十五>:「禁在華山洞中內,呼天喚地無人知;在此暗暗地期待,希望早日離苦海。自與秋香兩分開,不知何處去安居;可有平安過日子,期望全家早團圓。」,接著又唱<探郎君>:「青山綠水雲飄動,蝴蝶採花枝頭紅;香味陣陣隨風送,只見桃李舞春風。春風拂面百花嬌,湖頂倒影映小橋;森林處處行人少,靜謐無聲樂逍遙。」美玲小姐的歌聲非常甜美,轉音流暢自然,贏得全場熱烈鼓掌,大家學得很有意思。

然後她又示範小生和小旦的走路姿態,小旦的蓮花步婀娜多姿極了,還有比「你、我、他」的手勢,讓全場的隊員捧腹大笑。這時娟枝小姐補充說:比手勢的時候眼神是很重要的,就是「小生小旦,目尾牽電線。」,就是「眉目傳情」的意思,兩人並解說歌仔戲的角色分類。這時娟枝小姐一時技癢,一首<江湖調>滿長的歌詞她倒背如流,配合她逗趣的動作,曲調生動有趣極了!然後她又表演一段很長的「雜唸仔」,太厲害了!

接著她又唱一段江團長作的歌詞,她唱<華山救母>中的<求婚>:「居住洞府如仙境,遠離塵世心自清;擁有華山須慶幸,靈氣瀰漫景分明。百花開放好春天,佛法無邊女仙人;嬌豔美貌比花美,可比丹桂第一枝。」另一首是<狀元調>:「阮是小小的年紀,每日學堂去讀詩;望要以後京城去,一響魁名天下知。」娟枝小姐一句一句的教唱,大家唱得很過癮。

Q:請問新和興歌劇團團長-江清柳先生在社區大學上課的情形?他跟學員間的互動如何呢?

A:娟枝小姐:江團長是一位溫文儒雅的人,上課很有耐心,可說傾囊相授,我們不只學到唱曲、身段,我們還實際參與演出,我們綵排的第一齣戲是<華山救母>,劇中我飾演齊天大聖孫悟空。我記得82年11月在你們大同國中禮堂演出過,那天剛好是校慶。他也教我們「車鼓弄」,踏四大角,民國89年2月29日江老師在社大第一學期上第一堂課教唱<思君歌>時,別班同學聽到,紛紛轉班來上江老師的課,那是一首「七字調」的歌;還有<求婚>、<初一十五>,都非常好聽。

Q:我們下禮拜要去看歌仔戲,請問我們該從什麼角度,才能欣賞到歌仔戲的精髓?

A:娟枝小姐:先看他們的後台化妝及裝扮情形,了解整齣劇情的大綱,還有最重要的是靜靜的欣賞她們的唱腔、身段,聽一聽他們逗趣好笑的唱詞等。

一場一個半鐘頭的「行前教育」座談,在大家熱烈參與「笑聲」、「歌聲」此起彼落中就這樣結束了。我們很感謝兩位歌仔戲的前輩撥冗蒞臨本校免費義務指導,<狀元樓>、<狀元調>依然迴盪在我的腦海裡;我相信我們同學獲益匪淺,連老師都會唱,我們能輸給老師嗎?我想,萬一去訪問「新和興歌劇團」時,團長要考我們「唱歌仔戲」怎麼辦?趕快練一練吧

【進修點滴】

92/11/8(一) 行前教育/江佩珊

今天我們來學校參加「行前教育」座談,訪問社區大學第一屆歌仔戲班班長詹娟枝小姐和歌仔戲班的當家花旦陳美玲小姐,老師希望讓我們對「新和興歌劇團」更深入的了解。 詹娟枝小姐跟江團長非常熟悉,詳細介紹江團長在社區大學上課的種種;陳美玲小姐為我們示範簡單的曲調和身段,她真是太專業、太棒了!我們跟著她唱一些歌仔戲曲子的片段,不過唱得「零零落落」的,有待加強。娟枝小姐跟我們說歌仔戲有武生、武旦、小生、小旦、丑角……等,而且忌諱說「蛇」的白話,不知道為什麼;美玲小姐當場獻唱江團長所編寫的<華山救母>歌仔戲片段,有狀元調、濛濛鳥,她的歌聲甜美動聽,我們學著哼哼唱唱,好玩極了!聽了她們一番的介紹,我才知道「新和興歌劇團」團長得過薪傳獎,他真是太厲害了!經過這次「行前教育」,讓我們比較了解歌仔戲,不過歌仔戲的世界浩翰無邊,我們只學得皮毛而已,還需要更深一層的了解,因為我們要學的東西仍然很多。

 

92/11/8(一) 「行前教育」座談/陳羿輝

本隊邀請到兩位社區大學歌仔戲班的前輩-詹娟枝和陳美玲小姐蒞臨指導。這次座談內容大致是:一、了解「新和興歌劇團」江團長在社區大學上課的情形。二、了解歌仔戲的特色、現況。三、學習歌仔戲簡單的曲調、身段。 起初,我相信不只我,大家多少都有點而緊張,因為這是我們第一次接觸「大人物」;不過我發現她們兩人都很親切、很隨和,而且他們不會刻意保留任何歌仔戲相關的知識。從她們言談舉止中,我彷彿看到一場戲台上認真的演出,我們很用心的聽講和學習。這次座談會既輕鬆又生動,讓我們對歌仔戲有一些初步認識,我相信「凡事只要付出,一定會有收穫。」願與大家共勉之!「半線青椒」隊,加油!

92/11/10〈一〉 研讀《台灣歌仔戲史》/方華罄

11月10日對我來說是個很特別的日子,因為是我讀到有關歌仔戲的書,這本書是李老師借我的,書名叫《台灣歌仔戲史》,顧名思義就是在介紹歌仔戲的歷史,作者是楊馥菱,晨星出版社出版。書裡的內容大部分在描寫歌仔戲的起源發展,清晰刻劃出歌仔戲的「一生」!歌仔戲「出生」於宜蘭,也從宜蘭慢慢的成長、茁壯,其中更流傳到福建的廈門、泉州、漳州甚至遠到東南亞華僑聚居地;直到日本政府皇民化運動之後受到打擊,但歌仔戲並沒有因此失傳;台灣光復後歌仔戲開始復甦,並以驚人的聲勢迅速風靡全台。 歌仔戲像是一位愛打扮的模特兒,剛開始以廣播歌仔戲的姿態出現,更進一步發展到電影歌仔戲,最後又以電視歌仔戲的樣貌出現,真是變化多端!現在的歌仔戲逐漸入國父紀念館,社教館及國家劇院之現代劇場演出,成為現代劇場歌仔戲,是迄今最受矚目的表演類型。 看完歌仔戲的介紹讓我更了解它的歷史,背景及遭遇的困難,我想它既然能陪伴人民走過漫長、艱辛的歲月,那麼它一定有它迷人的地方,希望歌仔戲能永遠流傳下去,也希望熱衷於歌仔戲的人,能在藝術這片天空內找到屬於自己的藍天!

92/11/8(六) 看完《台灣歌仔戲史》/曹競方

台灣歌仔戲是來自閩南的歌仔戲,車鼓為根源,約在百年前於宜蘭地區落地生根,以強烈之草根性與活潑的表演方式廣受歡迎。在一九二O年前後,發展為野台歌仔戲,成為台灣土生土長的代表性戲種。 大約在一九二五年左右台灣歌仔戲進入城市戲管做商業性的演出,成為內台歌仔戲,締造歌仔戲的第一個黃金時期。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後,日本政府改變對台灣政策,歌仔戲被迫演出「改良戲」,此時的發展受到很大的箝制;台灣光復後,歌仔戲開始復甦,並以驚人的聲勢迅速風靡全台,創下歌仔戲的第二個黃金時期。 內台歌仔戲蓬勃的景象,一直持續到電影台語片風行、電視歌仔戲開播,才漸漸沒落。在內台歌仔戲面臨危機之際,野台歌仔戲銜接內台歌仔戲而依附在宗教祭典上,從事搭台演出,成為現今歌仔戲演出中為數最龐大的類型。 台灣歌仔戲在五○年代,開始結合視訊影音,朝向轉型階段發展,隨著電視機的普及與電視歌仔戲的竄起,廣播歌仔戲與電影歌仔戲先後銷聲匿跡。歷經三十多年後,目前電視歌仔戲依然存在;八○年代,台灣歌仔戲進入國父紀念館、社教館及國家戲院之現代劇場演出,成為現代劇場歌仔戲,正式邁向精緻階段發展,是現今最受矚目的表演類型。 邁入二十一世紀後,面對更快速的社會節奏,以及科技掛帥的時代,歌仔戲如何在現今的社會中不被淘汰,而能夠繼續生存並得到適當的發展,這是現今要共同面對與關心的議題。 關照台灣歌仔戲之生態,目前尚存之老歌仔戲、野台歌仔戲、電視歌仔戲、現代劇場歌仔戲,以不同的方式生存,也有各自的困境:或凋零失傳,或劇藝品質低俗,或走向綜藝娛樂。如何面對困境,審視未來,進而提出因應的方法,是十分迫切與需要的。 歌仔戲的藝術魅力無邊,他是台灣土生土長的劇種,陪伴人民走過漫長艱辛的歲月,撫慰千千萬萬受挫委屈的心靈,相信在大家的關心、投入下,必能重現風華,成為台灣人的驕傲。

92/12/6(六) 江團長與「新和興歌劇團」/陳裕元

談到「新和興」的起源,要是沒有他的爸爸在富有的外公家當會計師,也就沒有現在的戲團與江團長了!事情是這樣的:那時江團長的爸爸當會計師時,常常會看到歌仔戲團前來表演,於是有些員工﹙包括他爸爸﹚就開始跟著歌仔戲的演員演了起來,之後他爸爸先成立了「新錦雲歌劇團」,雖然後來因為種種因素不幸解散,但江團長抱著不放棄的精神又撐起劇團,「新和興歌劇團」於是於民國45年成立,他們江家便成為歌仔戲世家,這段歷史雖然讓我錯過,但讀之讓我感受到這傳統藝術的魅力。 另外,對於前年他拔牙而導致病變,我真替他打抱不平,那個牙醫實在太可惡了,害得江團長差點送掉寶貴的生命。 江團長是學習歌仔戲後輩者的導師,由於他曾經開班授課,他所教導歌仔戲的學生多如過江之鯽。看了江團長創立歌仔戲團的心路歷程,一路走來他始終如一,即使他生病,也抱病關心「新和興」的演出情形,雖然退居幕後,它仍然努力整理戲劇史料,我覺得江團長一生跟戲劇密不可分,我非常感佩他的付出和對藝術的執著、堅持。

92/12/3(三) 胡撇仔戲/楊宗翰

日本統治台灣的時候,因為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政府不准戲班使用傳統樂器,當時稱為「禁鼓樂」,為了繼續生存下去,歌仔戲便改用西洋樂器伴奏,還唱起了流行歌曲和日本歌曲。 當時為了吸引觀眾,歌仔戲經常演到一半,突然出現演員穿著金光閃閃的亮片裝,頭上插著五彩羽毛頭飾,臉上戴著墨鏡或蝙蝠眼鏡;總之,就是盡可能打扮得光彩奪目,跑出來唱個流行歌曲,跳個探戈或恰恰,來個日本武士大對決,或掏出槍,來個西部大決鬥等,或原來的劇情完不相關,以誇張和笑鬧來博取觀眾的青睞,這就是「胡撇仔」,是日人以「歌劇」(opera)音譯而來,其演出的風格獨特,取其義為:胡亂一氣、不倫不類。劇情則以武俠小說和愛情故事為主,與原先的歌仔戲(古路戲,又稱為古冊戲)不大相同。